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摆脱了嗜睡状态后,晏清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体内的魔法能量获得了成倍的增长。原本只是一个光点的能量源头,现在体积已经扩大到了一颗玻璃弹球大小,颜色也更加柔和了些。
看来之前的嗜睡,的确就如休的导师所说的那样,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对能量的急速大量消耗所导致的。
接下来的问题,应该是如何运用这些能量了。
之前跟着休上课时偶尔听一个老师提到过,魔兽对于魔法的学习是有传承的,一般都是由父母负责教导自己的后代学习使用魔法;也有个别种族是群居性质的,这些族群中也会通过一些“长老”性质的长辈集中教导群内的后辈。
最神奇的是高等魔兽的学习和成长,是通过“记忆传承”这种触摸不到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进行的。晏清还记的那个老师提到“记忆传承”时一脸神往的样子:“啊,多么神奇啊,高等魔兽的后代诞生时,身体中就自然的存在着千百年以来这一条血脉的先辈们所经历过的一切,一切记忆都能够通过血脉完整的传递给下一代。在这方面,人类远远无法和高等魔兽相比。事实上,高等魔兽才应该是这片魔武大陆的主人,如果不是因为它们数量实在太少的话。”
“那么只要血脉不断绝,高等魔兽就能拥有这一条血脉上所有经历过的知识和记忆?”休当时是这么问的。
“理论上,的确是的。不过现实中,基本上高等魔兽只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得基础的生存技能,包括魔法技能。更多的记忆,虽然也应该是存在于血脉传承中的,但还没听说过有哪一只高等魔兽能够全部觉醒这些记忆。”
晏清回忆起这些,不由得想到自己是否也拥有高等魔兽所谓的“记忆传承”。虽然仍然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但从之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比如对魔法能量的感应和控制,与魔兽之间无碍的交流,自己是高等魔兽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只是不知道,这个“记忆传承”启动的契机是什么,是否也需要长辈的引导?还是到了某个年龄后就会自动触发?当时的那个老师也没有提到,现在手边能够得到的书也没有魔兽方面的内容。事实上,人类对于魔兽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极浅的表层,几乎没有人能够深入到魔兽世界,更遑论了解魔兽了。
休似乎也和晏清想到了一起,在喀则尔城的三天里,带着晏清转遍了城里大大小小的书店,目标直指魔兽研究学。
可惜收获少得可怜,除了第一天在喀则尔最大的一家专营魔法学书籍的书店里淘换到一本陈旧的《魔兽的生僻知识论》之外,再没有看到什么有用的书。倒是有不少魔兽学概论、魔兽入门指导、魔兽饲养专论之类的书,可惜都是些人云亦云的常识性内容,对于理解晏清的状况并不会有什么帮助。
晚上,休和晏清窝在旅店房间内,各自看着感兴趣的书。气氛安静和谐,有着说不出的默契。偶尔,休会把书上看来的有趣的内容跟晏清唠叨两句,晏清这时也会停下自己的阅读进度,认真听休说话。
“这本《魔兽的生僻知识论》上说,传说有能化人形的魔兽,最晚一次有人看见这种魔兽,是在五千年前。”休指着刚买来的书的某一段,“这应该就是之前导师提到过的,‘成年后可化人形,吐人言’的传说中的魔兽。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是从这本书上看到的。”
休手中的书,是一本不知传过了多少人的手的破旧二手书,皮质的封面已经破损不堪,上面原本的烫金字体几乎剥落殆尽,要费力辨认才能看出原本的自己。至于内里的书页,早已变成了晒干烟草般的黄色。似乎随着岁月的流失,书页的颜色与印刷字的颜色开始缓慢然而无限的接近于对方,两者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在实现融合,仿佛在一起生活的久了的夫妻,长相会逐渐与对方相像一样。400小说 .400xiaoshuo.
看得出,这本书虽然作者不详,年代不详,写作目的不详,真实性也不详,却至少可以肯定,是一本历经了比休和晏清久的多的岁月的书。也许大多数的时间里,它就静静地躺在无数本书的海洋中,不喧哗,不吵闹,不炫耀,不矫饰,只等有心人来发现。
这样一本书里的内容,对芸芸众生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可能都不会有任何用处,也不会引起他们的丝毫兴趣。只有对真正热爱魔兽,或者像休和晏清这样恰好需要的人,它才会显露身形,敞开大门,人他们恣意撷取这些奇妙的知识。
晏清指指休手下的《魔兽的生僻知识论》,再指指自己正在用的一颗留影石。
“你要我把这本书录入留影石吗?”休问。
晏清点点头。正好前些天有一本书看完了,那颗留影石也没用了。
“好吧。你最近都没什么时间看书,你确定不会再天天睡觉了吗?”休半调侃晏清前些日子的昏睡状态,仿佛之前担心的快要哭唧唧的人不是自己似的。
哼。晏清转过身子继续看书,用屁股对着休。
休见状,只好认命地开始给自己的“宠物”录书。
这片大陆上大概没有比自己更任劳任怨的“主人”了,休认为。
在喀则尔城充分的休息后,休和晏清继续踏上寻找黄金骑士燕贴妥木的路途。
由于越接近极北冰原,人类生存越艰难,人口就越稀少,于是也没有国家愿意来争夺这片冻土,在尼安森国和极北冰原之间的广阔土地,尽在那曲国的国境内。事实上,虽然人口不及尼安森国的十分之一,那曲国的国土面积却足有尼安森国的五倍之大。虽然在这五倍大的土地上,绝大多数土地都是寸草不生、无人居住的长年覆盖着冰与雪的荒地。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休行进的速度必然会放慢下来,而路上越来越稀少的人口和城镇,也决定了补给会越来越困难。
在到达极北冰原外缘之前,还会路过一个较大的城镇,休决定在那里做好接下来至少三个月的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