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冲一声令下,血流成河,高台之上的陈冲也开始接受自己的惩罚。
两根军棍交替落下,发出“噗,噗”的声音,像是击打在木板上一样,陈冲摘下嘴里面的布,叫道:“怎么回事?没吃饭啊!?用力打!谁敢偷工减料的,等一下就陪我一起挨打!”
这一下,后面的两个行刑的人就不敢怠慢了,刚刚那些揣测陈冲心思的人就已经用生命证明了陈冲说话的真实性,到时候军棍敲下来的时候,自己的小命难保啊!
果然接下来的声音就完全不同了,“噼啪”,“噼啪”的一声接着一声,眼尖的人可以清晰的看到陈冲被打的地方迅速的红肿起来,甚至渗出了鲜血!
围观的群众和黄巾军的俘虏们心中震动不已,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不少人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不再相信官府的公告的?
是因为十常侍霍乱朝纲?还是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又或者是因为官吏们为了捧世家的臭脚阳奉阴违?
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他们想不清楚到底是为了什么,也记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他们不再相信官府的公文,而是盲目的听从官员们的解释,比如说为什么交完了国家的税收,还要再交一次给世家……
在民众们看来,布告栏上面张贴的东西一点用都没有,除了那些通缉犯的头像之外。
他们不认识字,那些官员说的话他们不知道对还是不对,只知道要听“现管”大人的话,让你交多少就交多少,交不出来的就卖田卖地,卖儿卖女,卖老婆卖自己,不然的话,朝廷追究下来可是要命的!
他们也不懂得怎么去保护自己,武力吗?你能打得过一个两个,十个八个呢?郡国兵虽然就是一群流氓,但是人家人多,一个不行就两个,两个不行就十个!
一个县的卫兵就有几百人,上千人!你能打得过几个?
不是每个人都有抛家弃子,亡命天涯的勇气的!
上诉?找谁诉?
官官相卫,亲亲相隐,做官的都是一家人,只要不闹出大事情来,最多也就是罚点俸禄,斥责两句罢了,甚至都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回过头来倒霉的还是自己,枪打出头鸟,谁也不想倒霉……
就算是你能找到一个铁面无私,公平公正的好官,告上去了,官字两张嘴,没知识没文化的农民能辩得过谁?
人家做官的都是文化人,说起话来引经据典,舌灿莲花,自己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句话,说句不好听的,人家骂人的花样都比你多!
所以他们早就养成了习惯,官老爷说的话随便听听就好了,到时候就按照下来的“现管”大人说的话去做,让你交钱就交钱,交粮就交粮,该交多少就交多少,交不出来的自认倒霉,该卖的卖了,不该卖的也卖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剩不下了就把自己也卖了就好了。
要是敢反抗的,打死了还好,一了百了,身后家人什么事都不知道了,可要是打不死的,打残了,打傻了的,那就惨了!
家人要负担一个残疾的,吃喝医治,每一样花费都不少,又舍不得就这样舍弃了他,人心都是肉做的,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要是碰着个小心眼的“现管“大人,隔三差五的给家人找麻烦,到时候就真的生不如死了……
他们想着想着,思想飘啊飘的就飘到了当天的太平教,那时候的生活真的没法过了,随便有人鼓动两句自己就傻乎乎的冲上去给人家卖命。
官府出了公文,说是参与造反的人都会被严惩,要杀头的!
可是”现管“大人说了,说什么来着?噢,”现管“大人都跑了,或者被杀死了,什么都没说,也可能是没法说了,只留下茫然失措的他们在饥寒交迫之下傻傻的被黄巾军抢掠一空,本来就不多的粮食没了。
”想要活命就跟着黄巾军吧!官府的公文就是屁话!“那是多么熟悉的言语啊!
只是以前的”现管“大人说的含蓄一些,他们会用一大堆他们听不懂的话去解释,让他们觉得很有道理,但是道理在哪里?”现管“大人说的就是道理!
现在”现管“大人跑了,这些头上绑着黄色布条的人是新的”现管“,那就听他的吧,能活下去就好了……
可是后来新的“现管”大人也不见了,听说是被朝廷的军队杀死了,或者是像以前的“现管”大人一样逃跑了,又来了新的“现管”大人,他说有个叫皇甫什么的人要杀光他们,又有个叫陈折之的人救了他们,以后自己就归他管了。
“陈折之,是谁?”他们互相询问。
“不知道。”谁也不知道,于是他们点了点头,没有深究,反正谁来都一样,死不了就继续活着吧……
他们来到了这里,蓬莱,据说这里有神仙居住,可是谁也没有见过,要是有的话他们或许要许个愿,许什么愿好呢?
