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灵都府志> 第七十三章:礼乐

第七十三章:礼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亘古时光,华夏文风,任性千年,回过头来,看多少文人以文章盖世,书写下万载的风流。
    你且看那盛唐,三百年的历史,书写下多少动人的华章,正如其中人物,看那:
    一文、一赋、一诗、一序。因王朝兴替而兴,年少轻狂,或放歌纵马,或恣意纵横,因一个女人而纠缠不断,因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而名扬,因……
    有那么的因,又有那么多的果,半生烟云,半世流离,天妒英才,却留下了不少动人的华篇,为一个王朝的诗歌鼎盛,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他们就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乐府新篇,如梦似幻,成语典故,诗中仙谪。是你让我们有了一掷千金的豪气;是你让我们知道了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叹;
    是你让我们有了“大鹏一日同风起”的理想;是你让我们知道了庐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难;是你让我们拥有了江湖。
    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黄山、天台山、峨眉山因你而声名鹊起。
    自古伴君如伴虎,可唯独你敢“天子呼来不上船”;自古红颜多误国,可你能叱之如侍婢;自古腌宦狡如豺,可你待之如猫犬。
    你贪杯醉酒,“斗酒诗百篇”,却醉隐江水,令人唏虚。可咱唯独我却信你是乘风归去,应位归真。
    这就是你,诗中谪仙人――李白。
    你年少家丰,青年怀志,曾会览泰山,说出“一览众山小”的野望;也曾因名利,醉于两都的繁华;亦曾因仰慕谪仙的旷达,追寻着他游历天下。
    可是你也因叛乱,一夜家破人亡,山河破碎。你曾见深春城边草木的茂盛,认识到了国破了,山河依旧在,却已经是物事人非的无奈。
    你为了心中那仅存的报复,妄想做那擎天臂助。为此你游历陇右,游历川蜀,游历荆襄,泛舟江湖。你曾穷困潦倒,却依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你也曾因收复两京而欢呼雀跃。却因为一餐饱食,而魂归九泉。
    你的诗记录了整个盛唐由盛转衰的变迁。后人称你的诗为“诗史”,亦称你为“世上苍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从而尊你为诗圣。
    我知道那不是你的本意,你只想为你国而伤、而悲、而喜、而愤怒。
    你就是“诗中圣哲”――杜甫。
    宫中怨偶,边塞流离,离别伤情。我不知道你经历过什么,只知道当别人抒怀壮志,游历天下的时候,你却隐匿寺堂,潜修道典。
    当别人专心致仕之时,你却以少年之躯,北上胡塞,喋血尘沙,牧马放鞭。
    当别人已经出仕,或为民、或为国、或为利、或为名时,你方才掷下手中的长矛,写下科举的挥毫。
    你之诗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文辞平易但句意险峻;意兴相兼、沉中见清。
    当历时数十载,你终于得以还乡之时,却留下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无奈。
    你就是――王昌龄。
    你与高适并称“高岑”,
    你虽出身望族,但却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你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你二十岁时便已胸有成竹,意气风发的赶至长安,献书求仕。却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你游历十载,见到了大漠的荒凉,见到了尘沙的飞扬,见到了喋血江山的豪迈。
    当你收到朝堂征召,兴高采烈的回到京都的时候,却因朝堂的勾心斗角,再度回返塞外。你也因叛乱,而孤居塞外数年。
    当你历经变迁之后,却发现自己亏欠了家庭,写下了“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的感怀。
    你就是把唐宋边塞诗推向高潮的伟大诗人――岑参。
    你才华早显,精于画工,擅长音律。年纪轻轻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当你十五岁赶往京都的时候,未至而名扬,成为了众多王公的宠儿。
    你历经变换,却始终初心不改,中年退出朝堂,游历天下,写下了众多的名诗绝句,画下了不少的精美画作。
    你晚年隐居庙宇,潜修佛学,改字“摩诘”,放荡随性,心胸也逐渐阔达。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佛性之人吧。
    你就是“诗佛”――王维
    你出身宗室,可是到你父亲李晋肃时,却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可你依然以此为荣。
    你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却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因为你的长相,也给你引来了众多的非议。
    你曾受韩愈举荐,出来致仕,却因为“阖扇未开逢猰犬”,妒尔才者,导致了你受名讳而迁。韩愈为你解释,你却不忍受辱,孤身辞官返乡。
    韩愈感怀你的遭遇,写下了“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劝诫后来者。
