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新帝断臂被送回寝宫后,萧迟就命太医去给他医治了。
情况虽然凶险,但太医控制住了,保住了他的命。
他当天晚上就醒了过来。
之后萧迟也让太医正常给他医治着。
但他似乎没了求生欲。
这几日昏昏沉沉,时睡时醒,拒绝吃东西。
王贵妃把情况同姜心棠说明后,跪在地上求姜心棠:“娘娘您去看看陛下吧,或许陛下就愿意吃东西了。再这样下去,就算太医保住了陛下的命,陛下也会死的!”
姜心棠仿佛从她眼里看到了自己对萧迟担心的模样......
**一百一十**
秋风初起,凉意悄然爬上屋檐。院子里的桂花开了,细碎的金黄花朵藏在墨绿叶片间,香气清幽绵长。春棠站在树下,仰头望着枝叶交错间的阳光,仿佛能听见时间在耳边低语。
“你又在发呆了。”李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笑意。
她回过头,看见他抱着一摞厚厚的稿件走来,脸上沾着些许纸屑,显然是刚从录音室出来。
“不是发呆,是在想事。”她接过他手中的稿子,翻开最上面一页,“这是新的投稿?”
“是的。”李然抹了抹额头的汗,“匿名寄来的,没有署名,也没有联系方式,只有一封信和这份手写稿。”
春棠轻轻展开那封信,字迹略显潦草,却透着一股压抑多年的急切:
>“我是一个老人,也许活不了太久了。但我不能让我的一生就这样沉默地过去。你们做的是对的事,所以我愿意把我的故事交给你们。我不求被记住,只希望有人知道,我曾经存在过。”
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缓缓合上信纸,抬头看向李然:“这封信……让我想起我们最初开始这段旅程时的自己。”
李然点点头,目光沉静:“是啊,那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是在记录别人的故事。后来才发现,其实也是在救赎自己。”
两人并肩坐在葡萄藤下,翻阅着手中的稿件。那是一段关于六十年代末期一位女教师的经历??她在一次批斗会上被当众羞辱,丈夫被迫与她划清界限,孩子也被迫改姓。但她从未放弃教书的梦想,偷偷在家里为孩子们补课,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新走上讲台。
“她说,知识是最柔软的武器。”春棠低声念着稿中的一句话,“它不会伤害人,但它能让人变得坚强。”
李然轻叹:“这样的故事,太多了。”
他们沉默了一会儿,任由秋风吹拂着脸庞,带来远方田野的气息。
“我们得加快进度。”李然忽然开口,“最近有消息说,一些资料可能已经被盯上了。”
春棠神色微变:“你是说……”
“不确定。”李然压低声音,“但最近几次上传备份文件的时候,系统都出现了异常延迟,甚至有一次差点被拦截。”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继续下去。”
“但我们也不会停下。”李然坚定地说。
春棠看着他,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你说得对。他们可以阻止我们说话,但他们无法阻止我们记得。”
**一百一十一**
几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了整个小镇。雨水如注,冲刷着屋檐、瓦片和石板路,也冲刷着人们心头的沉重。
春棠窝在书房里,听着窗外雨声淅沥,手中拿着一封来自海外的邮件。那是林婉清转来的,内容令人震惊:
>“我们发现,有组织正在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删除《沉默者的声音》的所有网络存档。他们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数据清除程序,一旦成功,所有相关资料将永久消失。”
春棠的心猛地一沉。
她立刻拨通林婉清的电话:“情况有多严重?”
