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一章友人遇难(第1/2页)
中国南极洲考察队在乔治王岛上也并非孤军奋战,在整个建站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许多“国际友人”的善意帮助。
比如苏联别林斯高晋站的站长和副站长就乘坐橡皮艇来到“向阳红10”号船上参观,不但赠送了上好的葡萄酒作为礼物,还提供了详细的南极建站资料,为长城站的站区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还有前一年才建成的巴西费拉兹考察站,多次出动直升机帮助中国考察队转运人员和物资,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有一位名叫卢卡斯的年轻科学家,曾经在清华大学念过书,会说普通话,经常跑到中国考察队的大本营来“串门”,一来二去就和赵阳还有杨明他们成了好朋友。
这天长城站的供电系统开始运作,赵阳和马舒舒陪着“自作自受”把手烫伤的杨明从食堂帐篷出来,迎面就撞上了卢卡斯。
“杨,你的手怎么了?是造房子的时候受伤了吗?”
卢卡斯脸上挂着“单纯”二字,看着杨明绑着白纱布的手指用担忧的语气问道。
“狗屁工伤,是他自己手贱。”
马舒舒情绪激动地抢答,但如此复杂的词汇运用显然超出了卢卡斯的中文水平,逼得这位巴西科学家只好用万能的“哦哦”来应对。
“卢卡斯,刚才我们气象班发强风警告了,说是有一股气旋正在往这边靠近,你要不今天就待在这吧,不然回去太危险了。”
送走吵吵闹闹的马舒舒和杨明,赵阳陪着卢卡斯去了趟郭坤的帐篷。
这次他是代表巴西考察站来送“共同开展冰川考察”的提议书,所以并没有打算久留,任务结束后就要和同行的两名队员一起坐车返程。
“赵,多谢你的好意,气旋警报我们站也通知了,预计要三小时后才会抵达,不影响我们回去。”
两人又寒暄了两句,临别的时候卢卡斯还提了个小小的请求,他的妻子特别喜欢京绣工艺的扇子,所以想等中国考察队结束在南极的任务回国后,让赵阳在北京帮忙挑两件做工好的寄到巴西。
对于友人的求助,赵阳自然不会拒绝,他还特地多问了几句卢卡斯太太的喜好,随后才挥手告别。
此时已经到了凌晨1点多,天空虽然还是白蒙蒙的,但山川上方厚厚的云层预示着一场风暴很快就要袭来。
洗漱完毕,赵阳钻进了被窝,有了加热器的帐篷暖暖的,但内外巨大的温差也制造了大量的水汽,帐篷壁上挂满了凝结的小水珠,滴滴答答地往下掉。
湿漉漉的睡袋让睡眠变得非常困难,赵阳一直在辗转反侧,最后在一声刺耳的警报声中惊醒。
“怎么停电了?外面风声好大,该不会是发电站出问题了吧?”
刚睁开眼赵阳就发现电灯拧不开了,加热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了工作,帐篷外“轰隆隆”的巨响不断,强风甚至可以夹带着雪花从缝隙硬钻进来。
“十一级的风暴,刚才把发电机房屋顶上加固的两块厚木板掀掉了,电线杆也倒了,现在蔡班长带着人已经过去抢修了,队长让我们都待在帐篷里别动。”
杨明显然刚从外面回来,脸上和羽绒服上都挂着白色的冰凌,一边说着突发情况,一边把两只手贴近加热器取暖。
赵阳听到这消息也是心中一惊,他已经算是半个南极通,知道十一级的风暴代表着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长城站选址的时候就考虑了防风性,把站址放在了三面环山的海湾,光是30米/秒的超强风就能把整个大本营夷为平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一章友人遇难(第2/2页)
“总之先等着吧,如果有紧急抢修任务需要队长会通过对讲机通知的,这种极端天气真是头疼,本来气象班的预测是7-8级大风,没想到一下子加强了那么多。”
杨明在那碎碎念,随口一说的话语却让赵阳脑中突然闪过不详的预感,他赶紧查看手表,发现距离卢卡斯起程返回巴西考察站才过了两个小时。
“希望他们能安全抵达吧,如果不小心被风暴困住,这后果不堪设想啊。”
心里虽然焦急,但此时的赵阳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为卢卡斯和其他巴西科学家默默祈祷。
这场狂风足足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整个长城站始终处于高度警戒的状态,队员们虽然大多都在帐篷里,但挂念的全是建到一半的房子。
随着对讲机里传出郭坤宣布“紧急状态”解除的通知,立马就有人从可爱的小帐篷里冲了出来,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积雪中艰难前行,想要快一点去查看工地的情况。
猛烈的强风带来了大量的冰雪,大部分的建筑地基都被掩埋,已经建成的发电站最为明显,白色的积雪没到了半腰,把原先的小门堵得严严实实。
赵阳跑过来的时候看到发电站屋顶上站了五六道人影,是蔡文和几位动力班的队员正拿着铁铲一点点清理着厚重的积雪。
他们腰间挂着安全绳,顶着十一级的大风一直坚守在发电站,不断加固顶盖和电线杆,这才保证了刚运转起来的供电系统没有被摧毁。
柴油发电机轰轰隆隆地又转起来了,站区里的灯光也再次亮起,在郭坤等人的冷静指挥和队员们的通力合作下,长城站的临时工地终于扛过了风暴的袭击。
但正当赵阳心情大好准备给动力班来张合影的时候,一条消息让他脸色大变。
“卢卡斯乘坐的车失联了,巴西考察站那边在和郭队长确认他们离开的时间和路线,听说苏联那边也已经派直升机去协助搜救了。”
大家都受过严格的训练,都知道在如此猛烈的风暴中迷失方向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卢卡斯他们车上没有携带应急食品和保暖装备,一旦与科考站失去联系或是车辆出现故障,想靠着两条腿走出冰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曾经在日本考察站就发生过一次惨剧,正在户外喂狗的队员突遭35米/秒的大风,整个人瞬间就被刮走,等风停了以后发现已经深处一望无际的雪地,没有通讯设备和食物,这位队员最终不幸遇难,将生命永远留在了南极。
作为在乔治王岛交到的第一个外国朋友,卢卡斯的失踪让赵阳心急如焚,他甚至违背了自己的科学信仰,私下找到马舒舒询问在巫峡的傩文化里有没有什么法子来驱灾祈福。
可惜神明的力量终究没能眷顾巴西的年轻人,第二天下午,苏联的直升机在距离原定路线四十多公里外的地方发现了完全被积雪困住的考察车。
当救援队赶到的时候,卢卡斯和另外两名巴西科学家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他们就好像三尊冰雕,互相拥抱在考察车的后座。
当晚,中国长城站为卢卡斯三人举办了简短的哀悼仪式,向来奉行好汉有泪不轻弹的赵阳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他的抽泣是对好友逝去的悲伤,也是对南极残酷手段的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