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灵都府志> 第六十八章:孝

第六十八章: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今天正午,林孚在烟雨楼上迎来了一个算是年轻的小伙子吧,他今天给林孚带来就这样四个故事。
    “一:
    从前在一个小城市里面,住着一位很有钱的富人。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非常喜爱练武,但是不识字、不懂文;二儿子倒是识字懂文,会一点粗浅文章,可是不懂武,不怎么喜欢运动;而唯独他的三儿子虽说是什么都不懂吧,但是对父母都很孝顺。
    终于一天,这三个儿子的父亲,也就是这名富豪病故了,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三个儿子悲痛万分,可是一等过完头七,处理完丧事,这三儿子开始变了。这时大儿子边哭边说:
    ‘既然我们父亲都死了,哭也没啥用,以我看,我们还是先把家产给分了吧!’
    ‘好!’三个儿子齐声应和。
    ‘武器就归俺,反正你们又不和用,也拿不动。’大儿子说道。
    二儿子看老大已经开始动手了,也连忙咂咂嘴说:
    ‘你们也知道,我是学会计的会花钱,所以家里的珠宝就给我吧。’
    大儿子和二儿子基本上都把家里面的好东西拿走了,只剩下一些古书,被富豪的三儿子给拿走。三儿子想了想之后,就对他两个哥哥说道:
    ‘虽说我们的父亲死了,可是我们的母亲还活着啊,但母亲生活毕竟无法自理,又不能自己住,你们说是不是啊?’
    二儿子挠挠头,说:
    ‘既然是这样,那干脆让母亲在我们三兄弟家各自住一个月,习惯了在哪家生活,就住哪个兄弟家里面吧!’
    三个儿子有了提议,就一起说好。
    就在第一个月的时候,母亲来到大儿子家,大儿子不仅不让自己母亲安生,反而让自己的母亲跟着自己家仆一起练武扎马步,挑水啊、砍柴啊什么的。可是她的大儿子呢,却自己在厨房里偷偷吃肉,在客厅给母亲吃不知道放了几天的、干巴巴硬饼,连口热汤都不给喝。他母亲看自己打儿子这么弄,自己受不了就走了,去投奔二儿子家了。
    她的二儿子呢,虽说是个文人,但是他的内心非常狡诈,每天只会给自己的母亲喝那些比水还稀的粥。有一天,他们的母亲嘴馋了,想吃点肉,二儿子却说:
    ‘我的那个亲娘啊,你是不知道,我家的肉啊,可是比我家大哥那里的硬饼还要硬上几分呢。这我不是怕您吃不动嘛。’
    母亲毕竟年老体弱了,对自己的儿子不敢有丝毫的怨言,就这么离开了二儿子家!
    母亲在两个儿子家都不太如意,就这么来到自己的三儿子家里,三儿子在看到自己的母亲比分家以前消瘦了不是一丁点,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就马上给自己的母亲做了一些好吃的让母亲吃!
    也就是这里以后,三儿子就自己独自承担起了照顾自己母亲的任务,他对自己母亲不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还天天陪母亲聊天,给他讲书里的故事,给她解闷儿。
    母亲在三儿子那里过得很好,心情也开朗了许多,心情一好,她的身体自然也就越来越好了。所以她只要一出门,见到自己的街坊邻居之后,就经常夸自己的三儿子孝顺。但三儿子每次面对别人的赞扬,只是笑笑,说:
    ‘是母亲把我们辛勤养大,现在我所做的事情,还不及母亲养育我们的十分之一呢,这又有什么可夸的呢!’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经由土地和灶王爷的口,传到了普化天尊的耳朵里,为了嘉奖,天尊就特命加封,让此人上天为神,当了他们那一方司职土地,事迹也在当地的嘴中,不断地在流传着。
    二:
    在南方的一个小城市里面,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一位年纪才仅仅只有13岁的女孩迫于生计,便到了城南的一个富裕人家做佣人。
    就在中秋节一天,主人家晚上过中秋吃月饼。主人为了体现自己好心,便顺手也给了身旁那个小女孩一个月饼,女孩没有同主人一起享用美食,她把这块月饼拿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了,并没有人注意,或者是关心女孩吃或不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得很模糊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异常熟悉的背影,在她的脑海里面回荡,愈来愈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难地支撑起这一个小家。她就是小女孩的母亲,年纪轻轻的就守了寡。
    小女孩想到这里,自己的鼻子酸了,泪水逐渐模糊了她的眼睛。于是,她用那双颤抖的小手,将这块月饼用油纸给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来,因为小女孩要把这块月饼留着让她的母亲尝尝啊!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小女孩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在她母亲的坟前,颤颤巍巍地说道:
    ‘妈妈,您尝尝啊……您尝尝啊。。。。。。’
    三:
    就在唐朝大历九年的时候,在渝州清丰县的城东,有个辞官回乡老员外,名叫朱业,有一日,他就去城西李家村,去看望自己那年迈的老姐姐。吃饭的时,朱业发现外甥王翔一点礼数都不懂,饭都没熟呢,他自己就下手捏了个肥美的猪肉,自己啃了起来,到吃饭时更是毫无规矩,不等自家老舅和母亲坐下,反而是自己先大吃大喝起来。
    这下这外甥可是彻底惹急了自己老舅,只见朱业狠狠地朝他的头打了一巴掌,呵斥其跪下。外甥不知道咋回事,就问老舅这是因为啥,而朱业先不回答,而是反问自己外甥:
    ‘阿翔啊,你知道我们这清丰的县名是咋来的不?’
