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信在百官中传阅了一遍,人人皆知新帝的阴谋。
白虎还在啸,撞击铁笼。
野人也在叫着,拼命挣扎,要出去。
萧迟拔出严蒙的剑,“啪”一声,砍掉笼锁,反手将剑插回严蒙剑鞘里。
“想去见你的人类好朋友,本王成全你。”
野人从铁笼里窜了出去,跑向新帝。
卫将军虽然知道野人与新帝相识,但野人那模样还是让卫将军下意识拔剑对着他。
“卫将军!”
新帝急喝,握住卫将军手腕,怕他伤到野人。
卫将军收回剑。
野人到了新帝面前,仰头看......
**八十六**
春棠醒来时,屋外的风正掠过林梢,发出沙沙的声响。她坐起身,望向窗外,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张明远和沈明辉已经起了身,在厨房里煮着粥。她披上外衣走了出去,桌上摆着几碟小菜,热气腾腾。
“昨晚睡得好吗?”张明远问。
“做了个梦。”春棠低声说,“梦见我们还在大学,那间老旧的图书馆里,灯光昏黄,我们在角落里写东西。”
沈明辉笑了笑:“那时候我们都以为,只要写下真相,世界就会改变。”
“也许不是立刻改变。”春棠轻轻搅拌碗里的白粥,“但至少,它不会被彻底遗忘。”
他们沉默地吃着饭,外面的风渐渐停了,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桌角的笔记本上。那是他们最近整理出的一部分新稿,记录着一位老教师的回忆。
那位老教师名叫陈文远,是他们在一次走访中偶然结识的。他曾在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任教多年,亲眼见证了那个年代如何影响一代人的命运。
“他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春棠翻到其中一页,念道,“‘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唤醒良知。’”
张明远点头:“可惜,现在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一点。”
沈明辉放下筷子,望着窗外的树影:“我们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继续整理这些口述资料。”春棠合上笔记本,“然后想办法让更多人看到。”
他们都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尽管他们的作品已经在海外流传开来,但在国内,依旧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每一次发布、每一篇更新,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但他们也明白,正因为如此,才更不能停下。
**八十七**
几天后,他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南方的信。寄信人是一位年轻的编辑,曾在国内某家出版社任职,后来因出版一本涉及历史记忆的书而被迫辞职。
她在信中写道:
>“我一直在寻找你们的作品。”
>
>“几年前,我在朋友那里读到了《遗忘之前》的手抄本,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有人愿意为那些沉默者发声。”
>
>“我一直想做点什么,但始终没有机会。”
>
>“直到最近,我听说你们在整理新的资料。”
>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加入你们。”
春棠看完信,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将信递给张明远和沈明辉,两人看完后都没有说话,只是彼此对视了一眼。
“她的名字叫林婉清。”春棠轻声说,“我记得她以前发表过几篇关于民间口述史的文章。”
“是个有勇气的人。”张明远点头,“但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但我们也不能总靠自己。”沈明辉沉思片刻,“我们需要更多像她这样的人。”
于是,他们回了一封信,邀请林婉清见面。地点定在一个旧书店,那是他们常去的地方,店主是位年迈的老先生,曾资助过许多地下刊物的印刷。
见面那天,林婉清穿着一件素色长裙,头发扎成马尾,眼神坚定。
“我一直觉得,文字是有力量的。”她坐下后说道,“哪怕它只能照亮一个人的心。”
春棠看着她,忽然想起多年前的自己??那时她们也是这样,怀揣着理想,试图用笔去对抗遗忘。
“你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吗?”春棠问。
林婉清点头:“我愿意。”
从那天起,她成为了团队的一员。她负责整理部分资料,并协助翻译工作,还联系了几位仍在坚持独立出版的朋友,希望能找到更稳妥的传播方式。
