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东宫的太子自然瞧见了正统帝的欢喜。
对于太子而言太子妃的怀孕,亦是表明了一桩美事,特别是太子妃这一胎若是生下一位嫡长皇孙。
那更会为太子的储君地位,添上大义的名份。
立嫡立长,承嗣嫡长孙。
这亦是非常家名不坠之规距。
东宫。
太子在结束了宫宴后,就是归来。
太子一归来,当然是赶紧去了太子妃的寝宫。
“殿下。”
太子妃瞧见了太子,当然是心中欢喜无限。
太子亦是高兴的。
“孤一听说你怀孕一事,心中大喜。”
太子脸上难掩喜色,此时,那是万分的得意。
“也是巧了,今个儿的菜色有腥味,我一时未曾忍住。现在想想,借了万寿节的名义曝出怀孕一事。也只怕坤宁宫的母后未多想……”
太子妃提了一话。
“母后仁慈,不会怪了你的。你怀了子嗣,乃是有功。”
太子执了太子妃的手,满面鼓励之语。
“听得太下如此讲,我这心头踏实了。”
太子妃只是提醒一话。哪会真在意了坤宁宫的皇后如何想?
就是在太子、太子妃二人谈些话时。
皇帝、皇太后、皇后的赏赐,一一而来。
这些赏赐,赐的自然是太子妃怀孕一事。
便是东宫的女眷们,也是前来拜会,给太子妃道了喜。
只是太子妃喜静,让陈良娣、安良娣,以及两位奉仪下去了。
在让四位妾室离开后。
寝宫里,也是安静下来。
这一晚,太子自然宿于太子妃这儿。
坤宁宫。
关于太子妃怀孕一事,玉荣很淡然。
她除了给太子妃赏赐外,就是开了口,让太子妃的家人入宫。
宁国公主本就是皇家的长公主。
要入宫,递一个牌子的事情。
现在得了宫里的消息。
又是知道太子妃怀孕,那入宫的积极性自然是高昂的。
当然,宁国公主在去东宫见了女儿前。
也是来了一趟坤宁宫。
宁国公主与玉荣之间的关系,挺淡淡的。
二人之间可没多少深的交情。
在玉荣没坐上皇后的宝座前,她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小嫔妃。
那时候,宁国公主更巴结了寿康宫的皇太后。
等玉荣上位后。
宁国公主倒是小心奉程了几回。
可到底宁国公主的女儿长乐县主一心扑在太子身上。
人一旦站了队。
那么,立场就得坚定。
所以,宁国公主跟坤宁宫的关系注定只能淡淡的。
“皇姐进宫探望太子妃,也是一桩喜事。等秋来,太子妃添了皇家的皇孙,更是一桩美事。”
玉荣对宁国公主的态度,就是表面客套。
“借娘娘的吉言。”
宁国公主也是面上恭敬三分。
心中如何想,许是宁国公主自己最清楚。
“本宫这儿不多留了皇姐。皇姐自去东宫便是。”
玉荣不客气,也不担搁了对方入宫的时间。
于是,宁国公主便是去了东宫。
这一位也同样不客套的。
对于宁国公主而言,女儿嫁进皇家做儿媳妇。
她是担心太子跟女儿的感情,当然,更担心了子嗣问题。
皇家的儿媳可不好当。
等着女儿怀孕了。
宁国公主更担搁的,那便是这女儿腹中的皇孙能不能平平安安。
在坤宁宫内,她没表明什么态度。
可对于皇后的感情,宁国公主是复杂的。
在东宫。
一对儿母女相见。
“母亲。”
太子妃提前得了母亲进宫的消息。
这一直候着呢。
如今见母亲,心头全是欢喜。
“瞧着你如今的气色好,我得问一句,腹中的孩子可乖巧?”宁国公主笑问一句。这是在缓了气氛。
听着母亲如此问。
太子妃就是笑了。
“全然挺好的。”
太子妃伸了手,抚了小腹,一派温柔。
“现下就盼着今个秋来,能给殿下添一位嫡长子。”
这可是太子妃的期盼。
那真跟命根子一样的。
