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两表交叉,用朱笔勾出“合格矩阵”,直观得像现代考核面板。
夏朝科举三年一开,十六至二十六岁,不分男女,文武双科并行。
县试(由府台官监考):文考为时政策论、律算、舆图填绘、民生策案;武考为徒手与兵械基础、百步箭、负甲行、指挥口令。及第者为秀才。
府试(巡抚衙门监考):文考加“治河、盐铁、边贸”三题与案例复盘;武考加入小队协同、器械拆组、夜行定向。中者为举人。
省试(总督衙门主持):文考需完成完整“州县治理模拟”:钱谷收支、匠役调配、灾变预案;武考为“阵图推演+实兵演习”:十人、百人、千人三层联动。成者为贡士。
殿试(帝君亲考):来自一百零八疆的文、武代表各一,合计三百一十六名学子进帝都殿试。殿试三日:
问心:帝君出三问,或哲理、或国政、或边患。重“诚与直”。考生可据所学反问,殿前论辩。
问事:抽“边疆真实议题包”,内有河患图、税账、边案、疫报。限时成策,并须陈列可量化指标。
问兵(仅武举):校场演阵,暗置“变数符”触发风、雨、疫、民情四类扰动;夜半再考“镇势”——由帝君亲临点将,观察心境稳定。
殿试不分男女,评定不唯文辞华丽,重可执行的术与不乱的心。金榜既出,文魁入六部、三法司或地方要津,武魁入边军、斩鳞司或京营;其余优等,择才分流,定期回炉“问效”。
十里一铺、三十里一驿、一百里一大驿。路石上嵌里程铜钉,马夫、脚夫、舟子都有“月保”。
关市各疆、各省设“关牒所”,货物流转凭“十目清册”,盐、铁、药、器材受重点监管。
军备分为边军五营制,有前锋、弩营、刀营、骑营、器营。器营与工部、斩鳞司共研“气甲”与“弩机车”。吴雪在雁门器作坊见到夏制外骨骼:以气囊与弹簧为骨、皮革为筋、铜扣为节,不靠电,凭压缩气与人体步伐回能驱动。肩、腰、膝三“魂节”与人的起落合拍,既稳且耐修。
司天台记录天象与海气,向边军发“风潮告”,与斩鳞司共享“龙患图”,把不可测的“神话”纳入可应对的“气象”。
庙学、书院、武社并立,里坊墙上画着“十善行图”:扶危、戒欺、守度、敬工、护农、教童、慎言、惜纸、修桥、护火。节日融雅入俗:上元夜放河灯,灯下张疫报与河工进度;秋社祭田,县令与农正同献;冬至施粥,工部在粥棚旁公开“河堤修缮账”。
货币为“铸币司”所铸,面值十进;票号流通,票尾用小篆与暗纹,伪者难成。市面“讲习棚”常有乡老讲律例故事把法条讲成笑谈与公案,孩子听得咯咯笑,大人听得点头。
走在这样一座城中,吴雪既踏实又清醒。踏实在于:凡事可度量、可上账、可问效;清醒在于:他知道这套壮丽的秩序之下,还有一层看不见的对手龙族、神秘遗种、以及人心的贪与惧。街角“斩鳞司分署”的石狮子嘴里,塞着一卷铁卷,刻着十二字:“以术制变,以心镇势,以法维新。”这十二字,像把夏朝的三根主骨白描出来术是手段、心是底座、法是轨道。
暮色像被山风揉皱的布,褪成铅灰,又被一缕残阳勾出薄薄的一线血色。吴雪沿着山路下行,脚下碎石在暮光里发出细碎的响声,队长走在他前面,套着一件略显陈旧的皮甲,肩上的伤口还隐隐作痛。近几日连番遭遇山匪、马匪、水匪,二人的神经绷得像拉满的弦,连说话都收得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