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没办法。
她的小店铺才刚刚起步,刚刚勉强赚回了装潢的那点儿钱。
这个时候,李雨婆娘狮子大开口,她压根就承受不住。
眼下也只能休息休息,找到了合适的小铺子之后继续倒腾。
“没事的话,李大哥你先回去吧!”
穆兰刚把情况了解了一遍,就立即下了逐客令。
李雨本来就心虚,自然只有乖乖离开的份儿。
穆兰没有心思再烧菜,但客人却络绎不绝,神游数十回下来,一双手被烫伤的烫伤,被切伤的切伤。
莫邵珩在边儿上瞅了一天,次次都按捺不住去护她的手。
傍晚,穆兰提前打烊了。
她坐在小院子里,拿着纸笔写写画画,又掏出了剩下的银两清点了一遍。
清点完毕后,她看着一桌银两犯难,自言自语。
“三十四两银子,我要拿来做生意的话,应该搞?”
“要是再去租房,那我可能会穷死,而且好像也没有什么好位置了。”
莫邵珩打了一盆清水,把桌上的银两腾了位,轻轻的逮住她的手,把她手上的笔给摘了下来。
“在想那的宏伟事业之前,先把你手上的轻伤给处理一下。”
他把她的手往木盆上一放,用帕子沾了些许水就轻轻擦拭,力道前所未有的轻柔。
穆兰看着他笑了笑,笑容有点儿无力,吐槽,“你丫现在是越来越口语化了,真容易被我传染。”
她的手凉凉的,冷冷的,很舒服。
莫邵珩听不懂她的那些词汇,但意思还是能够理解。
莫邵珩仔细认真的帮她处理手,眉眼认真无比。
“其实,你可以考虑换个地方去营生,搬迁也没问题。”
“兴元国的京都不但白天繁华无比,夜晚也照样不息,在午夜之前,街道上有卫兵巡逻,也不缺晚上做工的酒楼和小摊。”
莫邵珩只是站在商业的角度指出问题,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其他的因素。
他说了一堆话,穆兰的关注点却停在最后一个字眼上。
她眉头一皱,问他,“你说,我要是……开个小摊子,如何?”
莫邵珩听了,不可置否地点了点脑袋,“可以是可以,但……我们君山镇上没有夜市,最受欢迎的门面铺子,也在镇中心。”
穆兰笑容烈焰,笑得无比自信,“莫大哥,我开了这么多天店铺,你以为我家生意如何?”
这二十几天来,莫邵珩每次过来,穆兰的小铺子几乎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
他点了点脑袋,“很好。”
“而且,你烧的菜和别人都不一样。”
他顿了顿,继续道:“很好吃。”
穆兰被这突如其来的夸赞给甜到了。
她一脸满足,“所以,就算我换个地方烧菜,生意也照样可以很好。”
莫邵珩很赞同这话,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
“那我们明天就去找地方。”
天欲渐发黑,暮色将两人的身影笼罩,他细心的往她手上涂膏药,她噙着笑看着他。
静谧而又美好。
次日。
穆兰带着兜兜晨跑回来之后,洗了个澡,然后带着莫邵珩把整个镇都看了一遍。
俩人边啃肉包子,边寻摊位。
忙活了好一阵下来,谁都没有看到中意的地方。
不是太偏就是人流太拥挤。
最终,穆兰泄气了。
她一屁股栽在地上,双手往后脑勺一抱,顺势就躺在了地上。
“我的老天爷啊!找个适合的地方就这么难?我是不是得罪了老天爷?”
说到后边儿那句话时,穆兰扭头看向莫邵珩,一本正经地问他。
莫邵珩居高临下的看着她,看了看四周,又想了一会儿。
“咱们君山镇是处于边境的,一直以来都是靠着来往路过的商人路人做营生吃饭。”
他小小的思索了一会儿,往镇的出口指了指,“我们要是在镇尾买块小地,盖个小竹屋,再做做生意的话,似乎不错?”
穆兰越听,越觉得这个方法很是不错。
她伸出手,把左手一平,右手握拳一捶,打出了日本人的手势,“哪噜吼哆!”
继而蹭地一下从地上坐了起来,道:“我觉得这个主意超赞!”
两人说干就干,二话不说就起镇尾看了地,找了地的主人。
土地的主人是个上了年纪的婆婆,着装打扮也很平凡,听力似乎有点儿小问题,穆兰把一句话重复了很多遍之后,才把事情给理称头。
对话如下。
穆兰:“老婆婆,我能买你家镇尾的那块地吗?”
老婆婆:“啊?谁家镇尾的地啊?”
穆兰:“你家的啊!”
老婆婆:“啊?哪里的地来着?”
老婆婆还是一脸懵逼,满脸疑问,喉咙间来来回回的哼着她的问题。
莫邵珩看不下两人的智障对话,直接把搀起了老婆婆就往镇上走,指了指地,又指了指银钱,“买!”
“买它!”
老婆婆伤神了一会儿,最终无奈地点了点脑袋,眼中带着不舍,哆哆嗦嗦,“好啊…卖了好啊……正好让人捎话给老大,让他回家一趟。”
买的地面积并不大,也就半亩左右,换做平常的话,买成六七两就很不错了,但穆兰心疼这位老妪,便也就阔绰了点,给了十两银子。
剩下的二十四两已经够她倒腾,回头盖好了房子后,把她在李雨那边的东西搬回来便也就不错了。
买下了地之后,两人把老婆婆送给了她家,然后回到穆兰家里定制计划。
“竹子的话,我家里后院还有不少,用车马拉的话,大概也就是十几趟的样子。”莫邵珩拿起笔在桌上画了一横。
风澄瞧了他那算计的模样,撇嘴,一把抢走了他手上的毛笔:
“得了得了,少拉着本少爷做苦力活!本少爷今天让你瞧瞧,什么才是少爷应该做的事儿。”
风澄拿了一张新的纸张,写了十几个字,然后从怀里掏出了牛皮纸制的信封。
“我找个人捎信,不出两天,绝对有人回来帮忙盖房子,还会自带各种需要物。”
穆兰没有仔细瞧他的书信之内写的字句,但莫邵珩却将其一字不漏的看进了眼中,一直平淡无奇的心境突然被溅起了滔天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