宁国公主听了,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当如此。”
宁国公主瞧了周围一下。
太子妃也看懂了。
于是,只在宫人送了茶水点心后,就是摆摆手,让侍候的宫人全退下。
得了太子妃的吩咐,侍候的宫人全部告退。
殿中安静下来。
宁国公主先说道:“一听了喜讯时,我这心头就是欢喜。只那时,那是在万寿节的宫宴,也不好见你。所幸皇后娘娘是宽仁的,给公主府递了消息。”
“一递牌子,求了进宫的事情。我这就在公主府等消息。现在见到你啊,心头却又有些顾虑,总要与你说说。”
宁国公主叮嘱了话。
太子妃仔细听了。
“你可得仔细了腹中的子嗣。这可是你一辈子的依仗。”
宁国公主伸手,执了女儿的手,那是细细的讲道。
“母亲放心,女儿都记在心上的。”
太子妃也是肯定的给了答案。
“东宫里的其余几个女眷,你瞧着,可全拿捏得住?”宁国公主又是小声问了话。
“嗯。”太子妃颔首。这是给了肯定的答案。
“如此便是好。”
宁国公主笑道:“这是一个好消息。只有一点,你可得记了心上,你是太子妃,是东宫的女主子。万万不可吃醋。如今你怀孕了,不可再与太子殿下同房,往后总要让人侍寝。这东宫里拿捏的住的话,你啊,还是得去争一个贤名。”
宁国公主这话,缓缓而讲。
这话太子妃一听,心头就是酸了。
怀孕了。
明明她是孕妇,却要做的事情是把夫君推出去,去主动的分享给别的女人。
这是人干事?
可太子妃知道的,母亲全为她好。
她是太子妃,是未来的一国之母,那么,贤名真的很重要的。
“母亲知道,你爱慕了太子。可女儿啊,你总得为你腹中的孩子考虑。”宁国公主伸手,指了太子妃小腹的位置。
这是提醒。
真是母女情深,才真正的提了要点。
做为皇家的儿媳,可没有硬气的资本。
特别是这皇家儿媳还是太子妃,贤名太重要不过了。
“我懂,全是母亲为我好。”
太子妃点点头。
“一时难过,我自然会想通的。母亲,您不必担忧女儿。”太子妃也是宽慰了母亲。
“我儿,得了多少,就要舍了多少。你啊,也是为难了。”宁国公主也是心疼女儿的。可这一条路不好走,却是女儿自己选的。
能如何?
跪着走,都得走完它。
“殿下很好,我又怀了殿下的子嗣,多得殿下的心疼。我知道的,我得到的够多。母亲为我考虑思谋良多。母亲,你必担忧女儿真是晕了头。”
太子妃到底知道了贤惠之名重要。
这是一块牌子,是她这一位东宫女主子必然需要的。
那么,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
哪怕为了腹中的孩子。
太子妃都会要求自个儿,需要做到了尽善尽美。
东宫。
这儿自然是一对母女情深了。
坤宁宫。
玉荣也是见了娘家的嫡母。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母亲,您快快请起。”玉荣走上前,亲自搀扶了耿武氏。
二人落座后。
宫人送了茶水点心。
然后,玉荣摆摆手,让侍候的宫人全退出去。
等殿中静下来。
耿武氏说道:“一直想求见了娘娘,一得了娘娘召见。老爷还专门与臣妇讲了些事儿。就是府上全担忧了娘娘在宫中为难。”
“东宫的太子妃怀孕一事儿。娘娘,您看……”
耿武氏的话到这儿,有点吞吞吐吐的。
玉荣听懂了。
这是耿府上在等了她的吩咐。
玉荣笑了。
“母亲,不必在意的。”
玉荣摆摆手。
“太子、太子妃感情好,早晚都会生下了嫡出的皇孙、皇孙女。”
玉荣的态度越是淡定。
耿武氏听了,越是着急。
