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四十三章波澜不惊(第1/2页)
除了向校长是我的忘年之交外,还有一个忘年之交就应该是老罗了。原以为老罗只是学校可有可无的一个勤杂工,可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接触,他在我心目中的份量和印象一下子就改变了许多。他是学校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毫不保留地教我学习书法,所有的表扬和处分通报都要用满张白纸写成毛笔字张贴出去,考试成绩及统计结果、重要通知也必须张榜,这样我必须学毛笔字。对学校的历史和多年来每个教职工的情况,他就是活档案。他是老党员,诚实正直,敢说敢当。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拉二胡,好几次联欢晚会,他都登台表演,真是不简单。
原来老罗还与向校长相识多年。那是老向刚从川北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分配来铁钉中学任教。他用一根拴牛的篾条绑着被子等行李,以一根粗棒子单肩扛上,就来到学校报到。有些领导看不起他这个从清流乡马伏山来的农民形象的青年人,才几天就被调走了,这些以貌取人的学校领导者,真是太离谱了。这其中就有这学校主持以前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当时,那人是教导副主任,他一个劲儿地中毒,打小报告说这向老师教数学不称职,调走算了。那校长听信谗言,硬是把不到一个月的向老师调到了离县城最远的一所县办中学工作。作为一个党员,老罗几次跟个别领导建议,说老向是个人才,才来不成熟,不懂规矩,可人都是从年轻走向成熟,要给他锻炼的机会,不能随便就调走,他们哪里听得进去一个打钟的青年工作的话,人微言轻,没有一点作用,老向在这里算是丢尽了面子。也无意间跟那个副主任,后来升为副校长并主持全面工作的老奸巨猾的人结了梁子。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从马伏山来的向老师五年后就提拔为教导主任,在这个位置干三年就提升为副校长,再五年就提拔为校长,再干两年,组织上把老向派来铁钉主持全面工作,既是书记又是校长,这可挽回了十五年前被失去的面子。但他并没有对以前收拾他的人打击报复,而是宽以待人,展现了一名党员的宽广胸怀和**亮节。
李主任发表那篇《巴山深处职教花》很好地在全国宣传了学校办学成就与向校长的开拓精神,作者知名度也提高了。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压轴之作,在职教领域掀起三尺波澜,一箭三雕。
学校创办并批准为全国示范职高,向校长被上调到县级部门,李主任破格提拔为团县委书记。看起来我应该为他们自豪与高兴,但是,对我来说,就是霉运开始了。跟向校长是老关系的老罗也被冷遇了,我们被原来那位主持工作的副校长重新上台,被正式任命为校长的人收拾穿小鞋。好在我与老罗都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该干啥还是干啥,还尽量比向校长时代干得更好。直到职高正式独立出来,把原来的初中分出去,教职工分为两坨,我和老罗就正好被那新校长找到了整人的机会,我俩分到了初中,极不情愿地走出这留下五年脚印的铁钉大门。
人走茶凉。原理与向校长关系特好,还是他一手提拔的中层及副职,一下子开始巴结新校长。就是在为向校长践行那一天,这些见风使舵的领导们也不敢说向校长一个好字,深怕得罪了新校长。我实话实说地对向校长道出了几句真心话,都被新校长不是滋味,还给了我几次白眼。下来后,冷江山以兄弟关心我的角度说,以后麻烦了,肯定要遭到新校长的清算,打击报复是必然的,要有心理准备。我们所在的教导处已改为教务处,那是成立政教处后更名的,只负责教学管理,德育就交由政教处。我们的业务也单纯得多,工作量轻松得多。但这新校长不让我们轻松,鸡蛋里挑骨头,让我和老罗很不舒服。胳膊拗不过大腿,我们还是忍气吞声,把自己当作君子,不与那些“小人”计较。
我每次回县城都要去拜访老向校长,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关注学校的动向与发展,还是关心那些老同事,还拜托李主任为我进城做好必要工作。我与老罗同病相怜,我说,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要想办法,一定变成同是天涯快乐人。