    王翔说:‘那我还能不知道,不就是因为我们县城出了个叫张清丰的孝子嘛。’
    朱业见他知道,随即又问道:
    ‘那你知道张清丰这个孝子,是咋孝敬自家爹娘的吗?’
    王翔眼神一转,当即回道:
    ‘我记听人说,他们家是做炊饼发家的,也好像是他自己家做的头一炉烧饼都是不卖的,因为这头一炉烧饼都是留给父母吃的。’
    朱业听自己外甥回答得有理有据,立刻一拍桌子,大喝道:‘那你不把这锅尖留给老母亲,你天天这么没礼数的算个啥东西!你现在怪舅打你吗?’
    外甥连连磕头:‘以后跟张清丰学着,把锅尖留给老娘,和清丰一样做个孝顺儿子。’
    在清丰,直到现在,吃饭时都要给自家老人先盛。这就是清丰规矩。
    四:
    小时候,村里的大人小孩都会在夏夜纳凉,也总会有那么几个阅历丰富的老人,喜欢给我们这些小孩子讲这样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
    说是曾经有一对夫妻父母早逝,家中无长者,非常遗憾自己而人无法承膝之欢,每次这家的妻子便责令丈夫外出给自己寻一门亲事。
    而在同城之中,则有另外一对夫妇,自己家中有一耄耋老母,因为老母的年岁大了些,身上就有了些病,那是口流涎眼生疮。
    这夫妻俩看着自己家的老母亲,那是越看越令人生厌,于是这一家房子便责令丈夫将老人送到荒郊野外去,希望能够盼其‘自然’死亡。
    这不孝之子初时还算有点良心,自己心里面那反复斗争,可惜这家伙是个十足的‘妻管严’,被自己的妻子每日威逼恐吓之下,只好照办了。这家的老母被抛弃后,恰被原先那个出外寻亲丈夫给遇到,于是就将这个老人背回自己家中,每日那是精心侍奉。
    再看两家的情况,那背老人人家的日子,那是从来没有闹过什么饥荒,善良的夫妇总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次到干旱时节,旁人家都是无收,唯独他们家的稻谷依然粒粒饱满。如此循环,日子便越过越安、越过越好、越过越殷实。
    老人说:这真是善有善报啊!
    再说那家遗弃老人的家里面,自从送走自己老娘以后,非但没有因为节省了一个人的口粮而把日子过得舒坦,反而家境那是越过越紧张,最后因为一场意外的雷暴天气,降下来一场天火,将他们家的房屋给烧了个干净。无奈,夫妻只好双双出门讨饭。
    而那户寻亲的好心人家,因为自己家过的富足,便决定放粥三天以救济周边穷人。第一天的时候,就从排队领粥饭队伍的东面那里开始发放,而恰好排在队尾的那一堆忤逆夫妻没有分到食物;
    第二天,这忤逆夫妻俩学精了,特地赶了个大早抢至东边队伍的最前面,但好心人家考虑到前一天因为饭没有准备充足,导致西面排队的人没得吃得到,就决定今天从西边开始放起,忤逆夫妇今天又没得到。
    第三天好心人家考虑到不管是从东到西,还是从西到东,总是有人领不到饭,就决定从两头开始放起,而今天花了心眼排在中间的忤逆夫妻那是又没得到!
    三天没有分到粒米,好心人家甚感愧疚,就把他们请至家中,预备食物招待。忤逆夫妻走进好心人家殷实的堂屋,发现自家耳不聪目不明却满脸红光的老母,顿时羞愧难当……
    老人说:人老了,对晚辈总是有用的……越老的人越是家里的福星。
    这样的教化故事带有太多的离奇色彩,爷爷的思想里也掺杂了太多的因果报应,我读书比他多,自然不全信。但我相信那句话:人老了,也是有用的。”
    听完以后,林孚将这一个故事整理为一个小卷,并让人付给了这少年三两三的客金之后,在古书上写下了一句话:
    “爱不分内外,孝不分大小。长养我幼,我事长之老,乃天理也,违背着,乃是有悖天理纲常,仅以此警惕之!”
    当写完这一句之后,有一缕霞光降下,直入林孚的神府之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巡天妖捕 裂天空骑 宋檀记事 逆天邪神结局卷 帝皇的告死天使 仙人已死 我打造了异常控制局 怎么都在觊觎万人嫌反派?! 御兽:我金手指超级粗 娱乐:有外挂了谁还谈恋爱啊 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我钓鱼佬,怎么成道家天师了 修炼从简化功法开始 叩问仙道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御魂者传奇 从春秋战国被人认为是天神开始 泼刀行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