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假皇孙> 144 皇家的颜面

144 皇家的颜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晨曦微露。
    奉天殿,朝会已经开始了。
    大殿的中间摆了一台机关,群臣心中猜测它的用途。
    少部分见过木棉揽车,已经大概猜出了用途。
    只有朱标,稳稳地坐在御座的左下方,看着机关出神。
    朱元璋没有让他们猜谜,开局就说道:
    “诸卿,这台机关叫‘轧花机’,是剔棉花籽用的。和当前的木棉揽车相比,它只需要一个人操作,还剔的很干净。”
    说着,他冲一旁招招手,
    “来吧。”
    后面走来几个宫人,
    为首的是郭宁妃身边的卫嬷嬷,后面两个太监抬着一筐棉花。
    她们走到御阶下,给老朱跪下施礼。
    朱元璋摆摆手,
    “去操作一遍,请诸位臣工都看看。”
    卫嬷嬷她们领旨后,来到轧花机前,两个太监抬着棉花,方便她取用。卫嬷嬷踩动机器,手上开始续棉花。
    很快,下面棉花和棉籽分开掉落。
    朱元璋咳嗽一声,
    “工部的诸卿,可以轮流上去看看。”
    工部尚书秦逵、工部侍郎等人都走了过去,他们拿起掉落的棉花仔细检查,棉籽去的很干净。
    卫嬷嬷大概打了半的棉花就停了下来,然后带着两个太监告退了。
    朱元璋问道:
    “秦卿,如何?“
    秦逵躬身道,
    “陛下,现有的搅车需要两个人操作,而这台轧花机只需要一个妇人就可以轻松使用,此乃加工棉花的利器,百姓可以自己剔棉籽了,更方便棉花的使用。臣请陛下准许在大明全国推广。”
    朱元璋微微颔首,
    “准!”
    他示意周云奇,
    “云奇,将图纸给秦尚书。”
    周云奇将一摞图纸奉上,秦逵急忙双手接住,
    “陛下,臣近期将晓谕各府县,公布轧花机的构造图,方便百姓仿制。”
    “善!”朱元璋爽快地同意了。
    秦逵躬身问道,
    “陛下,能否告之是哪位高人营造了这么便利的机关?”
    朱元璋捻着胡子,矜持地说道,
    “诸位臣工,眼前这台机器是东宫的朱允通营造的,朕的孙儿。”
    朱标心中觉得好笑。
    陛下何必强调是您的“孙儿”,谁还不知道?儿是皇孙。
    群臣却都吃了一惊,
    又是朱允??!
    蜂窝煤是他的,
    雪花膏是他的,
    还得让王弼差点打死儿子的滑板也是他的,
    现在这也是。
    幸好这个不赚大家的钱,是方便百姓营生的。
    朱允通终于不盯着钱了。
    蓝玉红光满面,挺着肚子与有荣焉。
    秦逵当即躬身道:
    “陛下,龙孙之所以能造出如此利国利民的工具,全赖陛下和太子的悉心教道,尤其是有《祖训录》指导龙孙的一言一行。臣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龙子龙孙为帝国殚精竭虑,“
    秦逵一通马屁送了上去。
    老朱果然舒坦了,
    “还是孩子比较上进,咱不过偶尔提点。”
    有人趟出了路子,其他大臣都明白了,众人纷纷一阵夸赞,
    “陛下启发性灵,龙孙颖悟绝伦,……………”
    “幸赖陛下悉心教导,龙孙智意所及......”
    文官还比较含蓄,引经据典,拽几句文,
    武将则十分直接,上来就整了一句,
    “陛下高瞻远瞩,龙孙明慧若神,…………”
    朱标吓了差点跳了起来,怎么“神”都出来了?
    贼厮,人言否?!
    你这是要捧杀?儿?