“娘娘,太子妃一旦生下了嫡长孙,那可是万万不同的。”
耿武氏这话说的,语气有点儿急。
玉荣当然是听懂了。
玉荣笑道:“本宫懂得母亲的话中之忧。可这事情,本宫真不在意的。”
“母亲,本宫还是那句话,一切待贤哥儿能成事。其它的,真不必过于忧心。”当然,玉荣不会讲的,是东宫也罢,坤宁宫也罢。
皇帝盯得紧。
真是小动作太多了。
会出篓子的。
多做多错。
少做少错。
又或者说,应该是要么不动,一动必要给对方要命的一击。
要不然的话,打草惊蛇啊。
“……”
耿武氏听懂了皇后的意思。
哪怕有心再劝,可瞧了皇后的态度,也没法子劝。
“比起东宫的太子妃有孕。母亲,其时本宫更在意了,今个秋的逸哥儿六岁了。他这到了进上书房进学的年纪。”
玉荣笑着讲了小儿子的事情。
对于小儿子啊,这在膝下养大的孩子。
玉荣可是巴巴的疼爱了。
当然,也是这孩子惹人疼的。
“是啊,臣妇还没见到了五殿下。”
这时候,耿武氏也是反映过来。今个儿可没见着五皇子。
“那孩子去玩儿,这会子不在坤宁宫。若不然,定要他来给祖母请安。”玉荣笑着回了话。
对于一个爱玩的孩子。
玉荣挺宽仁的。
当然,也因为这是小儿子,对他一切都放松些。这养的方向都是朝着纨绔子弟的方向。只要这孩子将来不学会了。
皇家这点子养皇子的禄米,那还是不缺的。
“……”
耿武氏也是笑了。
在她的眼中,五皇子的性子不错,是一个爱笑的皇子。
“娘娘,五皇子爱玩儿,这是天性。天性活泼可爱,自然全是娘娘养得好。”耿武氏也是说了好话。
玉荣听了,心里舒坦的。
“今年得忙碌了逸哥儿去上书房的事情。来年大选,圣上也是讲了贤哥儿、礼哥儿到了指婚的年纪。这要添了两个儿媳,本宫可真的忙碌的紧。“
玉荣这是在实话。
她是每天的时间,可是非常忙碌的。
这不光忙碌了后宫的宫务,还要忙碌了皇帝那边的事情。
再加之,这儿子们的身边事儿,她也盯得紧。
到底皇家的皇子,这养着不容易。
一切都得当娘的盯紧了。
“听娘娘一讲,确实是一眨眼间,时间可真快。三殿下、四殿下是到了指婚的年纪。”
耿武氏也是反映过来。
来年三皇子是年满十四周岁的生辰,四皇子是年满十三周岁的生辰。
这指了婚,又不是马上成婚的。
何况,在这一个时代里。
民间的百姓,在这个年纪也得给孩子们订婚约了。
当然,也有成婚早的,十三、十四成婚的,还真有。
泛泛而言,还是这一个时代里,人均寿命太低。特别是民间的百姓,这若不早些成婚,就怕孩子没养大,自个儿都去了。
当然,民间的百姓寿命短。
富贵人家里,那寿命就未必了。毕竟,好吃好喝的养着,那肯定寿命就延长了。
说起来,人均寿命这事儿,它就是一个仁者见仁的事情。
“是啊,本宫可求了圣上。还盼着圣上给贤哥儿、礼哥儿指了名门淑女。”
玉荣笑着说了话。
她心中可是盼着,皇帝给指婚的。
至于让她自个儿指婚?不存在的。
因为,皇帝指婚的,皇帝才会更满意。
“娘娘,可要府上打探一二?”
耿武氏问道。
“大选时,肯定要府里多打探打探。提前听一些风声,也是可的。”
玉荣也给了态度。
这选了媳妇,哪怕不是玉荣指婚,可她也要知道了儿媳的人品性情如何。
如果真不好。
那给皇帝吹吹枕头风还有必要的。
毕竟,玉荣眼中,皇帝也不是不讲情面的。
真是吹了枕头风,又是为了儿子好。
皇帝也会考虑考虑的。
“嗯,此事府上一定重视。”
耿武氏表了态度。
这事情耿府真的重视了。毕竟,这可关乎了三皇子、四皇子的妻族。
这二人谈的愉快。
在皇宫的御花园里。
五皇子司马逸还在玩儿。他一个小孩子能玩什么?
