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羲和四年,天下大旱。
户部尚书李道沅临危受命,下往民间济灾。
转眼,已三月光景。
道沅正在发愁。
三月余未见半滴雨水。灾银自中央快马加鞭送抵,然不过杯水车薪。粥桶汤水日渐清澈,他抓破了脑袋,也不知如何是好。
门外一声传喝响起,一黄袍道人在知府接引下行至眼下。
知府笑脸盈盈:“大人,据闻这位道长有救灾之法,特来请见。”
他大喜:“何法?”
道人垂眸:“蛇六足者,名肥遗,见则千里大旱,去之则解。”
他拂袖:“荒谬!自古救灾拨银发粮抚民缺一不可,哪有去找一头异兽的道理?送客!”
道人叹息,退下。
翌日他去粥棚查看,未近营区,即见一处人头攒动,衙役忙道:“大人,是一对暴民在争一碗粥,待我赶走他们。”
他抬手:“且慢。”
走进粥棚,只见一男子手中端碗转身欲走,一红衣少女抓着那人衣角,喊着:“不准走!这粥不是你的!”
有好事者大声嘲笑:“诶,兄弟,和小姑娘抢一碗粥算什么本事?”也有人摇头:“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女孩没听见一般,拳头紧攥,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
观者渐多,壮汉一时恼羞成怒,将碗往桌上一摔道:“疯婆子,这粥爷不要了,莫要再缠着爷!”
临了,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扬长而去。
女孩并未理会,端起粥,开心离去。
他许久未言,衙役讨好道:“暴民无礼,惊扰大人了。”蓦地看到年轻尚书眼中冷意,慌忙闭嘴。
他道:“本官去看看,你原地待命。”
他快步跟上那少女,见她走进一小屋,便将身子掩在窗后向内看去——
少女小心翼翼将粥一勺勺往一年迈老妇口中喂去,嘴里絮絮叨叨:“阿婆,烫不烫?若是烫了,阿匪便再吹吹,不过想来这么久也该凉了,阿婆下回那个坏蛋若再抢你的粥,便告诉阿匪,阿匪替你教训他!”
老妇道:“那孽障若有你半分孝顺,阿婆也心甘。阿匪你父母当以你为豪。”
女孩动作一顿,片刻后又笑嘻嘻说:“阿婆错啦,阿匪是孤儿,一直都是一个人在山上呢。”
道沅心头一软,喃喃:“原来……”
回去后,那道人竟又锲而不舍找上门来,他不耐烦,便拨了两个侍卫打发了事。
那少女欢畅笑颜如在眼前,他记得她唤阿匪,他还知道她一直一个人,这样纯良温暖的女子,他很喜欢。
他想,眼下百姓苦难他无暇自管,等饥荒一了他便去提亲。
正想着,突然外面传来惊喊,有衙役匆匆赶来禀报:“大人,道长找着肥遗了!”
他大惊,连忙出门——狂风大作,黄袍道长闭目与一六足四翼的大蛇缠斗作一处。旁边不知是谁扔下一个红灯笼,红纸已破了,风中晃动。
他大喊:“来人,助道长抓住那妖物,旱灾即解了!”
话音刚落,风小了,道人顺势将手中长剑刺入大蛇七寸。
烛火摇摇晃晃,终是灭了。
瓢泼大雨倾盆而至。
阿匪幼时伶俐非常,却有一次在捕蛇人身上跌了跟头。那时她惶惑,不安中却有一双手将她捧起,轻轻放她入山林。
后来她偷偷下山去找他,知道了他的府衙,便溜了进去,想看看他。
谁知碰着了那黄袍道人。
她与他缠斗,道人渐渐乏力不支,落了下风。
这时耳边忽然传来他的声音,她突然便懂了,随即收了妖法。
罢了,她想,我素来不羁,可若是为你,我愿意。
青诚与绯维的初遇,始于青诚难得的日休。被扰了午睡的青诚于临近竹林溪流救起不慎落水陷入昏迷的绯维。望着少女若隐若现的蛇尾,青诚取出随身的竹笛,一曲终了,蛇尾隐去,双足化出。
相识不过一场恩义。绯维伤了妖气,游历的妖没有归处,一句“竹坞君随意”,便使她有了归处。是的,谁曾想到,太华城书院里温雅清俊的青夫子乃是竹生的精魅。
妖气渐愈的绯维天真无忧,最爱的不外乎林中的蜻蜓兔子、飞鸟竹鼠。青诚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林,早已清寒不复。除了,令小蛇妖兴致索然的,雨天。
绯维曾问青诚入太华城为师的缘由,青诚眸色温柔,说道:“在下仍为竹之时,曾遭贪玩的稚子以石子投掷……许是还未懵懂罢了。恰好妖生漫漫,不如我为夫子,体味下人生,体味下人所谓的快意恩仇……小蛇妖,你明白了吗?”
