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9章棒梗被判一年劳教(第1/2页)
处里新来的两个人很快到位。技术岗是个叫孙伟的年轻人,刚从铁路学院毕业,戴着眼镜,话不多。文书岗是个叫王娟的女同志,手脚麻利,字写得漂亮。周大河乐得清闲,把带新人的活儿揽了过去,整天吆喝六,倒是很有干劲。
陈锋肩上的担子轻了些,能更专注于审核报告和把握大方向。李科长有意培养他,一些需要与其他处室协调的会议,也常让他代表参加。
这天,陈锋刚从运输处开完一个协调会回来,在走廊被财务科的老宋叫住了。老宋是财务科的老人,平时挺严肃一人,此刻却有点欲言又止。
“小陈科长,忙呢?”
“宋科长,有事您说。”
老宋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你们科上次报上来那个津浦线弯道磨耗整改的方案,运输处那边卡着预算,说超支了。有没有更省钱的替代方案?”
陈锋心里明镜似的,运输处这是变着法儿使绊子。他面色不变:“宋科长,方案是技术处和我们处联合勘察后定的,是最优解。省钱的法子不是没有,但治标不治本,过两年还得折腾,总成本更高。这笔账,财务科应该算得清。”
老宋点点头:“理是这么个理…但运输处那边…”
“如果运输处对技术方案有异议,可以请局领导组织专家重新论证。”陈锋语气平静,“一切以安全和长远效益为准。”
老宋看了他几秒,叹口气:“行,我知道了。”他拍拍陈锋肩膀,“年轻人,坚持原则是好事,但…也难啊。”
陈锋没说什么。他知道老宋只是传话的,真正较劲的是上面。
回到科室,周大河凑过来低声问:“运输处又出幺蛾子了?”
“嗯。不管他。”陈锋铺开文件,“下周去丰台机务段复查,准备一下。”
周末,陈锋回了四合院。院里比上次更显冷清。贾家门帘依旧耷拉着,但门口晾晒的尿布和小孩衣服显示着里面还有人气。
阎埠贵看见他,叹了口气:“陈科长回来了…贾家…唉,棒梗那事,判了,一年劳教。贾张氏直接坐在炕上,都起不来了,秦淮茹天天以泪洗面,小当和槐花也没人管,造孽啊…”
陈锋没接话。傻柱从屋里出来,端着一碗糊糊正要往贾家送,看见陈锋,愣了一下,含糊道:“回来了?”
“嗯。”
两人没什么话可说。傻柱掀开贾家门帘进去了,里面传来秦淮茹低低的啜泣和傻柱笨拙的安慰声。
陈锋回到自己屋,桌上落了一层灰。他拿起搪瓷缸子去接水,发现水龙头好像有点漏水,底下积了一小滩水渍。
正收拾着,门口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陈…陈叔…”
是小当。她牵着妹妹槐花,两个小姑娘瘦得像豆芽菜,衣服脏兮兮的,小脸上挂着泪痕。
“陈叔…奶奶…奶奶又病了…妈妈不管…傻叔给的糊糊…吃光了…我们饿…”小当声音小小的,带着哭腔。
槐花仰着小脸,眼巴巴地看着陈锋,吮着手指头。
陈锋看着这两个孩子,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大人作孽,孩子受罪。
他没说话,转身从自己带来的布兜里掏出两个早上在食堂买的白面馒头,递给她俩。
小当眼睛一亮,赶紧接过,把一个塞给妹妹,自己狼吞虎咽地啃起来,噎得直伸脖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9章棒梗被判一年劳教(第2/2页)
陈锋拿起自己的搪瓷缸子,去水龙头接了半缸子凉水,递过去。
小当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缓过气,小声说:“谢谢陈叔。”
槐花也学着说:“谢…谢…”
“吃完回家去。”陈锋语气没什么起伏。
两个小姑娘点点头,捧着馒头,小跑着回去了。
陈锋站在原地,看着那漏水的龙头,想了想,转身出了院子,去了胡同口的公用电话站,往街道办打了个电话。
“找一下郑光明干事。”
过了一会儿,郑光明的声音传来:“喂?哪位?”
“我,陈锋。”
“哎呦!陈科长!您有什么指示?”郑光明的语气立刻热情起来。
“四合院公用水龙头坏了,漏水。麻烦街道派人来修一下。”陈锋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贾家的困难,街道是不是能多关注一下?大人有问题,孩子总得有人管。别真出了饿死人的事,街道脸上也不好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郑光明连声道:“是是是!您提醒得对!我们马上研究,马上派人去看!”
第二天下午,陈锋正准备回局里,看见街道办的两个女干部带着一个背着药箱的赤脚医生进了四合院,径直去了贾家。随后,又有人来修了水龙头。
阎埠贵在一旁看着,对陈锋低声道:“还是陈科长您说话好使。”
陈锋没理会,拎着包走了。他能做的,也就是看在孩子和那手套面上,但也是点到为止。至于贾家大人那堆烂账,他没兴趣管,也管不了。
回到局里,又是一堆事。丰台机务段的复查发现了新问题,周大河在电话里骂娘,说那帮孙子阳奉阴违。陈锋让他稳住,收集好证据再说。
李科长把他叫去,:“运输处那边松口了,弯道整改的预算批了!看来你的话,老宋听进去了,往上反映了。”
陈锋并不意外。安全红线,只要咬死了,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踩。
“对了,”李科长语气有点失落,“运输老赵调去工会了。新来的副处长,是从上面空降的,姓钱,以前在东北局干过。”
看着一脸失落的李科,陈锋没有说话,因为他也不知道说什么。
“工作去吧,”李科拍了拍陈锋肩膀,然后转身走了,背影有点失默。
几天后,陈锋代表处里去参加一个新调度规程的论证会。会上,他再次提出了基于人机工程和疲劳研究的乘务员作息优化建议。
这次,运输处的人没再直接反对,只是强调困难。新来的钱副处长听完双方陈述,沉吟片刻,拍了板:“安全效益优先!困难想办法克服!陈锋同志的建议很有价值,运输处牵头,安监处配合,拿一个分步实施的细化方案出来!”
会散后,运输处那几个人的脸色好不好看。
陈锋知道,这不是因为他说的多有道理,而是上面的风向变了。
他走出会议室,窗外阳光正好。一列绿色的火车鸣着汽笛,缓缓驶出站台。
深吸一口气,陈锋快步走向办公室。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
(求各位大佬,衣食父母各种各样的支持,给个五星好评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