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个年代,讲无私奉献。
但人,利己是本能。
只是有的人念恩念旧,重情义,就会将本能藏在最深处。
而有的人,没有感情,甚至、没有人味儿。
姜握瑜烧好水,倒了一茶缸来端进屋,搁在桌上晾凉。
又打了水在盆里,兑到温热,端到父亲跟前:“爸,你洗洗脸。”
姜文远弯腰,双手捧起清澈温热的水敷在脸上。
谁都没有看到,在他闭眼的那一刻,眼泪混入水中。
洗完脸,姜握瑜看都没看姜怀瑾一眼,端了水盆出去。
姜文远等女儿回来,才开口跟他们两个说道:“组织安排我去林业大学任教,休息半个月,我就出发了。”
说完,不等两个儿女说话,姜文远便说他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姜握瑜有一肚子话想跟父亲说,但看他疲惫的脸色,就转身出去了。
姜怀瑾有些意外,父亲竟然没有骂他,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挨打的准备。
姜文远的表现,让他有一种被无视的感觉。
他能感觉出来,父亲并不想跟他说话,甚至也不想见他。
这些都在姜怀瑾的准备当中,只是没有想到会如此平和。
于是他开口道:“爸,我明天就回学校。”
说完,姜怀瑾也退出了房间。
屋内顿时变得安静起来,谁都不知道,姜文远早已心如死灰。
如果不是还有女儿,他早就不撑了,好在撑到现在,他也算是为女儿做出了一点贡献。
将来姜握瑜不至于还被连累,等她好好念完大学,就天高任鸟飞了。
而姜怀瑾,姜文远闭上双眼,不再去想。
宁北发生了许多事,有李骁认识的人,有他不认识的人。
因为他而产生的一些变化,也在慢慢的进行着。
其实不止宁北,全国各地,都在悄然的产生了不小的变化。
在代课的日子里,李骁越来越得心应手,做的甚至比学校里一些年轻老师都好。
这期间,元宵抽空来看过他两次,李骁陪着元宵在校园里看景色,两人花前树下,感情越发浓厚。
转眼间假期过去,回家探亲的同学陆续返回。
那些成家的同学,有的甚至还带来了家属。
但作为学生,还没有资格申请住房,学校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
因此跟到首都来,就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销来寻找住处。
跟李骁同寝的几个大哥里,就有一个带了媳妇回来。
只是他条件并不是很好,插队回城的知青,家中也是兄弟姐妹众多,不能给他多打算。
他媳妇就是插队时娶的村里的姑娘,这一次跟来,说不上是因为什么。
这大哥开口跟宿舍同学借钱的时候,李骁很是惊讶。
因为平日里这位大哥表现的很冷淡,无论是夜里围读,还是上课班会,都属于那种不主动叫他就不会发言的人。
如果是张红旗或者林卫国他们张口,李骁还会主动点,但这个人他真的没说过几句话。
或许是抹不开面子,张大哥带头借了五块钱给他,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或多或少借了他几块钱。
大家条件都差不多,无论来上学前是知青还是工人,都吃过苦。
李骁见众人都借了,他便也随着张大哥一样借了五块钱出去。
借钱的人叫于援朝,很沉默寡言的一个人,为了安顿从乡下跟来的媳妇,竟然不止跟宿舍的人借钱,整个系的同学,只要打过照面的他都开口了。
最后他借到了多少钱,大家都不知道。
只知道之后几天他天天往外跑,找房子。
后来听说房子找到了,但离学校很远,来回很麻烦,他也没有提出要去校外住,依旧住宿舍。
还钱的事,大家都没有催他,因为都知道,现在他们没有来钱的地方。
主要还是靠学校的补助吃饭,家里有条件的会定期支援一些,比如李骁这样的。
李有贵涨工资后,一个月内给他邮了两回钱,颇有些财大气粗的感觉。
而有的则是工人带薪上班,这种的就属实让李骁羡慕,这是他当初想要却没得到的。
这个于援朝平时只靠学校补贴吃饭,没有来钱的地方。
现在欠了不少钱,人就更节俭了,每天都只吃最少最便宜的饭,连炖菜都舍不得打。
学校发的粮票,他每次都留一半,还要省给外面住着的媳妇。
李骁跟他住一个宿舍,又是管的比较杂的班长,眼看着这个大哥逐渐消瘦。
他试着劝过,但于援朝只是沉默以对,说的多了就让李骁不要着急,他在攒钱。
李骁见状就不再劝了,怕这老哥真的绝食来还他的钱。
后面入秋,天气早晚转凉。
李骁收到家里寄来的毛衣后,还没穿上身,这位老哥就把自己给饿晕了。
跟班里几个同学一起把他抬去卫生科,一检查说是饿晕的,可把大家给整无语了。
学校每个月给的粮票,男女不同,但除了那种大胃王,基本都够,更何况还有十几块钱的额外补贴。
只有他同宿舍的人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急忙去给于援朝买吃的,买比较细软的给他缓缓。
老师知道这件事后,等于援朝吃了些东西喝了些汤缓过来了,就让他回去休息两天。
于援朝什么话都没说,回了趟宿舍,收拾了东西离开了学校。
现在已经不是困难时期,在学校饿晕了一个同学,学校也重视了起来。
而李骁作为班长,被叫去询问不说,还安排他做好于援朝的心理工作。
李骁感觉一个头两个大,他不是没劝过,什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什么大家不着急要他还,啥话都试过了。
但这位大哥是个狠人啊,他不听啊。
李骁没办法,借着这次的事,以代表同学跟老师的名义,喊上了张大哥陪着,去了于援朝在外租住的地方看望他。
宿舍里几个人凑了一点钱,李骁拿去买了点礼品。
两人骑着自行车都快骑到北庄了,才找到地方。
那是一个老旧胡同里的两间小屋,坐落在一处小四合院里,就跟李骁老家的大杂院差不多,住了不少的邻居。
而回家休息的于援朝并没有在休息,而是正在一边劈柴,一边被他媳妇儿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