**八十八**
与此同时,春棠也开始着手撰写一部新的作品。这一次,她不再只是记录别人的故事,而是想讲述自己的经历??那个曾经懵懂的女孩,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她在笔记中写道:
>“我曾经以为,写作是一种逃避。”
>
>“我以为只要把故事写出来,就能忘记现实的残酷。”
>
>“但现在我明白了,写作不是逃避,而是面对。”
>
>“是对过去的凝视,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她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第一章节。那是一段关于她童年记忆的文字,讲述了她第一次意识到历史并非遥远的概念,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真实存在。
当她把这一章拿给张明远和沈明辉看时,他们都沉默了很久。
“写得很好。”张明远轻声说,“但也会很危险。”
“我知道。”春棠点头,“但我必须写下去。”
“那就继续吧。”沈明辉微笑,“我们陪你一起。”
**八十九**
随着新书的推进,他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网络上的封锁变得更加严密,一些原本支持他们的平台也被迫关闭或删除内容。
有一次,他们在深夜收到一条匿名消息:
>“你们的名字已经被列入监控名单。”
>
>“请小心行事。”
春棠看完后,心跳加快。她抬头看向张明远和沈明辉,两人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我们是不是该暂停一下?”沈明辉问。
“不。”春棠摇头,“如果我们现在停下来,就等于承认了恐惧。”
“但我们也不能太冒险。”张明远皱眉,“得换个方式。”
他们决定采取更加分散的方式进行传播。一部分内容上传至多个海外服务器,另一部分则以纸质形式秘密打印,通过特定渠道分发。
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档案馆,存放所有未曾公开的手稿和资料。这个地方藏在一座废弃的工厂里,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它的存在。
“这是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春棠说,“如果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这里还有希望。”
**九十**
冬天来临,寒风呼啸,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春棠站在窗前,望着庭院里堆积的雪,心中却异常平静。
她知道,这条路或许永远不会有终点,但她也明白,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止。
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
>“我不是为了胜利而写作。”
>
>“我是为了不被遗忘。”
>
>“即使有一天,我的声音消失在风中。”
>
>“我也希望,有人能记得,我曾在这里留下过痕迹。”
窗外,雪越下越大,整个世界仿佛都被白色覆盖。但在这片寂静之下,仍有微弱的声音在悄然回响??那是记忆的低语,是文字的力量,是无数未曾被讲述的故事,在等待被听见的一天。
张明远走进来,轻轻握住她的手:“你还好吗?”
春棠回头看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我很好。”
沈明辉也走过来,端着三杯热茶,放在桌上。
“那我们就继续写下去。”他说,“直到世界再也无法遗忘。”
三人相视一笑,如同多年前的那个雨夜,围炉而坐,写下第一行字。
风雪已停,春光正好。
**九十一**
风雪初霁,庭院里积雪未融,阳光透过枝头斜斜洒下,映出斑驳光影。春棠坐在老屋的窗前,手中握着一封刚刚拆开的信。信纸微微泛黄,字迹略显潦草,却透着一股急切与坚定。
>“你们的文字让我想起了父亲临终前说的话。”
>
>“他说:‘历史不是胜利者的记录,而是所有人的记忆。’”
>
>“我一直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直到读了《遗忘之前》。”
>
>“我决定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写下一个名字,一段话。”
落款处没有署名,只留下一个邮箱地址。春棠将信递给张明远和沈明辉,两人看完后都沉默了许久。
“这是来自普通人的真实回响。”沈明辉低声说,“他们开始觉醒了。”
“是啊。”张明远点头,“我们或许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至少,我们在唤醒一部分人。”
春棠合上信封,轻轻放在桌上。她望向窗外,远处的孩子们正在堆雪人,笑声清脆,仿佛这片土地从未经历过风雨。
“我们要继续下去。”她轻声说,“不只是为了过去的人,也为了现在活着的我们。”
“还有未来的人。”张明远补充道。
“对。”春棠点头,“如果连我们都选择沉默,那谁还会记得?”