绯维摇头,逗弄着腕上的小蛇,那是她昨日寻来的,甚是珍爱。她不喜人间,尤不喜太华城中,呛人的烟火气。相比之下,她更喜爱,青诚夜晚归来后,两人谈着白日所见。偶有兴致,他吹奏竹笛,她旋身舞动。裙裾蹁跹,轻盈的姿态一如随风而下的萧萧竹叶。两妖相伴的时日如潺潺溪水般流逝,青诚发觉,自己竟然对这样的相伴渐生出了地老天荒的期许。
太华城的上元节热闹非凡,青诚的一再邀约让绯维盛情难却。一路上,绯维见证了不少姑娘与青夫子的“不期而遇”,也对,谦和俊逸的青夫子,怎会少了倾慕之人。手执适才央着青诚买的花灯,绯维问:“青诚,你可有心仪的姑娘?”
“有的,只是……”
青诚话语未休,元夕的天幕便燃起了烟火,而黯然却悄然上了绯维的心头。
秋日黄昏雨至,青诚在书院静待雨停,心里想着,等会如何使雨天蹙眉的绯维展颜。
“青诚!”
青诚闻声看去,微黛的暮光里,小蛇妖手上提着上元节买的花灯,腕上缠着的小蛇,急急向他冒雨跑来。读书楼 .hulou.
青诚望着狼狈的她,正欲开口,便急急接住倒下绯维。只见她面容惨淡,更胜初识。突然,他脸色一怔,目光落于绯维背后隐约的幻影。
翼,蛇妖怎会生翼!不,怎会未曾察觉……绯维,肥遗。太华山上,主旱畏涝的异兽肥遗。一并于脑海中浮现的,是以往雨天里,绯维兴致缺缺的神情。满是人间烟火的太华城不便施展妖术,渐沉的天色里,青城负着他的傻姑娘,步疾如风。
冷雨的湿气阵阵侵袭着妖身,绯维喃喃自语:“我见你还不曾回来,就想着来看看。若真有什么事,我害怕被你喜欢的姑娘抢了先,这样就再没人给我吹笛子了……青诚,虽然我不懂你口中的快意恩仇,可我想要试试你说的人生……”
赶路的青诚神色匆匆,心上却绽开簇簇烟花,一如上元节夜空。原来竹林的风,不仅吹进了一人的心里。未曾察觉他人心意的,是她,也是他。她还不曾知晓,今日过后太华城再无青夫子,竹魅青诚唯恐妖生短暂,不足同君相伴。
阿奎捡了个媳妇回去,在当地成了大新闻。
阿奎自幼因一场大火父母双亡,靠着左邻右舍的救济才长大成人,大火毁去他半张容貌,如今靠着卖纸糊的灯笼勉强度日。阿奎眼看到娶妻的年纪,可是方圆几里的姑娘都害怕他那张烧坏的恐怖容貌,而立之年的他依旧未娶妻,然而阿奎带了个媳妇回家,轰动了整个村子。阿奎家被围的水泄不通,都争相一睹他媳妇的样貌。
被阿奎带回家女子叫阿缘,姑娘一身碧裙,面容姣好,微微一笑,眼睛中泛着光亮,只是在她的左手之上盘着一条小蛇,甚是怪异。但阿奎也不易,老大不小好不容易碰上这么个貌美的姑娘,都说阿奎好运,修来了福气。
一开始,大家都羡慕起阿奎,尤其是那些尚未娶妻之人,可是渐渐的人们发现,阿缘有些傻傻的,她不会说半句话,只是每日坐在阿奎家门口,看着阿奎家门口上挂的红灯笼,把玩手里的小蛇。这时,村里的人又开始心疼起阿奎,捡了个傻哑巴媳妇回家。
阿奎并不在乎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他用心的照顾着阿缘,阿缘喜欢看灯笼,他便变着花样的做灯笼给她。
渐渐的阿缘学会了说话,并开始学着做饭,打扫院子,收拾家务,阿奎的日子过的也是有滋有味。
好景不长,百年不遇的大旱光临村庄,村里的田地干旱龟裂,寸草不生,村里人苦不堪言。阿缘原本喜爱坐在门口看灯的,如今却坐在自家田地里看挂在草人身上的灯笼,周围土地荒凉,却唯独他家地里长出青苗。有人说他的灯笼有魔力,于是乎家家户户买他家的灯笼挂在田地,田地竟奇迹般的长出绿苗,一传十十传百,阿奎富裕起来。秋收之际,虽遇百年大旱,田地收获依旧颇丰。
方圆十里,家家户户田里挂灯成了奇景,引来好奇之人。
