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0章阎老师偷公家砖(第1/2页)
这天,陈锋刚从机务处开完一个关于老旧机车报废年限的讨论会回来,脸色不太好看。
会上,机务处的人扯皮推诿,咬定设备紧张,不同意按安监处提出的标准强制报废,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周大河看他脸色,凑过来问:“咋了?那帮孙子又尥蹶子了?”
“老问题。都想凑合用,不出事就当没事。”陈锋把会议纪要扔桌上,“让孙伟把近三年因设备老化引发的事故案例,按机型、路段、损失情况,再整理一份明细出来,越详细越好。”
“得令!”周大河立马扭头吆喝,“小孙!听见没?赶紧的!把那帮老掉牙的铁棺材捅的篓子都给我刨出来!”
孙伟推了推眼镜,应了一声,立刻去翻档案柜。
王娟端着一杯刚沏好的热茶过来,轻轻放在陈锋桌上:“陈科长,您喝口茶,消消气。”
陈锋点点头,没说话,拿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茶是普通的高末,但胜在烫口。
正看着文件,电话响了。王娟接起来,听了两句,捂住话筒,对陈锋说:“陈科长,设备处吴副处长电话,找您。”
周大河撇撇嘴,嘀咕:“黄鼠狼给鸡拜年。”
陈锋接过电话:“吴处长,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吴副处长热情却不达眼底的声音:“陈科长啊,忙呢?刚才机务处老李跟我反映了点情况。关于那个老旧机车报废标准,是不是再斟酌一下?下面确实有困难啊,运输任务压得紧,一下子报废这么多,新车上不来,会影响全局计划的…”
陈锋语气平静:“吴处长,标准是安监处和技术处根据安全规程和设备检测数据共同核定的,已经考虑了实际情况。超期服役的风险,远大于暂时运力紧张的影响。如果您对标准本身有异议,可以提请局领导组织技术论证。”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笑声有点干:“呵呵,陈科长原则性很强嘛。我也是为全局工作考虑…既然这样,那我再跟老李他们沟通沟通。”
挂了电话,周大河哼了一声:“肯定是机务处那老小子跑去搬救兵了!这吴副处,手伸得够长的。”
“做好我们自己的事。”陈锋拿起笔,继续看文件,“证据扎实,谁也挑不出毛病。”
周末,陈锋回了四合院。院里似乎恢复了点生气,但总透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平静。
贾家门帘依旧挂着,但门口晾晒的尿布少了。听说街道给秦淮茹找了个糊纸盒的零活,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傻柱时不时端碗饭菜过去,但不像以前那样大呼小叫了。
阎埠贵看见陈锋,倒是主动打了招呼,只是眼神有些闪烁,像是藏着什么事。
陈锋没在意,回了自己屋。屋里冷锅冷灶,他拿起暖壶想倒水,发现是空的。自嘲地笑了笑,拎起暖壶去公用水龙头接水。
正接着,就听见前院传来阎埠贵提高的嗓门,带着点气急败坏:“…谁啊?谁这么缺德!把我垒鸡窝的砖头顺走好几块!”
接着是三大妈尖细的帮腔:“就是!这院里就没个安生时候!老的少的,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没人接话。只有傻柱不阴不阳地回了一句:“阎老西,就你那几块破砖头,谁稀罕啊!没准让野猫叼走了!”
阎埠贵气得跳脚,却又不敢真跟傻柱撕破脸。
陈锋接满水,往回走。经过阎家门口时,看见地上散落着几块半新不旧的砖头,旁边还有个歪歪扭扭没垒成的鸡窝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0章阎老师偷公家砖(第2/2页)
他目光扫过那砖头,觉得有点眼熟,像是附近工地用的那种标号砖。
他没吭声,回了屋。生起炉子,烧上水,屋里才算有了点热气。
晚上,他正就着咸菜啃窝头,就听见外面传来郑光明和几个街道干部的声音,像是在挨家挨户查问什么。
过了一会儿,脚步声停在他门口。郑光明的声音响起:“陈科长,休息了吗?打扰一下,跟您了解点情况。”
陈锋拉开门。郑光明和两个干部站在外面,脸色严肃。
“陈科长,不好意思打扰您。”郑光明语气客气,“咱们胡同口那片正在翻建的公厕,丢了一批砖。有人反映,看见院里有人晚上往家搬砖头…您看…”
陈锋立刻想起阎埠贵家门口那几块眼熟的砖头。他侧身让开:“我没看见。你们可以问问阎埠贵老师,他今天正好在垒鸡窝,缺砖。”
郑光明眼神一动,立刻明白了:“谢谢陈科长提供线索!”说完,带着人直奔前院。
很快,前院就传来阎埠贵惊慌失措的辩解声、三大妈的哭嚎声和郑光明严厉的训斥声。
“…我就是捡了几块没人要的…我看扔那也是浪费…”
“胡说!工地料堆看得好好的!那就是偷!”
“老阎啊!你是人民教师!怎么能干这种事?脸还要不要了?”
最终,阎埠贵灰头土脸地把砖头搬了出来,还被罚了款,写了检讨,在街道宣传栏通报批评。
傻柱乐得看笑话,见了阎埠贵就阴阳怪气:“哟,阎老师,鸡窝垒好啦?啥时候孵小鸡啊?用公家砖垒的窝,孵出来的小鸡是不是也得充公啊?”
阎埠贵气得干瞪眼,屁都不敢放一个。
陈锋没掺和这些破事。他清楚,这院里的人,占小便宜吃大亏是常态,改不了。
周一回到局里,发现气氛有点微妙。机务处那边居然松口了,同意按安监处提的标准,先报废一批问题最严重的老旧机车。虽然只是第一批,但也是个突破。
周大河打听来了小道消息,神秘兮兮地告诉陈锋:“听说吴处上周被分管局长叫去谈话了!肯定是因为老瞎插手别的处室业务,挨呲儿了!该!”
陈锋没说什么。他知道,能推动工作,不是因为吵赢了,而是因为上面有人看到了安全隐患的严重性,说了话。
下午,李科长召开处务会,布置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散会后,他把陈锋单独留下。
“小陈,干得不错。”李科长递给他一根烟,“机务处这块硬骨头,总算啃下点缝。接下来,重点是抓好那几个试点线路的乘务时间调整落实,不能搞形式主义。你多盯着点。”
“明白。”陈锋接过烟,没点。
“还有,”李科长压低声音,“部里可能要组织一个安全交叉检查组,抽掉各局的业务骨干参加。咱们局名额不多,处里打算推荐你去。这是个学习提高的好机会,也能拓宽点人脉。”
陈锋点点头:“谢谢科长培养。”
“好好干。”李科长拍拍他肩膀,“科里将来,还得靠你们年轻人。”
走出科长办公室,陈锋捏了捏口袋里那半包烟,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那里,还有成堆的报告和等着他去解决的隐患。
(求各位大佬,衣食父母各种各样的支持,给个五星好评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