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11章相遇(第1/2页)
半小时后,岱山岛某处面向内陆的山体在低沉的机械轰鸣中缓缓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了内部灯火通明的巨大洞库。
这里是“渔隐”机场,是东方战区为数不多的、仍能安全运作的前线机场之一。
机场跑道紧邻山壁,外侧布设着厚重的防爆墙和伪装网,以应对可能的来自空中或海上的袭击,空气中弥漫着海风的咸腥和航空燃油的味道。
随着红色警示灯闪烁,一架深灰色涂装、机身布满各类天线的Y-9电子侦察机在牵引车的拖曳下,缓缓滑出洞库,进入起飞位置。
紧随其后,两架G10A战斗机也轻盈地滑出,它们体型更小,线条流畅,如同忠诚的护卫,机翼下挂载着空对空导弹,在稀薄的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地勤人员在做最后的检查,手势干脆利落。
塔台:“‘观星者’(Y-9呼号),‘利刃’1号、2号(G10A呼号),跑道已清空,风向270,风速3米/秒,可以起飞。祝任务顺利,平安归来。”
Y-9飞行员:“‘观星者’收到,执行‘探针’任务,完毕。”
G10A长机飞行员:“‘利刃’编队收到,负责护航,完毕。”
很快,随着跑道上三架飞机的引擎发出越来越强烈的轰鸣,尾喷口喷出灼热的气流,Y-9率先开始滑跑。
庞大的机体逐渐加速,最终轻盈地抬升轮,冲上被晨雾笼罩的天空。
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两架G10A战斗机也紧随其后,以标准的双机编队迅速爬升,与Y-9完成汇合,组成一个箭头形的侦察编队,朝着西北方向——那片笼罩在未知中的大陆深处飞去。
......
时间来到将近中午,固城湖机场。
经过一夜的紧张装卸和人员休整,完成使命的24架运-20B战略运输机即将返航,返回后方的龙堡空军基地进行补给与休整,准备投入下一轮运输任务。
如今随着中州战区势力范围的急速扩张,对战略空运的依赖也在与日俱增。
特别是许多陆路交通断绝的区域,维系生存与战斗的命脉,完全系于中州战区空军部队的航线之上。
这就使得中州战区空军的任务强度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其繁忙程度甚至超越了正面作战的地面部队。
毕竟陆军尚可轮换休整,而数量宝贵、技术门槛极高的飞行员队伍,却几乎是在连轴运转,除了必要的机体维护,时刻都翱翔在天空。
然而,这种极限压力也催生出了一套极具末世特色的、高效而严酷的飞行员培养体系。
面对人才紧缺,中州战区空军采取了阶梯式招飞,目前已招募400名飞行学徒。
其中300人来自系统军队内部的严格选拔,另外100人则来自于下辖各聚集地中筛选出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幸存者。
与和平时期长达数年的院校化培养不同,末世没有等待的时间。这里的训练,是一条被极度压缩的“淬火之路”:
第一个月,学员们会vei被封闭在1:1复刻的真实座舱模拟器中,针对单一固定机型,进行近乎疯狂的重复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11章相遇(第2/2页)
目标只有一个——将所有的操作流程、特情处置预案,锤炼成一种近乎本能的“肌肉记忆”。
这里不问原理,只求结果,考核标准冰冷而残酷:通过,或者淘汰。
第二个月,通过模拟器考核的学徒,方能获得跟随真机飞行的资格。
空军采取了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老鹰带雏”模式,通常会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机长,带领6名学员升空。
初期,学员们只是沉默的观察者,感受真实飞行的震颤与气流,观摩机长如何驾驭钢铁巨兽。
随后,在空情良好、航线平稳的阶段,操纵杆会逐步交到学员手中,从简单的平飞、转向开始,一点点培养宝贵的“人机一体”操控感。
最终,挑战将指向最考验基本功的环节——在标准跑道上完成起降,每一次成功的着陆,都意味着一名雏鸟向着雄鹰又迈进了一步。
当然,这套速成体系,仅仅针对需求量大、培训周期相对较短的民航运输机飞行员。
而对于战术要求更高、风险更大的军用运输机飞行员,选拔则更为苛刻——战区空军只从那些已经积累了数百小时飞行经验、技术扎实的成熟民航飞行员中择优遴选。
比如此刻,在这支即将返航的运-20B机队中,就搭载着8名这样的“老学徒”——他们曾是民航公司里经验丰富的机长,如今正在这末世的天穹之上,为了新的使命,进行着关键的转型与重塑。
成则直接被授予空军中校军衔,享受副团级待遇,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区空军军机飞行员;败则退回原单位,继续开民航运输机,但会被当作技术骨干重点任用,提拔之路畅通无阻。
反正无论成败,中州战区空军部队都不会对不起任何矢志强军的有才之人!
.....
嗡嗡嗡——
很快,随着军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架架庞大的机体在粗糙的跑道上依次滑行,上演大象漫步的壮观场景。
就在运输机群准备的同时,两架负责护航返航的歼-16重型战斗机已经进入了起飞位置,深灰色的涂装在阳光下几乎不反光,带着一种冷峻的杀气。
“‘秃鹫’1号、2号,跑道清空,可以起飞。祝一路顺风。”塔台指令传来。
“‘秃鹫’1号收到。”
“‘秃鹫’2号收到。”
长机飞行员推动油门,两台WS-10发动机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推力,推动着沉重的战机开始加速滑跑,紧随其后,2号机也如影随形。
与运输机稳健的起飞姿态不同,歼-16的起飞充满了暴力美学。
它们在跑道上疾驰,速度迅速提升,在跑道的三分之二处,飞行员轻拉操纵杆,战机以一种近乎挑衅的昂扬姿态,机头猛地上扬,利落地收起起落架,如同两把出鞘的黑色利剑,直刺苍穹!
巨大的轰鸣声如同滚雷,震撼着整个机场。
升空后,两架歼-16迅速编队,在空中划出一个优美的弧度,开始爬升,为后续起飞的运输机群清理空域并提供高空掩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