一日傍晚,一道士来到村里,口口声声说阿奎家媳妇是一叫肥遗的怪蛇,有此蛇必大旱。刚开始村里人都为阿奎抱不平,可是日月累计,人们开始怀疑阿缘,为何她来后遇大旱?为何阿奎的灯笼能让龟裂的田地生出青苗?人们渐渐开始讨伐阿缘,阿奎护着阿缘,于是村里无情之人点燃他家房屋,天气干旱,大火燃起,无情大火迅速吞没村庄。
阿缘看着这熊熊大火,愣在原地,悲伤哭泣,趁阿奎不注意,纵身扑进火海。天开始下起大雨,大雨一下就是半月,山洪暴发,地处低处的村庄变成汪洋湖泊。
三十五年前,阿奎家莫名的烧起大火,阿奎为救一条困于大火的小蛇而幸免于难,但因救火,最终还是烧毁了半张面容。
如今,村庄不在,村子里幸存下来的人也各奔东西,只有阿奎依旧住在离湖边不远的地方,靠卖灯笼为生,湖边的一棵柳树上常盘着一条小蛇,树上总是挂满了红红的灯笼。
阿唯提着灯笼,向太华山走去,一步一步,走的义无反顾。
灯笼一晃一晃的,火光仿佛快要熄灭。
她抬头看了看月亮,快点,再快点,得赶在月圆前找到他,不然阿岑没得救了。
以最快的速度飞奔,终于到了太华山顶无忧洞口。
阿唯环顾四周,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阿唯,你回来了?”清脆的声音从洞中响起。
她将灯笼扔在一旁,猛地跪下,“求哥哥归还阿唯肥遗之躯,我想通了,与其与一凡人厮守日日操劳,不如做妖更加快活。”
洞中传出一声干笑,“你是想通了做回肥遗,还是用肥遗之躯救那奄奄一息的凡人!”
阿唯顿时瞪大眼睛,哥哥如何知道?
脚步声渐渐清晰,斐非从洞中走出,手提一灯笼,逐渐照亮阿唯的脸庞。
多年没见,他们都是曾经的样子。
对于他的疑问她没有回答,只是再次低头,“求哥哥归还阿唯肥遗之躯。”声音坚定,气若山河。
“我不会给你,你走吧。”斐非转身要走,她又一次喊出“求哥哥归还阿唯肥遗之躯。”
他转头望了望阿唯,眼神有些无奈,又有点怜惜。
终究他一步步向她走来,扶起她,说,“你来洞里吧。”
走进洞中,一切都是二十年前的样子。
他说,“如果不是秦岑病了,你是不是再也不会回来找我?”
阿唯一时怔住,她从没有想过,是否会回来。
见她没说话,斐非无奈一笑。他将灯笼悬在空中,里面的景象却让阿唯傻了眼。
她遇到秦岑的第一天,秦岑上山采药,被一条蛇咬到,她恰巧看到便救了他。
情景转换,她和秦岑走的那一天,她决绝喝下化人水,留斐非独自洞中凄凉。
后来秦岑上街买东西,却去了一个有钱人家里商量如何将肥遗练成长生药。
最后是现在的秦岑装病,让阿唯变回原身。
变成人的阿唯,即使曾经是肥遗,也没有长生之效了。
真相使她无法呼吸,眼泪瞬间决堤,“不可能,不可能,这不是真的。”她抱头摇晃,久久不肯相信,接近颠魔。
“阿唯,真相就是如此。”斐非用力抱住她,情绪逐渐平息后,她窝在他怀里,泪流不止。
一个月里,阿唯眼神呆滞,不动不说,只是坐在洞口眺望着山下,二十年的欺骗,终究让她不能再次快乐起来。
斐非突然觉得,也许他做错了。
灯笼中的场景,其实都是障眼法。
他只是希望让她留下,她能变回肥遗,他们能回到曾经一起快乐的日子,可他无法想透的是,他们之间始终隔了一个秦岑。
终于在有一天,阿唯抑郁昏厥,斐非才彻底的决定,放开她。
他找到了江湖中的神人,求得一瓶忘忧水,神人却说,“我正好缺个守门人,你愿意吗?”
斐非下跪,愿意臣服。
他拿起忘忧水,给阿唯喝下,这样她会快乐了吧,没等她醒来,他便远远离去,从此以后,永无再见。
阿唯睁开眼,四季如春,她走在无忧洞的四周,扒开杂草,看到了石碑上的字,无忧洞,愿你一世无忧。
字迹清晰,但她却总觉得,像是忘了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