自然是玩了放风筝。
这可是一个好玩儿的,说到底儿,这放风筝也是求一个乐子。
五皇子玩的愉快。
此时,来了一位客人。
说是巧遇,也可以说,是刻意。
武秀秀遇上了五皇子。
“臣女见过五殿下。”
武秀秀给五皇子福了礼。
放风筝,入得愉快的司马逸,一瞧着武家的表姐。
他就是嘻嘻笑了。
“武表姐,你也在御花园啊。可一起放风筝。”
五皇子司马逸提了一话。
“不打扰五殿下吗?”
武秀秀寻问道。
“不打扰,不打扰。放风筝,还是人多才好玩。这风筝少了,瞧着空落落的。”
五皇子司马逸乐得有人陪着一起玩。
武秀秀一听如此,也不拒绝了。
她有心,也是想讨好了五皇子。
至于说,这般会不会借机讨好了三皇子?
其时,武秀秀心中没底的。
这二人一起放了风筝。
侍候五皇子的宫人们,不管是嬷嬷,还是小太监们。这都心里有数儿。
宫里没糊涂人。
这一位武姑娘真正想讨好的人是谁?
大家有眼睛。
可拒绝?
那是主子们能决断的。
做为下人可不敢有什么决断。
于是,武秀秀这一个下午陪着五皇子放风筝,还是玩了一回。
她自个儿瞧着风筝,也是喜欢上了。
“武表姐喜欢风筝?”
五皇子瞧着武秀秀一直盯着风筝看得入了神,还是问了话。
“喜欢,瞧着它们飞了天下,一定看得更远。”
武秀秀笑着回了话。
“唉呀,那还是捏了咱们手心里。咱们可是提溜了风筝的,瞧瞧。”五皇子说了话,还是动一动手中的风筝线。
武秀秀愣了一下。
武秀秀想通了一些事情。
一时间,她的嘴角,也是轻轻浮了一抹的笑容。
“表姐,你笑起来挺好看的。”
五皇子说道。
“是吗?”
武秀秀呢喃了一句。
“五殿下,您这夸,可真是实心的。我听着心里受用的。”
武秀秀回的诚心。
就是这二人放了风筝时。
时辰慢慢过去。
在御花园中。
来来回回的,也是遇上了几回小嫔妃们。
可这些皇帝的嫔妃,真是有眼色的。
对于这五皇子也罢,武秀秀也罢,那肯定都不敢招惹。
于是,彼此见了礼。
然后,小嫔妃们都识趣的告退,不打扰了。
在四皇子司马礼下学后。
得了消息,来寻了五弟时,见到的就是五皇子跟武秀秀相谈甚欢的样子。
“臣女见过四殿下。”
武秀秀给四皇子司马礼福了礼。
“……”
司马礼只是摆摆手。
他身边的小太监自然会看了主子的手势,于是,笑说道:“武姑娘,我家殿下请起。”
武秀秀谢了话。
然后,起身时,她瞧了一眼四皇子。
“四哥。”
五皇子很开心的样子,还说道:“四哥,您来寻我的吗?”
“……”
司马礼点点头。
那态度很认真的。
可五皇子就是不怕这一位四哥的。因为,小孩子的直觉最准了,知道谁最疼他,任他撒欢了。
三哥训了话,五皇子知道害怕。
这哥哥会说教。
可四哥不同的,四哥不会说教了。
而且,四哥更多的时候,还跟他一起玩。这等玩友,哪怕是哥哥,也是相处的最好。
“……”
四皇子伸了手,牵一牵弟弟的。
然后,再指了坤宁宫的方向。
五皇子点点头,说道:“我懂,我懂,一定母后想我了。四哥,咱们一起回坤宁宫吧。”
“武表姐,我跟四哥要回坤宁宫。咱们下一回再一起放风筝。”
五皇子摆摆小手,还是挺热络的。
“……”
武秀秀立那儿,轻轻一福礼。
笑得温温柔柔,就跟一个玉塑的人儿一样。
四皇子仔细的打量了武秀秀一眼,然后,挪开了目光。
武秀秀是谁?
四皇子很熟悉的。
同样的,寿康宫的皇祖母一些打算,他更清楚了。
可这些都不是四皇子司马礼能计较的。
哪怕,他知道了,他的哑疾与武秀秀的亲姑姑有关。可那又如何?