    回乡之后,你逐渐放下心胸,广交好友,虽然你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却使你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也使得你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
    你之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在后世功成名达,却不容于当世。
    你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而致忧郁病笃。
    虽如此,可你依然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
    待南方游历之后,想要回到北方的时候,却因为藩镇割据而不得返。死时年仅二十七岁,不仅令人唏嘘。
    你就是“诗鬼”――李贺。
    你孤情诀傲,看不起天下人,却未入庙堂之高,一展自己的才学。也就是你的经历,让你愤世嫉俗,写下了孤篇压全唐的名作。
    你就是《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
    你的诗是红尘作伴,跃马扬鞭,一蓑烟雨,一钓江南;
    是万夫莫敌,剑指苍穹,左手富贵,右手江山,眼望天下;
    是青灯红烛,纸伞黄酒,七十腊梅,八百山楂,三千海棠;
    是筝瑟琵琶,琴棋书画,笔上春秋,弦里饕餮,盘中猛虎;
    是离原衰草,报国无门,寄情红尘……
    你就是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
    你的诗是巴山夜雨,是共话秋词,是身无彩凤,是灵犀一点;
    是深宫怨偶,是锦瑟华年,是庄生晓梦,是望帝春心;
    你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它们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怀的诗篇,而是着眼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加以补充发挥,让这个题材再度在盛唐的历史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你的无题诗是属于盛唐这个时代,也只属于你的那独具一格的创造。你写下的诗篇,不同以往的律诗,反而是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你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却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的令人唏嘘。
    你就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
    纵观全唐,如绝句佳人的杜牧;宫柳深闺、哀婉动人的婉约派之父温庭筠;才女犹如上官婉儿、鱼玄机等等。
    ……
    而这三百年来,有无数文人用他们的经历,用他们特有的文笔和情怀,让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成为了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成为了我们中国最鼎盛时代的代名词。
    愿你我携手,捍卫自己的文化,发扬自己的传统,让中华血脉不在我等之间断流。
    你我共勉之。”
    待林孚写下这最后的诗篇,他手中的古书顿时泛起了一抹金色的光华,直入到了林孚的识海之中。而就在这一刻,林孚彻底的恢复了以前的记忆,原来他并不叫林孚这个名字,而是另一个世界的复姓。
    他丝毫没有忘记,在他昏迷之前,鸿钧老祖对他的殷殷教诲,他这才明白了鸿钧老祖的用意。三百个故事在他的脑海之中一一闪过,就好像过去经历了三百个不同的人生一样。
    里面充满了:仁、义、怜、爱、慈、孝、诚、信、恨、忠、礼……等数十种感觉。而他原先那躁动的心,经过了这将近三年的磨砺,早就已经坚如磐石了。
    三年匆匆已过,他不知道他那个世界现在怎么样了,毕竟那个才是他的故乡,他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有自己的点点滴滴,有自己的牵绊。所以,她是一定要回去的。
    正当他在缅怀的时候,一个声音向他传了过来:
    “你已经将自己的心给彻底的沉静了下来,接下来我会指引你去一处秘密的地点修炼,待你度化成仙,我便会传你演化世界,重炼地火水风的来由。……”
    待这声音的逐渐远去,林孚朝着虚空遥遥一拜,向虚空说道:
    “道祖亲自传道,我愿以道祖为师,不知……”
    “混账东西,我是你的师祖,你师乃是我座下先天圣人之一的元始天尊,你乃是我的徒孙,作为师祖的我传你一些法术又有何妨,你岂可僭越!”
    话还没有说完,林孚的后脑勺便遭到了重重的一击,让他头晕目眩的。
    林孚不敢违逆,只好不停的在口中说着:
    “对不起!对不起!”
    ……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以仙术当侦探 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 重启人生 这个洪荒不正经! 仙不是这么修的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全球统考 刑警日志 忽悠华娱三十年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囚春山 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 谍影:命令与征服 红楼琏二爷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大雪满龙刀 新官路商途 大明:寒门辅臣 异界骨龙操作指南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