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436章 千年老二永青侯

第436章 千年老二永青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杨廷和微微惊诧,旋即颔首:「的确该开展实录编撰了,只是永乐大典……」
    「爱卿辛苦些便是了。」朱厚熜轻描淡写的说。
    「……」杨廷和嘴角抽了抽,一阵无言。
    半晌,「敢问皇上,臣当以哪个为主?」
    「武宗实录吧。」朱厚熜说,「嘉靖副本有六部九卿,杨卿看着点就成,将更多精力放在实录上,嗯……,杨卿年事已高,还要为国家操劳,朕也于心不忍啊,这样吧,即日起,上朝与否杨卿请便,若忙不过来,可以适当歇息一下,不要紧的,俸禄依旧。」
    去杨廷和化,被朱厚熜摆到了明面上。
    没办法,朱厚熜必须先试探一下群臣的反应,若一点都不预热,直接让杨廷和走人,届时万一兜不住……那丢脸的可就是他了。
    杨廷和是乐意见得的,只是……当他的退养正式开始之时,心中仍是感到一股淡淡悲凉。
    哪怕这些年的位高权重并没有让他多开心,可当真正放下时,还是有些舍不得。
    「呼~」杨廷和轻轻吐出一口气,拱手道,「臣谢皇上隆恩,若皇上没有别的吩咐,臣告退。」
    「嗯,杨卿慢走……」朱厚熜突然想起一事,道,「杨卿可知永青侯?」
    本来都要转身的离去杨廷和,身形不由一顿,斟酌着问道:「敢问皇上是指哪个永青侯?」
    「第二个。」
    杨廷和哑然失笑,轻松道:「永青侯逝去时皇上您还给了追封……,何以……?」
    朱厚熜微微摇头,道:「朕说的是第二个被封永青侯的李青。」
    「李青?」杨廷和目光一凝,缓缓摇头,「永青侯李青早就不在了。」
    「朕的意思是你对那个李青可有了解?」朱厚熜问。
    「这个臣并不了解,」杨廷和解释道,「永青侯下野之时,臣还是个官场新丁,在翰林院抄书呢。」
    朱厚熜欲言又止,颔首道:「那没什麽了,爱卿且去忙吧。」
    「臣告退。」杨廷和稍稍放松,躬身一礼,转身离开殿门……
    黄锦小声问:「皇上,您是不是以为……第二版是第二个永青侯写的啊?」
    「嗯……嗯?」朱厚熜诧异地看向黄锦,「可以啊,什麽时候这麽聪明了?」
    黄锦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不是奴婢聪明,是皇上您说两个永青侯都是非常牛的存在……」
    「从情理上来看,朕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能比肩第一个永青侯的人,唯有入朝即巅峰的第二个永青侯。」朱厚熜艳羡道,「毕竟……那可是上来就斗倒三杨之中风头最盛的杨士奇的人物,正统之后的大明轶闻录创作者最可能是他了,唉,朕咋就没遇上这样的臣子呢,又能干,又跟皇帝统一战线……」
    叹了口气,朱厚熜脸上的艳羡,改为狐疑,不解道:「只不过,他明明是正统朝入仕,为何不写正统朝呢?」
    黄锦挠挠头,好奇道:「皇上何以认为,大明轶闻录前后创作者是两任永青侯呢?」
    「这你就不懂了……」朱厚熜幽幽说,「有些事不是靠聪明丶靠阅历就能做到的,唯有亲身经历才行。」
    说到这,他轻轻笑了,似是自嘲,又似是惊奇:
    「就拿这《大明轶闻录》来说,参照实录就会发现,它比实录还真实,你说好笑不好笑。」
    黄锦没笑。
    因为皇帝看似在笑,实则没有丁点笑意,神情满是复杂,充斥着无奈丶悲哀丶气愤……
    见状,黄锦忙捡好听的说:
    「皇上英明神武,奴婢也觉得是这样,大明立国百馀年,除了开国功勋之外,就属两个永青侯最耀眼,且都是屹立在臣之巅峰之人,这样的大作非他二人莫属……」
    皇帝这段时日老是劳心费神的猜来猜去,还不如肯定他,让他少费些心思,也能轻松下来。
    朱厚熜苦笑叹道:
    「看到正统朝时,朕便推断大明轶闻录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这才推断正统朝之前的作者是永青侯,可看到正统朝之后朕反倒觉得……除了正统朝之外,这就是出自一人之手!」
    「这怎麽可能?」黄锦满脸惊诧。
    「是啊,这根本不可能,所以……朕不得不推翻之前的推断!」朱厚熜皱眉,表情略显痛苦,道,「可正统朝之后的着作手法,跟正统朝以前的如出一辙,明显又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黄锦:「……」
    这一刻,他突然有种聪明也未必是好事。
    主子这般聪明,却是这般痛苦……还不如笨一点呢。
    搞得他都不知该怎麽劝了。
    「皇上,若真出自一人之手,那不就是说永青侯是一个人?」黄锦摊了摊手,道,「难不成还有人能历经……」
    掰着手指头数了数,道:「历经十一朝了?」
    「十朝!」朱厚熜瞪眼,十分不满。
    黄锦一凛,忙不迭点头,「奴婢蠢笨,数错了。」
    朱厚熜倒没上纲上线,他知道这个奴婢就是心眼直了点,没丁点坏心思。
    「你觉得他们是同一个人吗?」
    「呃…,奴婢能觉得什麽啊……」
    「朕要你觉得!」
    黄锦本就不小的头更大了,他抓耳挠腮好一会儿,道:
    「若是同一个人,未免太匪夷所思了,啊,奴婢不是质疑皇上您的推断,只是……」
    顿了下,黄锦情急生智,道:「皇上,是否为同一人,可从字迹判断啊!」
    朱厚熜没好气道:「连你都能想到的事,写这书的人会想不到?」
    黄锦僵了下,讪讪着不再说话。
    「唉,说是同一个人确匪夷所思,可若不是同一个人,又实在不符合常理……」朱厚熜捏了捏眉间,道,「最近让朕费解的事可真多啊!」
    黄锦觉得主子太异想天开了,哪有人可以活这麽久?