    他本想制止,可是看老朱捻着胡子,只是点点头,竟然没有反对,
    他也只好作罢,不过还是忍不住瞪了蓝玉一眼。
    朱标发觉今天父皇很奇怪,
    搁在往常,几个人赞美一番,父皇就制止了,
    今天父皇不仅没有制止,还捻着胡子认真地听,从头听到尾,偶尔还谦虚几句。
    一炷香过去了,歌颂的大臣不过刚过一半,其余的还在排队等候。
    朱标不由地心中想笑,
    不知道陛下今天是怎么了,为何这么在意大臣的恭维?
    难道就是炫耀一下孙儿?
    早朝散了。
    朱标留了下来。
    下午还有朝政要商量,他也想问问父亲为何突然这么捧朱允?。
    殿外传来蓝玉的声音,
    “走,都跟老夫去吃酒,庆贺殿下的轧花机营造成功!”
    不少人跟着起哄,
    “同去!”
    “算咱一个!是该好好庆贺!”
    **
    朱标笑着摇摇头。
    淮西勋贵这下有的炫耀了。
    老朱咳嗽一声,问道:
    “标儿,一个上午你怎么都有些魂不守舍的?”
    朱标叹了一口气,
    “父皇,儿子惭愧啊!?儿昨天闯进景阳宫,将抄检他书房的两个太监拉出去杀了。”
    他没有解释前因后果,想必父亲已经全都知道了。
    朱元璋呵呵笑了,
    “这孩子,这是和他母妃斗法呢。
    看父皇似乎不以为意,朱标心里放松了不少,
    “可是,他终于是下克上,儿子在想如何与他谈谈,还是要遵从孝道的。”
    老朱沉吟了一下,才点点头,
    “可以,谈谈也好。这孩子和母妃如此僵持下去,终究不好。不过,你也点到为止,毕竟这孩子也受了委屈。”
    朱标点点头,
    “儿子知道。只是,昨晚的事该如何处置?”
    朱元璋捻着胡子,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拍拍御案上的一摞奏疏,
    “这些,全都是风宪官的弹劾,弹劾咱的皇子皇孙胡作非为的。”
    他拿着一本奏疏,看了一眼,
    “秦王,虐待宫人,抢寡妇入门。”
    扔在一旁,又拿起一本,
    “晋王,鞭打属官,残暴不仁。”
    再拿起一本,
    “齐王,屠杀百姓,草菅人命。”
    又一本,
    “靖江王,虐杀士兵,抢劫寺庙财物。
    还有一本,
    “潭王,草菅人命,用铁骨朵打死属官;”
    “还有这个………………”
    他说不下去了,长叹一声,
    “这些皇亲,按照刑律个个该杀。可是要对自己的孩子抡起刀子,咱狠不下这心呐。”
    “可是你看这些玩意,哪还有礼义廉耻?”
    “皇家的脸早被他们丢光了!”
    朱标急忙劝道,
    “父亲息怒!他们也是初学权力,迷失了心智,儿子会去谕令,劝导他们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
    “劝导有用吗?咱真想狠心打死几个孽障!他们都忘记永嘉侯了!”
    朱标吓了一跳,急忙安慰道:
    “父皇,既然他们犯了事,儿子建议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同时儿子再去信一一劝说。”
    永嘉侯朱亮祖犯事,结果父子被陛下给鞭打致死。
    朱元璋无奈道,
    “也只能如此了。”
    总不能真和朱亮祖一般,给活活打死吧。朱亮祖毕竟只是姓“朱”,和皇家的“朱”没关系。
    可是那些王爷可都是皇子皇孙,史书上总不能留一个杀子的罪名吧。
    他又拍拍那一摞弹劾的奏疏,
    “幸好还有?儿,给咱们挽回一点颜面。”
    “锦衣卫奏报,蜂窝煤不仅风靡京城,北到宣化、西到凤翔、南到吉安,都有蜂窝煤的踪迹。”
    “百姓不叫‘蜂窝煤’,而是叫‘朱家炭‘,咱们的这个‘朱‘!”