长痛不如短痛,坏事变好事。我与老罗分出去了,暂时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但我们不用看着新校长的脸色行事,也算是解脱了。
向校长在铁钉中学主政五年,对万副校长来说是极大的压抑。可老向调走,在老向来之前做代理校长的常务副校长老万提拔为校长,重新执掌大权,就开始扬眉吐气,甚至得意忘形。这新校长姓万,名长远,也是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的,正儿八经的科班出生,水平与能力都是不错的。也靠着他这个铁饭碗,在生下长子后,就抛弃了以前那农村的妻子,而选择了本校的一个女工作人石梅为妻。再婚后一下子就生育了三个小子,这可把老万乐开了花。石梅在家里的地位一下就提升起来。一个初中文化的女人,在家里能够管理三个孩子,还对校长的管理职能直接插手,在我们职工中代表家属表硬态,我们是看在眼里的,没有想到的是,石梅偏偏在很得意或说最放肆时遇到了老向的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三章波澜不惊(第2/2页)
老向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对学校班子的家属提出了严格要求,不准家属干政,不准搞夫人路线。有一次对教职工名册填表时,办公室负责政工的李主任居然在石梅的身份一栏写上“以工代干”,被老向这个细心的审核人发现了,对李坦进行严厉批评,说他不讲原则。他说:一个厨房工人,就是炊事员,你说她能够代什么干,就是一个“混岗”就说清楚了,以后就填混岗,不用含糊。
李坦这个人是很圆润的和事佬,在学校不得罪任何人,也不跟任何人过分私交。而万长远是他的恩师,又是他的伯乐,之所以有他的今天,老万功不可没。从一般语文教师提拔为团委书记,走到中层,一干就是好几年,他绝对不会忘记老万的重用与提拔。后来,老向来了,看到李坦人很温和,不拉帮结派,原则性强,工作认真,有很强的文字功底,便让他兼任办公室主任,另外提一名团委副书记负责团委工作,他教学的两个班甩去一个,这样就用更多的精力用于学校日常管理。
再来说说我吧。几年下来,中文本科文凭也拿到了,职称评定也有格儿,教学管理那一套也十分的熟悉,基本上可以独当一面。原来的教导主任是学化学教化学的,对于化工相当的内行与对口。老向一到学校不久,就开始筹办以保鲜为拳头产品的校办化工厂。这个是有渊源的。有位初中高中都在这里毕业的老乡,现在是拥有多项专利的化工专家,他为了支持家乡建设,愿意将一项塑料保鲜技术专利无偿地转让给母校,还负责提供商品的销售渠道。老向这人很会交际,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这姓朱的专家的,我们都不得不佩服校长的办事能力和长远的眼光。
当然这办厂,还是应该有家底的。他通过县上的关系,搞了一个联办合作的模式,以大礼堂作为厂房,拉另一家有多年经营经验的印刷厂合作,让我们那位学化学本科的教导处文主任作为厂长,请来朱教授指导,这马伏山塑料厂就这样轰轰烈烈办起来了因为有噪音,便将大礼堂区域隔拦起来,独立成厂区。大量招聘教职工初中以上文化的子女及亲属,我也征求了自己幺妹,她从老家来读职高,因前几年生病休学把年龄拖大了,她便想借机就业,于是向文厂长说情后就让幺妹进厂当了工人。
还别说,那校办塑料厂办好后,进来了好多漂亮妹子,正好我们刚办起了职工俱乐部舞厅,那些从前河镇印刷厂过来的女工,个个美女大方阳光,又是跳舞的高手,连我这个胆小的男子都成了她们的交谊舞弟子,这企业真是为我们学校文化生活输送了新鲜血液,向校长欣慰地说:工作生活两不误。
学校办厂有钱了,老师福利有了,还用大部分收入来修建办公楼和教师宿舍,改善了办公环境和职工住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好几位青年教师在舞厅与印刷厂女工谈情说爱,不久就组建了幸福的家庭。那位团委副书记车东也开始发起总攻,对舞蹈高手穷追猛打,可舞蹈仙子不是一般女性,她实在太高傲了,你男子追得越梦,她就越是躲闪避开锋芒,把这车东整得神魂颠倒,差点扛不住了。
无论如何,我是将舞蹈娱乐和爱情婚姻是隔开的。老向为了让我安心工作,不分散精力到处寻花问柳,居然将办公室干事颜艳姑娘介绍跟我,这可把我整得有些进退为难。答应吗,说心里话,我总是跟她产生不了爱慕之情。不同意的话,又对不起老校长这位马伏山老乡的一片苦心。怎么办?我不断地询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