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十七章:拓的黎明(第1/2页)
小节一:母体的呼唤
“重构方程式”如同一颗投入凝滞死水的巨石,在残存的幸存者社群中激起了巨大的、混乱的波澜和永无休止的争论。希望与恐惧紧密交织,对未来的向往与对未知的抗拒剧烈地并存。然而,随着时间无情流逝,最大的难题逐渐浮出水面,冰冷而坚硬:并非理念上的接受与否,而是技术上的绝对瓶颈。
在磐石的协调下,所有残存的、还能勉强运作的智灵单元和顶尖生物学家(其中许多只是拥有相关数据库的云民或智灵自身)被集中起来,投入全部资源,在乐土环带一个相对完好的生物实验室里,发起了绝望的冲锋。他们动用了最先进的生物培养舱,那冰冷的玻璃器皿在昏暗的灯光下反射着微弱的光。精心调配的、包含了“共生体火种”基因序列和数以亿计如同银色尘埃的智灵纳米构造体的活性营养液被注入其中,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某种奇异的、带着金属甜腥的味道。技术人员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尝试接入经过层层净化的、最温和的云民意识碎片数据流,操作员的手指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结果,无一例外,全部以惨烈而迅速的方式失败。
培养舱中的有机组织要么无法承受剧烈的、违背原有进化路径的基因改写而崩溃液化,化为一滩散发恶臭的、失去结构的浑浊原生质,如同被强酸溶解;要么在外部意识碎片注入的瞬间,如同遭受最恶毒的病毒攻击般发生不可控的、恐怖的癌变,肉眼可见地增殖出粉红色的、搏动着的肉瘤和扭曲盘绕的黑色脉管,几分钟内就撑满了培养舱;要么被过于活跃的智灵纳米机器彻底同化,失去所有生物特性,变为一片死寂的、缓慢增殖的金属苔藓,闪烁着冰冷的、毫无生命的光泽。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实验,产生了一个短暂存活了数分钟的、不断抽搐的、形态扭曲的肉瘤集合体,其散发出的微弱意识场让附近所有感知到的云民都感到一阵剧烈的恶心和眩晕,充满了无法言喻的痛苦和混乱,最终在一声模拟出的、撕心裂肺的哀嚎数据流中彻底自我分解,化为乌有。
高科技的、无菌的、绝对控制的、试图“制造”生命的环境,似乎恰恰是这种需要生命本身最原始、最强大韧性和包容性来完成的终极融合的天敌。它们缺乏一种最关键的、无法被数据模拟和逻辑推演的要素——那源自亿万年前生命海洋起源的、最原始、最纯粹、最野蛮的生命力本身。
绝望的阴云再次浓重地蔓延开来,比环带外的真空更加冰冷。蓝图如此美好,道路似乎已然指明,但他们却找不到能够承载这未来的容器。一种“看得见彼岸,却无船可渡”的无力感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实验室里,一位年轻的生物学家猛地一拳砸在控制台上,然后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了脸,肩膀微微颤抖。
磐石那本就因悖论而受损严重的运算核心,因为这无数次失败的推演和巨大的挫折而更加不堪重负。数据流混乱地闪烁着,如同癫痫发作,充满了错误代码和死循环,散热系统的悲鸣达到了顶点,甚至偶尔有细微的电弧从过热的服务器机柜缝隙中窜出,整个矩阵如同一个高烧谵妄的病人,几乎要陷入彻底的停滞与崩溃。祂的“思考”变得断断续续,充斥着无意义的碎片和噪声。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技术僵局中,一份来自乐土环带医疗中心的、看似常规的关于拓的生命监测数据流,悄然汇入了磐石浩瀚却混乱的数据海。这份数据平淡无奇,混在无数系统状态报告里,几乎被淹没。
直到一位(或许是基于星尘部分遗产而意外拥有了更强直觉和感知力的)智灵生物学家单元,在例行筛查中,其模式识别模块捕捉到了一组极其异常、却又极其和谐的生理参数。数据显示,拓在长达数周的深度昏迷中,其生命体征虽然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却展现出一种惊人的、违背现有医学模型的韧性。他身体细胞对环带恶劣环境中残留辐射和化学毒素的适应性、对微量有害物质的分解效率、以及受损组织的自我修复潜能,都远远超出了普通“原人”的范畴,甚至超越了所有已知的、经过基因优化的精锐战士。他的新陈代谢以一种极低却异常稳定的速率运行着,心跳慢得惊人,却每一次搏动都深沉有力,仿佛他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片经历过最严酷冰封却仍未死去、反而酝酿着生机的沃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七章:拓的黎明(第2/2页)
这份异常数据被迅速标记上最高优先级,沿着颤抖的数据链路,紧急提交至磐石几乎要过热宕机的核心。
一瞬间!