    朱标点点头,附和道:
    “父皇,御史也禀报过,蜂窝煤带来的便利、给百姓增加的活计,不可计数。大明的百姓都因为?儿而受惠,也难怪他们感念。”
    朱元璋继续道:
    “等元旦咱公布了方子,蜂窝煤的价格还会掉,用的百姓会更多,开的作坊也会更多,增加的活计会更多。”
    “还有这轧花机,一个妇人在家就可以剔棉花籽,百姓再也不是用手一个一个扣了。”
    朱元璋长篇大论,说的有些激动,最后长叹一声,
    “朕的儿孙虽然有不肖的,但幸好也有为了朝廷做出贡献的。”
    “百姓可能不知道‘朱允通,但是他们会记住是咱老朱家的人造出的蜂窝煤、造出的轧花机,让他们得到了实惠。”
    “老百姓不单看到了一些猪狗不如的王爷,也看到了咱老朱家还有儿孙能为他们做点事。”
    “不然朕就无颜面对百姓了!”
    朱元璋有些激动,最后有些喘息。
    朱标急忙搀扶他坐下,又双手奉上一杯香茶,
    “父皇用心良苦。
    朱标终于明白了,为何父皇上午就稳稳地坐着,倾听臣工一个接一个的马屁。
    原来是为了皇家的名声。
    陛下暗示的这么明显,群臣早已经心领神会,回去还会造势,确实可以为皇家的名誉锦上添花。
    只是?儿这么小,就被架的这么高,会不会让他翘尾巴?
    朱元璋喝了一杯茶,情绪慢慢平复。
    身为帝王,极少像今天这么喜怒形于色的。
    “标儿,昨夜的事情就这么过去吧,不宜再提。”
    “是,父皇!”朱标急忙答应下来,
    他本来还担心父亲会很生气,要么各打五十大板,要么偏袒一方。
    “标儿,东宫你自己也盯一下。”
    朱元璋淡然道。
    朱标心里一凛,管理东宫那是太子妃的职责,现在陛下竟然叮嘱自己“盯一下”?
    陛下对太子妃很不满了!
    朱标急忙躬身道,
    “是,父皇。”
    一股寒意爬上脊背,父皇这是有废太子妃的念头了?
    得找个机会和吕氏好好谈谈了,再这么胡闹,只怕自己也护不住了。
    朱元璋看看日子,
    “标儿,你说蜂窝煤的方子,要提前公布吗?早点公开了,百姓也早点受益。”
    朱标想了想,摇摇头道,
    “父皇,离元旦也没几天了。元旦公开,也是个喜庆的事儿。年后天还要冷一段时间,新开作坊也会有销路的。’
    朱元璋微微颔首,
    “也好。那就等元旦。”
    “云奇,传膳。标儿留下一起,下午还要议事。”
    景阳宫。
    宫里死气沉沉。
    宫人们都小心翼翼,
    今天的太子妃十分易怒,已经打了两个宫女耳光,打了三个太监板子,几乎每个人都挨了骂。
    就连她宝贝的朱允,因为要滑板而被骂的狗血喷头,孩子吓的都不敢哭了。
    终于要用午膳了,
    钱嬷嬷包裹的严严实实,从外面回来了。
    解下厚厚的袍子,拿掉兜帽,钱嬷嬷上前给吕氏行礼。
    吕氏问道:
    “作坊如何了?”
    钱嬷嬷回道:
    “禀娘娘,蜂窝煤销路还可以。市面上,能和三青鸟的价格接近的,只有沙指挥家的。”
    “接近?还是比三青鸟高?”
    “是的,娘娘。不过已经差别不大了,十块才差一文钱。”
    “好!很好!”
    吕氏连连赞叹。
    终于有了好消息。
    这种差距,也就百姓会在乎,一些大量购买,又着急提货的客户反而不在乎。
    “销路怎么样?”