过去的事情,他当然不会执着。
毕竟,那一位武嫔已经殁了。
人活着,得朝前看。
四皇子司马礼知道的,他有父皇、母后的疼爱。
还有三哥、五弟这等好兄弟。
便是太子呢,这一位兄长啊,最近的动作也是多有拉拢了他。
四皇子对于自己的定位也有心中有数的。
未来就一位自在些的皇子,可能还会受封一个王爵。
做一翻功业?
不存的。
四皇子还有自知之明的。
他一个哑疾之人,少做些事情,也不招了麻烦。
若是太上进。
反而碍了一些人的眼睛。
就像是他三哥啊。
越是上进,东宫的太子大哥越是看不顺眼。
正统十六年。
秋。
五皇子司马逸满了六周岁的生辰。
然后,他应该上学了。
坤宁宫。
司马逸在跟母后闹腾了。
“我不上学。我不要搬去了皇子所。母后,我头疼,真头疼。”
五皇子在闹腾。
总之,这娃就不是一个好学生的样子。
玉荣看着儿子的闹腾。
她一点儿也不在意的。
“真不想上学,去跟你父皇讲。你父皇同意了,母后也没有异议。”
玉荣笑着回了话。
她可是知道的,皇帝肯定不会同意的。
“……”
五皇子司马逸一下子哑火了。
不去上学。
真求了父皇跟前?
不会被父皇打板子吧。
五皇子还是知道的,她在母后这儿求了话。
母后不会计较。
求了父皇,父皇真打了,那也是白挨的。
“母后,您不是说,儿子是您的小棉袄吗?您真惹了儿子这么一个听话的小乖乖。”五皇子司马逸走到了玉荣的跟前,还是小撒娇的求了话。
小孩儿嘛,长得俊俏。
又会哄了话。真真讨了大人的喜爱。
玉荣笑道:“舍得舍得,没有不舍的。”
这当然是打趣的话。
这可是小儿子,哪有真不疼爱的。
可皇家的规距在这儿。
从来都是提前进学的,可没听说拖后腿的。
她可真不想自家的小五,那是开了一个先河。
这真不是一个好名声。
这小屁孩子,一看不学好。
压一压性子,去学一学,还是好事儿。
整天的贪玩。
嗯,别真成了只会吃喝玩乐的小纨绔。
哪怕玉荣一直说,儿子就是养成一个膏粱子弟也不怕。
有皇家兜底。
可到底还是盼着儿子学些本事。
皇子啊,在皇家的生存,那还是需要一定的智慧。
有时候,你不沾事儿,就怕别人设了坑。
至少,得会辩了哪些坑,不能入的。
这如何辩解?
自然就得学了知识嘛。
再是历练历练,摔打摔打,那就成了。
“母后,明明当年你叫人家小乖乖,现在小五就成了真讨厌。您就这般想把小五扔出坤宁宫吗?”
五皇子司马逸抬了头。
两眼亮晶晶的,那是跟小狗狗一样的,求母后爱抚。
“你啊。”
玉荣伸了手,满足了儿子。
那是在小屁孩子的小脑袋瓜子上,那是撸了一把。
“你去进学,也能跟你三哥、四哥一起。有哥哥们照顾,你怕什么?”