“很严重。”林婉清语气凝重,“我们的部分服务器已经被攻击,目前只能依靠离线备份维持基本运作。如果他们再进一步,我们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我们必须想办法转移数据。”春棠咬牙道,“哪怕只是留下一份原始手稿也好。”
“我已经联系了几位国外的朋友,他们会协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加密数据库。”林婉清顿了顿,声音低了些,“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资金。”
“我们会找到办法的。”春棠坚定地说,“只要还有一丝光亮,就不能让它熄灭。”
挂断电话后,她走进客厅,看到张明远正坐在沙发上翻阅资料,沈明辉则在一旁调试设备。
“刚刚接到林婉清的消息。”她开口道,“我们的资料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张明远抬起头,眼神锐利:“他们终于动手了。”
“是的。”春棠点头,“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沈明辉放下手中的工具,皱眉道:“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存储空间和传输安全。如果不能及时转移核心资料,一旦主服务器被攻破,我们就真的什么都留不下了。”
“那就分头行动。”张明远站起身,果断地说,“我和沈明辉负责物理备份,将关键资料刻录成光盘,并分散保存;李然负责数字加密和远程传输;至于你,春棠,你得联系林婉清那边的技术团队,尽快完成新数据库的搭建。”
春棠深吸一口气,点头:“好,就这么办。”
雨还在下,雷声隐隐,仿佛天地都在为这场无声的抗争而低鸣。
**一百一十二**
夜深人静,只有屋内的灯光依旧明亮。春棠独自坐在电脑前,屏幕上闪烁着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她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眼睛干涩,手指酸痛,但她的意志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快了……”她喃喃自语,“只要再坚持一下下就好。”
这时,门轻轻被推开,李然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进来。
“你该休息一会儿。”他说,“别把自己累垮了。”
“谢谢你。”春棠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我记得你说过,记忆是最柔软的力量。可现在我才明白,它也是最容易被摧毁的东西。”
李然坐在她身旁,望向屏幕:“所以我们要更努力地守护它。”
“是啊。”春棠低声说,“我们不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是为了让历史不被篡改。”
他们沉默了一会儿,房间里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声音。
忽然,电脑发出一声提示音,显示新数据库已初步搭建完成。
“成了!”春棠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我们可以开始上传核心资料了!”
李然立刻打开备用硬盘,将早已整理好的文本、音频、照片等一一导入系统。
随着一个个文件上传成功,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至少,这些故事不会再被轻易抹去了。”李然感慨道。
“是的。”春棠轻声说,“它们会一直存在,像星星一样,即使黑暗降临,也会在某个角落默默发光。”
**一百一十三**
几天后,一切恢复平静。虽然他们失去了部分网络平台的支持,但也因此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一封封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开始涌入,有人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有人主动提出帮忙建立本地化的纸质档案库,还有人愿意成为志愿者,协助翻译和整理资料。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林婉清在视频会议中说道,“我们背后,站着无数愿意记住的人。”
春棠望着镜头,眼眶微微湿润:“谢谢你们,谢谢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
会议结束后,她走到院中,抬头望向天空。云层散开,阳光洒落,照在那一排排整齐摆放的纸质小册子上,仿佛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张明远走过来,轻声问:“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未来。”她回答,“也在看过去。”
他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我们都不会停止记录。”
“是的。”她微笑,“因为我们不是在对抗谁,我们只是想让世界记得,那些曾真实存在过的人。”
风轻轻吹过,带来远处孩子的笑声。葡萄藤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他们的誓言。
风雪已停,春光正好。
**一百一十四**
冬至那天,春棠收到了一封特别的信。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写着一句话:
>“谢谢你,替我说出了我一直不敢说的话。”
她轻轻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
>“这张照片是我父亲留下的。他曾在一次公开批判会上被人撕碎了自己的名字。今天,我想让他重新拥有自己的名字。”
春棠的手指轻轻抚过那行字,泪水悄然滑落。
她立刻将照片扫描进数据库,并在下方加上一段说明: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照片,而是一段被遗忘的名字的重生。”
她将这段文字发送给了林婉清,并附上一句请求:“请把这个名字放进我们的目录,让他的故事,也成为‘沉默者的声音’的一部分。”
不久后,林婉清回信:
>“他已经在那里了。”
春棠望着窗外,雪花静静飘落,覆盖了整个庭院,也覆盖了过往的伤痕。
她走进书房,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行字:
>“风雪终会停歇,春天总会再来。”
>“而我们,只是那个愿意记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