对,来个好一点点的“现管”大人吧!希望那个叫做陈折之的新的“现管”大人会好心一点,给自己留下多一点的粮食,能吃个半饱,不,三分之一,不,四分之一饱就好了,他们的要求真的不多。
然后呢?要开盐田,就要建水坝,建水坝就要采石头,他们又来到了采石场,怎么换来换去的?没关系了,头两天的饭食真是不错,馒头和包子的口感很好,能吃饱,这是他们这几年过得最好的两天了,能吃饱,吃的还不是发酸发臭的饭食,还要奢求什么?
采石场的门口竖着一块木板,他们不认识字,看不懂,不过没关系,反正“现管”大人会给自己讲解的,而且这上面写的东西肯定是一点用都没有的,就像是以前的一个穷书生给自己解释完了之后,“现管”大人又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反正最后都是要按照“现管”大人的来,就不费那个脑筋了,没意义!
书生好像跟“现管”大人争论了两句,然后他们就再也没见过他了,书生去了哪里了?
不管了,粮税还没有搞定呢,再说自己也管不到的……
有人认出了下面的落款,说这两个字他认识!
众人还大笑了一阵,说他吹牛来着,可是他说这里所有人都认识这两个字?
看了看,还真是认识,陈冲嘛,肥皂上面总是写着这两个字,据说要是肥皂没有用的话,可以去找他换,就凭这两个字就可以到各处的商铺里面换,自己还换了一次,因为买错了香皂,多给了几十个五铢钱,商家说了,香皂是自己买错的,不能退钱,但是可以给自己换几个肥皂,当是等价交换了。
那时候自己还夸他们实诚来着,管事说了,这是他们的公子陈冲的规定,在肥皂上面刻字也是这个意思,不能污了这两个字!
那是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了诚信这两个字,也第一次认识了“陈冲”这两个字。
他们不笑话那个人了,只是感到很疑惑,“现管”大人不是叫陈折之吗?怎么变成卖肥皂的了?
问了一下,“现管”大人们和气的跟他们解释了什么是名,什么是表字,又给他们念了一遍上面的字,说这是陈冲给他们这些“现管”的规矩!
陈冲的规矩!
这是他们在苦日子里面最喜欢说道的一个词语,因为肥皂真的因为这个词语从来都是几文钱一个,肥皂买回去了没有作用也因为这个词可以退换。
他们常常在茶余饭后说这个词,说这个词的创造者很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每一次说这个词的时候都感觉心里面暖暖的,每次都会眼睛湿湿的,很丢人,但是他们乐此不疲……
他们觉得这里既然同样有这样的词语,那么木板上写的字肯定是真的。
一个个的字,他们都很用心的记住,让和气的“现管”大人说了好几遍,直到记住了上面的每一个字才罢休。
采石场的工作开始了,很苦,很累,有人受伤了,有人病了,可是和气的”现管“大人按照木板上面的字,将伤了病了的人都安排到了轻松的工作,直到他们伤好了,病好了再回去工作,这期间他们还有郎中照顾,虽然那个老郎中总是哄骗自己说要将自己剖开来,再缝上伤口,没几天就好了,他们只是笑一笑,当作笑话来听,人剖开了,哪里还能活?
他们又不傻!
可是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很傻,很傻,居然相信什么”陈冲的规矩“这样的天大的谎言!
和气的“现管”大人不见了,据说他姓戏,新来了很多的“现管”大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陈冲的规矩”就是一个笑话!
粮食减少了,馒头没有了,剩饭剩菜来了,衣服没有了,只留下了破破烂烂只能够遮蔽身体的布条,伤了病了也没有调换工作的机会了,一直做,一直做,只要还没有死透,老郎中的身影也不见了,没有人再拿着那碗黄色的药汤哄骗自己剖开身子没有事了。
不过没事,他们已经习惯了,木板上面写的东西不可信不是早就知道的事情了吗?“现管”大人的和气只是偶然现象的事情不是早就清楚了吗?
可是心里怎么那么酸?为什么会这么愤怒?为什么会这么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