玉荣笑道:“还是伴读呢。多是同年纪的孩子,跟你一起上学。多好啊,多些玩伴。”
玉荣哄了小孩儿。
“放心,你学业不好。师傅也不会罚你的,母后会跟你父皇求一求情,总之,你慢慢学,一定会发现进学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
玉荣这真真哄小孩子。
毕竟,进学了。
师傅肯定不会罚了皇子。
天家的皇子精贵。
要罚,也得皇帝、皇后罚。
至于教学的师傅们。
皇子学不好,那是罚伴读的。
只不过,皇子嘛,小孩子都要脸的。
真伴读被罚了,那是很打了体面的。
而事实上,活了皇家的主子们。哪一个都明白的,人活着,活就是一张脸。
脸没了,活着就是被欺负的命。
“好吧。”
五皇子点了头。
“听母后你这般一讲,好像挺好玩的。那我去试试。”
五皇子司马逸是改了口。
“行啊,你可同意了。试试就试试。”
玉荣再撸了小儿子的狗头一把。
她心情甚好的。
把这小屁孩子哄去了皇子所,自有贤哥儿、礼哥儿督促了。
玉荣的教导儿子一事。
也算是轻松点。
这等年纪的孩子,又跟他的哥哥不一样。
这一个爱玩的,也是一个爱闹的。
总之,讨喜时,真真跟天使一样。闹腾时,那一个劲头儿,玉荣脑仁疼。
总归,玉荣觉得小屁孩子闹腾时,那跟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的。
她早想打包去皇子所。
这真不是亲娘不爱娃。
这是美名其曰,雏鹰展翅,飞了温暖的小窝,去搏了他的一片天空。
在玉荣哄了小儿子,哄去了皇子所。
当然,玉荣不光哄了小儿子。两个大儿子这边,也要哄一哄。
于是,司马贤、司马礼就得了亲娘一天三问候。
那是好礼不断。
就差点让司马贤、司马礼误会了。
坤宁宫。
玉荣瞧着一溜儿来请安的。
她是笑了。
“儿臣给母后请安。”
兄弟仨一起请安。
那姿态一样,看着挺有范儿。玉荣瞧着欢喜。瞧瞧,她家的三颗小葱啊,真是跟小树溜溜儿一样的,这是长大了。
都快到收获的时节。
毕竟,来年贤哥儿、礼哥儿可以指婚了。
“好,快起来吧。”
玉荣摆摆手,让三个儿子不必多礼。
“坐。”
玉荣笑着说道:“看来去进学的好。瞧瞧逸哥儿,得了贤哥儿、礼哥儿你们的照顾。这真真是学好了。”
“母后,小五以前也很好。”
司马逸一开口就露了馅儿。
司马贤就是挪了视线,看了五弟一眼。
在亲哥的视线中,司马逸赶紧的陪了一个笑容。
这一位哥,真是他亲哥,跟唐僧一样的碎碎念。
比母后都啰嗦。
司马逸觉得脑仁疼。所以,他怕了他三哥。
想想,司马逸都觉得,还是四哥好。
“哈哈哈……”
玉荣捂嘴笑了。
“好,这总是有人治了这一个小猴子。”
玉荣伸手,虚点了一下。那是虚点的方向,自然就是小儿子的额头。
就是母子四人聊了话时。
宫人来禀了话,晚膳妥当了。
于是,移了步。
母子四人一起用了晚膳。
待膳罢后。
哥仨自然一起告退了。
他们毕竟还有课业,还要回了皇子所温习一下功课的。
玉荣也不留了三孩子。
天天见,不想念。
只要孩子学好,这当娘的欣慰嘛。
就是三个孩子告退离开,一起回了皇子所。
玉荣这一边就得了宫人的禀话。
“娘娘,东宫来人禀了消息,太子妃要生了。”
宫人恭敬的禀了话。
“哦。”
玉荣点点头。
这消息真是够劲儿的。
“太子妃要生了,这可得关注了。”
玉荣也表明了态度。
当然,东宫不在皇帝的后宫。
这时候,已经不早了。玉荣去,是不可能去的。
她跟太子都要避闲的。
当然,应该吩咐的,玉荣不会漏的。
不外乎差人去太医院,去传了消息。
当然,皇帝那儿嘛,就得确认了消息。得知道了太子妃生的是男是女,这才好报喜讯。
嗯,寿康宫也一样。
其时,玉荣更清楚。
她这得了消息。
皇帝那儿,皇太后那儿肯定也得了消息。
东宫。
太子妃生产。
太子在外面候着。
东宫的四位女眷,也是一起在外面候着。
这时候,太子坐了椅子上,那是面上冷静。
心中一点儿也不冷静的。
这是他头一个孩子。
这第一回当爹是万万不同的,那一种浓烈的情绪,只在第一个孩子出生时才会有的。
同时太子也是在意了,太子妃的这一胎究竟是男是女?