    “娘娘,主要是衙门在买,偶尔会有一些客商着急用的,会小批量的买一些。”
    吕氏明白了,这是黄子澄、沙冠英的关系。
    “百姓买的多吗?”
    钱嬷嬷摇摇头,
    “禀娘娘,百姓基本上不会买,他们很在乎价钱。”
    “差别就在于三青鸟有粉碎的机关,沙冠英的只能人工敲?”
    “是的,娘娘。”
    “就没有能工巧匠做一个出来吗?”
    “娘娘,据说也有作坊试过,但是造出来的机关不耐用,修理的费用很高,比人工还贵,最后都放弃了。”
    吕氏气结,
    “那个孽障怎么突然会造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钱嬷嬷缩缩脖子,
    “娘娘,据长安宫的人说,郑国公生前曾经留下过机关术的册子。”
    “放哪了?”吕氏急忙问道。
    钱嬷嬷摇摇头,疑惑道,
    “奴婢之前从来没见过。莫非没有放在宫中?”
    吕氏靠在椅背上,沉入沉思。
    如果蜂窝煤、滑板之类的还能骂几句奇技淫巧,荒废圣人之言,可是那个轧花机就亮眼了,就连太子也挑不出刺来。
    如果真有机关术之类的书籍,拿过来挂在?儿名下就好了。
    “钱氏,以后长安宫更要常去。”
    钱嬷嬷的俏脸苦了下来,
    “娘娘,还去啊?长安宫的人现在见奴婢就睡。”
    吕氏冷哼一声,
    “怎么,你怕了?怕像郑氏一样,被打的现在下不来床?”
    钱嬷嬷急忙低头,
    “娘娘,奴婢以后常去长安宫。”
    相比去长安宫挨骂,眼下的太子妃的惩罚更可怕。
    吕氏的思路又回到了作坊上,
    “明天上午,你再出去一趟,告诉沙冠英,继续投钱,多造一些。
    “娘娘,衙门的购买也是有量的。”钱嬷嬷小心地提醒。
    吕氏摇摇头,
    “你不懂。这做买卖,规模一大了,花费反而就下来了。作坊生产的多了,均摊的费用反而会下来。”
    钱嬷嬷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娘娘,沙指挥说,已经压上全部家产,实在没钱再扩大营造的规模了。”
    吕氏在心里算了一下,知道她说的不虚,
    “本宫这还有两千两宝钞,明天你带给他。”
    “还有,他粉碎煤块一定要用百姓吗?那牢里的犯人不行吗?老人孩子不行吗?”
    “让他多动动脑子!没机关也没什么,咱用低贱的人来拉平。”
    “把价格降下来,必须比三青鸟还要低!”
    “挤垮它!”
    “现在就两家知道方子,等三青鸟垮了,就他沙冠英有方子了,他再提价也不迟!”
    “告诉他,钱还不够就去拆借!”
    说到最后,吕氏的面容有些狰狞。
    “是,娘娘。”钱嬷嬷轻声道,“娘娘,奴婢在东华门遇到了三殿下出去。”
    吕氏冷冷地问道,
    “他干什么去?“
    “奴婢询问了,他没理会。”钱嬷嬷有些尴尬地回道。
    吕氏有些烦躁,
    “别管他了,你赶紧带人将宫里收拾一下吧。郑氏一躺下,这些奴才就什么活也不干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旧日音乐家 怪物入侵,我成为最强玩家 一人成宗 拿着MC系统假装灵气复苏 谁想成神?不都是你们逼我的吗 人在警界:步步高升 华娱春秋,从被天仙妈收养开始 交换兽夫后,疯批S级争着求我宠 开局成野神?我靠香火证道真神! 大一报道开库里南,女神献上忠诚 盗笔:自闭万人迷养成指南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反派:师尊师姐求你们了 神秘复苏之诡相无间 聊天群:我的北斗神拳不会输! 光阴之外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男模不是黑历史,那是我的来时路 崩铁直播通万界,开局吓跑无惨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