    却听朱厚熜自语道:「与其猜来猜去,倒不如验证一番,朕记得永青侯李总兵之孙,好似是江南水师的镇抚使……,还有第一任永青侯的信息……亦可从太祖丶太宗实录上一探究竟……」
    朱厚熜吁了口气,道:「去,着人把所有的实录送来,不要这精华版的,要全版的实录!」
    「皇上,这……有必要吗?」黄锦不理解,觉得皇帝真的要魔怔了,「完整版的实录……看到啥时候是个头啊?」
    「快去!」
    「……是,奴婢这就去。」
    黄锦满心无奈,行了个礼,去忙活了。
    ……
    随着永乐大典的抄录丶正德实录的编撰相继出台,一向轻松悠闲的翰林院忙得都冒烟儿了,仅半个月功夫,就有人被累趴下了,实在是工作量太过庞大。
    《永乐大典》可是足足三万万又七千万字,他们这点人……根本不够看,必须得请帮手来……
    朱厚熜也想尽快完本嘉靖副本,便又拨经费在民间请书法大家来帮忙,不过,他对经费的花销用度计算的极为缜密,且钱不走户部,而是让张永负责报销。
    写废掉的宣纸都要以旧换新,休想以此薅羊毛!
    对钱,朱厚熜无比在意,何况这还是内帑出钱……
    当然,答允众大佬的补贴朱厚熜还是落实到位了,每人一百两,两匹丝绸,另赠墨宝一副。
    这期间,朱厚熜除了上朝理政,批阅奏疏,其馀时间要麽去监督一下嘉靖副本事宜,要麽审阅一下武宗实录的编撰,但更多的时间都在《大明轶闻录》的原作者身上……
    从书本纸张来看,这部经典成书时间并不长,可从内容来看,这部经典绝不是成化朝的临时起意。
    随着深入了解,朱厚熜愈发觉得自己那荒谬的推断……更可能是事实。
    「小棒受大棒走,不能陷君父不义……」朱厚熜啧啧道,「我太祖皇帝脾气还是蛮好的嘛……」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嗯,还是个风流才子……不过这解读未免太过了。」
    「与太宗一起招降乃儿不花……」
    「与蓝玉丶李景隆一起扫荡北元王廷……嗯,虽寥寥数笔,可这背后功劳却是不小,就是……怎麽老是监军啊?」
    完整版实录更加枯燥乏味且冗长,可关乎永青侯的记载,却能给嘉靖带来惊叹的同时,还有种极强的趣味性。
    渐渐的,朱厚熜也不觉得枯燥了……
    监军,
    监军,
    还是监军……
    千年老二永青侯?
    眨眼夏去秋来,朱厚熜终于读到了第一任永青侯下野!
    「下野做道士去了?」
    朱厚熜傻眼,再往下翻,便没有关于第一任永青侯的任何记载了。
    下野去了哪儿,没记;什麽时候死的,没记;死在了哪儿,没记。
    好歹也是有大功绩之人,好歹也是世袭侯爵,咋就这麽潦草呢?是了,这厮得罪的人着实太多了……朱厚熜既释然,又惋惜。
    见再也找不到第一任永青侯的记载了,他便又倒回到原点,做深度思考,洪武十五年入朝……时间完全吻合。
    张仙人徒弟……
    朱厚熜拧眉自语道:「问题是……张仙人的传说是真的吗?」
    真要是真的,那麽荒诞不经的推断就会变得合理起来,可理智告诉他,这不可能是真的……
    「永青侯家的水师镇抚使不日就到京了,还是从他身上试探一下吧……」朱厚熜幽幽叹息。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影视编辑器 家父关云长 从文明晋升考核开始装天才 百炼飞升录 1994:菜农逆袭 旧神之巅 一万个我纵横诸天 小天师四岁半,有五个大佬爸爸很正常 吞天圣帝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 入伏后 战锤:以涅槃之名 被关十万年,我疯了,也无敌了 我最喜欢穿越啦 星际兽世:凶猛兽夫心思有点野 最强狂兵2:黑暗荣耀 不灭武尊 道士不好惹 下山寻双亲,我靠相术断生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