莫说太子在意。
宫里宫外,朝堂上下,哪有人不在意的。
毕竟,这若是男胎,可就是嫡长孙。
这能册立为皇太孙的存在。
当然,太子这会子脑中思绪万千。
他是抿了唇,还是坐在椅子上,那是自个儿思量。
四位东宫的女眷,就是立了旁边候着。
两位奉仪一直是东宫的透明人。这两人也清楚,她们是宫婢出身,身份太低了。能得一个奉仪的位置,就是天幸。
毕竟,更多的皇子教引宫女,可能都是一直没名没份的。然后,汲汲无名的,任人不知。
现在这二人好歹是有了正紧的身份。
要说起来,两位奉仪不敢盼了太子的宠爱。
她们没家世背景,这是不敢招惹了太子妃,以及两位良娣的。
这二人就盼着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
连子嗣,这二人都不敢多盼了。
因为,没得太子的宠爱。
这太子不来,她们自然没有子嗣的盼头。
真怀上了,才是宫廷里的大事。
至于两个奉仪一直当了鹌鹑。
那是一直没出头。
两个良娣,可就不同。
当初的大选,二人也是太子妃的有力人选。
一朝大选。
结果不同。
长乐县主成了太子妃。
这二人成了良娣。
良娣,这名份上就差了。
陈良娣在此时面上淡然。可她握紧了的手,藏在了袖中。还是表明了她的心中,那是情绪很激动的。
陈良娣出身一品大员的陈次辅府上。
她是嫡孙女。
她这等出身。
当初家族是期盼良多的。
毕竟,陈次辅这等人支持太子,也占用一个大义的名份。
东宫,储君,国本,这就是大义。
陈良娣入了东宫,她跟安良娣一样的比太子妃早。
太子妃这都要生了,她还没有消息。
要说,陈良娣不怀疑了太子妃?
那是假的。
可陈良娣的母亲进宫了。
也是透露了消息。
太医院那边有信得过的太医。
这到东宫汇诊过。
平安脉请了。
结果让陈良娣的情绪复杂。
失望的,是没抓着太子妃的痛脚。她的身体倍儿棒,真真是一块好肥地。
只要撒了种子,就能生根发芽。
可实际上呢。
这也是让陈良娣松一口气。
好歹她身体健康,许就是子女缘分欠了些。求一求送子娘娘,一定能快些求了子女缘分。
至于旁的?
陈良娣得了家族里的长辈们期盼。
盼的什么?
自然是赶紧怀了一胎。
她的母亲进宫,也是讲了此事。
可以说,陈良娣在生育一事上,压力颇大的。
不光是家族,也是为了自己,她也是盼着生了东宫太子的子嗣。
陈良娣有压力。
那么,安良娣也一样。
永安侯府的嫡长女。
这身份显赫。
可到底她的家族中,已经没甚的得力支柱。
只她父亲在朝中勉力的支持。
至于兄弟一辈儿。
安良娣更清楚了。都是些膏粱子娣。若有本事,何苦掺何了皇家的混水。
要知道,站了东宫的立场。
这跟坤宁宫就不对付了。
可永安侯府没得选。
入宫前,安良娣就得了父亲、母亲的暗示。
她的兄弟没能耐。
嫡亲的哥哥,一母同胞所出的。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这能靠得住吗?
至于庶出的弟弟们?
有她母亲的手段压着,真没一个出彩的,全是养成了废物点心。
这里面的门道。
可是很深的。
侯门大院里。
宅斗的利害。
如果哥哥不胜出,安良娣的母亲一辈子靠谁?
反客为主的事情。
又不是没发生过。
所以,安良娣哪怕为了孝悌。
她都不可能,跟她的父亲讲了,她母亲故意的把庶弟们养成废物点心。
至少,这比起某些把持了后宅的主母。
安良娣知道的,她母亲的手段,算是软和的。只是软刀子杀人。
这男子不争气。
就只能靠了家中的女儿。
安良娣入宫。
她靠听就是身份,靠着家世背景。
那么,安良娣也有压力的。
跟陈良娣一样的,她也盼着怀了身孕。可跟陈良娣不同的,安良娣知道她为何没怀上。
只是这法子真损。
那是做的阳谋。
安良娣怀疑的便是太子知否?又或是太子也求的一个嫡长子。
所以,太子默许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9-1723:37:59~2020-09-1823:55: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红豆沙小元元20瓶;玉烟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