于是,他们重新投入写作。这一次,他们不再仅仅整理口述史,而是尝试用小说的形式,讲述那些被掩埋的故事。他们知道,比起严肃的纪实文字,故事更容易被人接受,也更容易流传。
**九十二**
新书的构思持续了整整一个月。他们围坐在老屋的木桌旁,反复讨论人物设定、情节走向,以及如何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让故事更具感染力。
“我们可以从一位普通教师的视角切入。”沈明辉建议,“通过他的经历,带出那个时代的变迁。”
“然后加入几个学生角色。”张明远补充,“让他们在不同的命运中挣扎、成长,甚至迷失。”
“最后,再让他们的后代重聚。”春棠缓缓说道,“让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在新一代的手中重现。”
他们一边回忆过去的采访资料,一边翻阅手头的旧笔记,从中提取真实事件作为原型。每一段对话、每一个场景,他们都尽量贴近现实,避免过度渲染。
“这不是虚构。”春棠在写第一稿时写道,“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记录。”
他们在书中塑造了一位名叫林致远的教师,他在动荡年代坚持教书育人,却被误解、排挤,最终被迫离开讲台。他的学生们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选择沉默,有人选择抗争,有人则在多年后试图找回真相。
这本书的名字叫《沉默者的声音》。
**九十三**
当最后一章完成时,已是深夜。三人围坐在炉火旁,彼此看着对方疲惫却满足的神情。
“终于写完了。”沈明辉长舒一口气,“这比整理口述史还要难。”
“因为这次,我们不仅要记录,还要讲故事。”张明远笑了笑,“而故事,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
春棠翻开书稿,轻轻抚摸纸页上的字迹:“希望它能传到更多人手里。”
他们知道,这本书的传播将更加困难。毕竟,它不仅记录了历史,还以文学的方式呈现了那些曾被刻意掩盖的事实。
但他们也明白,正因如此,才更值得去写。
他们决定采用分段发布的方式,将全书分成多个章节,分别上传至不同的平台,并利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安全。同时,他们联系了几位海外出版人,希望能将这本书翻译成英文、法文等多种语言,让更多人看到。
“只要有一本书幸存下来,就还有希望。”春棠在邮件中写道。
**九十四**
几天后,第一部分章节在网络上悄然上线。起初,只有少数读者关注,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转发、评论。
有人留言说:“这本书让我想起祖父曾经提起的事,但我一直没在意。”
有人写道:“原来,沉默也是一种伤害。”
还有人说:“我想把我爷爷的故事写下来,就像你们那样。”
这些反馈让春棠感到欣慰。她将其中一些留言整理出来,发给团队成员看。
“我们做到了。”她说,“至少,有人听到了。”
张明远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轻声道:“也许,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沈明辉点头:“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让世界记住我们曾经存在过。”
他们相视一笑,如同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围炉而坐,写下第一行字。
风雪已停,春光正好。
**九十五**
第二天清晨,春棠醒来时,发现院子里已经铺满厚厚的白雪。她推开窗户,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心中一片宁静。
她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
>“记忆,是最柔软的力量。”
>
>“它无法摧毁高墙,却能让墙内的心跳永不沉寂。”
>
>“我们不是英雄,但我们愿意记得。”
>
>“哪怕只是一句话的真相。”
>
>“哪怕只是一个名字的存在。”
窗外,风吹过,花瓣轻轻飘落。远处传来孩童的欢笑声,街道上传来叫卖声,世界似乎从未改变,却又悄然前行。
张明远走进来,坐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
“你还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吗?”他问。
春棠笑了笑:“当然记得。我们要让每一个被遗忘的人,都被重新记住。”
沈明辉也走进来,端着三杯热茶,放在桌上。
“那我们就继续写下去。”他说,“直到世界再也无法遗忘。”
三人相视一笑,如同多年前的那个雨夜,围炉而坐,写下第一行字。
风雪已停,春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