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章全员建设(第1/2页)
从1月1日到1月17日,整整17个日夜不断的艰苦奋战,五百多吨的建站物资终于完好无损地卸运到了长城站的工地上。
这无疑是一场漂亮仗,为能够在夏季结束前胜利完成建设考察站的任务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但比起这些看得到的成果,队员之间凝聚力和信任感的无形提升才是更加难能可贵的,这也成为了郭坤提出“苦战二十七天,建成长城站!”口号的最大底气所在。
长城站在设计之初就定下了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要最少保证20名考察队员生存15个月的功能目标,所以各项设施的完善和互相辅助格外重要。
按照国际标准,一般南极考察站需要包括房屋建筑系统、供电系统、供排水系统、通信系统、条件保障系统、科研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等。
所以与其说是一个考察站,更贴切的形容应该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迷你城镇。
想要建设起这么一座“城镇”,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和工程工艺极度复杂,其中不少还是国内首创,根本就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可以参考。
这就让考察队不得不一边施工一边验收,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细致,以确保整体设施能够顺利运行。
“老余,这地基要挖多深啊?感觉都快到冻土层了。”
赵阳和其他新闻班的队员一样,每天都穿梭在不同的施工区域,在不影响其他队员工作的情况下不断记录各种细节,为晚上能够汇集成一篇篇报道搜集素材。
“还早呢,在南极建房子可不比在国内,防风和防雪埋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地基一定要深,最好超过一米,底部面积还要大,这样配合速凝水泥才能给整体建筑结构提供良好的支撑。”
老余是个永远乐呵呵的中年男人,平时和年轻队员们的关系不错,所以就算手里活一直没停,嘴上还是抽着空给赵阳做起了科普。
“之所以要用水泥垫高地基,其实是为了给高架型施工预留空间,南极风大,积雪多,如果不让建筑主体远离地面,可能一晚上的积雪就能把房子全埋了。”
“就好像美国50年代在威尔克斯地建的那座考察站,现在都已经被埋在雪下面了,我们长城站可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
老余侃侃而谈,赵阳奋笔疾书,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是不站在南极的土地上就不可能学到的经验。
比起还在打地基的主体建筑工地,站区里还有一项施工已经临近尾声,当赵阳赶到的时候,动力班的班长蔡文已经在给柴油发电机安装最后的低温启动装置。
如果把长城站比喻成人类的身体,供电系统就是最重要的“心脏”。
为了在常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下的南极保证365*24小时的照明、取暖和其他用电需求,发电站是所有设施中最早开始建设和完工的。
郭坤抽调了15名队员,加上“J121”船支援来的海军突击队,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完成了平整土地、打地基、搭建木板房并加固的工作。
木板房由北京木材厂生产,所有板材都经过防火处理,房子的四个角落安装了加固的钢索。
“哎哟,赵阳来啦,快快,待会我们正好要准备启动发电机,你给拍好好两张照片,一定要把我和老蔡拍得特别神气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章全员建设(第2/2页)
拉住赵阳的队员叫李晨,他是兰州电源车辆所的工程师,主要负责发电站控制机柜的安装,属于低调的实力派。
“是啊,赵阳,我们还等着回国的时候拿着照片去找厂长申请先进职工呢,你赶紧给指导个造型。”
起哄的队员也姓李,同为车辆所的技术工人,此时他正蹲在地上给电源线路做最后的检查。
“那还不简单,保证给你们三拍张能吹一辈子的照片出来。”
赵阳欣然应允,找好拍摄角度,画面里蔡文站在控制面板前,随着红色圆形按钮被按下,中国自己研发的柴油发电机在南极洲的大地上第一次发出了“轰鸣”。
电流顺着线路迅速传导,这一刻,属于长城站的“心脏”跳动起来了。
屋外爆发出一声声欢呼,赵阳赶紧冲到考察队的临时生活区,那里是整齐排列的一顶顶帐篷。
除了在修建码头时就搭好的三平米和七平米充气塑料小帐篷外,还多了四顶24平米的棉质大帐篷,主要被用于安装精密科研仪器和充当厨房餐厅。
赵阳透过帐篷门帘的缝隙就看到了内里透出的淡黄色灯光,兴奋地走进餐厅,发现不但电灯亮起,就连事先安装的加热器也已经开始工作。
能在冰天雪地中感受到股股暖流,这让很多队员都激动的掉了眼泪。
“哇,好烫!”
一声颇为熟悉的惨叫钻进赵阳的耳朵,他侧过头看去,发现果然是杨明这活宝竟然拿手去碰滚烫的加热器,现在两根手指都红通通的,要不了多久肯定得起水泡。
“你真是笨得没边了,去找李师傅要点干净的冰水浸着,我去给你拿药。”
一旁原来在开开心心就着红烧肉吃大米饭的马舒舒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嘴里絮絮叨叨数落个不停,但还是披上羽绒服跑回医疗班的帐篷那烫伤药。
“兄弟,你追女孩子牺牲也太大了点,还要自残的吗?这废两根手指回头建设任务完不成看你怎么给郭老师交代。”
赵阳看着痛到呲牙咧嘴的杨明,没好气地调侃道。
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宝贵,很多队员都是在发烧感冒和肠胃不适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结果杨明还能把自己给搞伤了,到时候还得麻烦队里给他调换一个不需要用手的任务。
“我知道错了,待会我就去找郭队检讨,放心我皮糙肉厚,这点小伤明天就好了。”
杨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低着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恰好被端着一盆冰水过来的李树根看到。
“咋滴,不好吃?这罐装煤气打出来的火就是没力道,炒出来的菜都没锅气,等新厨房搭好了就能用上汽油锅灶了,到时候再给你们弄几个拿手好菜。”
作为一个厨子,让队员吃不饱饭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李树根两只手在白色的围裙上反复擦着,眼里都是“愧疚”和“局促”。
“得嘞,杨明,自己解释吧,不然咱李师傅今天晚上都要睡不着觉了。”
温馨的餐厅帐篷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但在北面山峰的上空,正有一团气旋缓缓生成,随后朝着长城站直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