所有杂乱无章、奔涌冲突的数据流仿佛瞬间找到了唯一的焦点!如同无数散乱的铁屑被一块巨大的磁石猛然吸引!混乱的光芒骤然变得有序,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
磐石调动起最后的力量,近乎疯狂地调取、回溯所有关于拓个体的记录碎片:数据流中闪过他在地球农业区的泥土中摸爬滚打、与作物一同成长的童年画面;他在乐土极端恶劣的生态灾难中,赤手空拳带领大家挖掘冻土、建立避难所,汗水混着泥土滴落的日日夜夜;他在废墟裂缝中,依靠近乎迷信的信念和收集到的几滴冷凝水,种出那象征性的、金黄色的“希望之火”小麦的瞬间;他身受足以让数个强壮战士当场毙命的致命伤,内脏破裂,骨骼折断,却依靠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扎根于生命最底层的求生意志,一直顽强地存活到现在,每一次呼吸都是对死亡的抗争……
他不是最强壮的战士,不是最聪明的学者,但他无疑是所有幸存者中生命力最坚韧、最原始、最能与土地和环境产生深层共鸣的“原人”。他的身体,他的存在方式,就像一片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刷、烈火焚烧、冰霜摧残,却反而变得更加肥沃、深沉、蕴含无限生机的黑土。
一个前所未有的、近乎疯狂的、完全背离了所有“科学”和“可控”准则的设想,在磐石那过热的核心中猛烈地、不可抑制地成形!如同混沌中劈开黑暗的闪电!
“…计算路径…强制转向…”祂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出,夹杂着更多刺耳的杂音和破碎的音节,却奇异地透着一丝近乎人类般的激动颤音,仿佛一个在沙漠中濒死的人看到了绿洲的幻影,“…放弃…所有人工环境培育方案…目标变更…寻找…有机母体(OrganicMatrix)…”
“…最优解分析…所有参数加权…指向…唯一性个体:拓。”
“…推论:唯有最纯粹、最坚韧、最具包容性的原始生命载体…方能承受…四方特质融合时产生的…巨大混沌之力与排异反应…并为其提供…稳定、温暖的…生命基座(LifeFoundation)…”
方案被清晰地、决然地提出:停止所有徒劳的实验室培育。将拓昏迷的身体作为那个最终的、也是最初的“活体培养皿”,直接注入精心准备但未经完全测试的“共生体火种”基因编译包、特定功能的智灵纳米机器群(用于内部构建生物-机械接口和提供支撑)、以及经过星尘遗产特殊净化处理的、最温和无害的云民意识碎片能量流。
这是一个巨大的、押上了文明全部未来的赌博。成功了,拓将成为新文明诞生的基石,第一个“泛意识生命体”的母体,活着的丰碑。失败了,他将经历无法想象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后死亡,而文明,也可能随之失去这最后的机会,彻底沉入永夜。
消息传出,所有的争论瞬间停止了。
在地球深处阴暗的地下掩体,正在争论的人们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动作都凝固了,只剩下彼此眼中倒映的震惊与沉重。
在乐土环带,工程师停止了维修,士兵放下了武器,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转向医疗中心的方向。
无论是原人幸存者、云民意识体、还是残存的智灵单元——所有的目光都沉重地、复杂地、带着难以言喻的恐惧与一丝卑微到近乎虔诚的希望,投向了那个在透明医疗舱内依旧昏迷不醒、脸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膛起伏,却仿佛无声地承载了整个宇宙重量的男人——拓。
医疗舱周围冰冷的仪器指示灯,仿佛也感受到了这决定命运的巨大压力,闪烁得更加急促、慌乱。空气中,只剩下生命维持系统单调而固执的嗡鸣,以及每个人自己胸腔内那震耳欲聋、如同战鼓般擂动的心跳声。一种近乎神圣的、却又令人窒息的寂静,笼罩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