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穿越考科举> 分卷阅读377

分卷阅读377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孔子对此评价:“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意思是,鸟都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位置,人为什么不知道的。
    此话自然是“尊尊”的意思,再次强调尊卑之分。
    后面继续讲《诗经》中夸周文王,说他为人光明磊落,光明正大。
    接着,便是考题,为人君那些话。
    总的看下来。
    几乎从哪个方向解读都可以。
    最开始,就讲尊尊,从人就该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合适的事,再到讲君臣父子应该怎么做。
    这是从小的方面解读。
    而从大方面来看,此章在解释大学开篇的“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所要做的。
    《朱子类语》也对此章有过看法,朱子讲:“至善一章,功夫都在切磋琢磨上。”
    总之解释之后,非常赞同这一章的内容,说这是精益求精,非常精密了。
    孔子强调了尊尊,朱子讲此章极为精密。
    故而此句基调已定。
    但不好定夺的是,前面讲君臣父子已经怎么做。
    考题偏偏把君父的要求删了,只保留了臣子跟孩子的要求准则。
    所以要如何答?
    这又要想到另一个方面,《孝经》。
    纪元自然学过孝经,也考过孝经。
    当时讲,孝经名字带着孝字,但整篇内容看似是在写孝道,实际在写忠君。
    这便能用到此处。
    纪元作为一个无情的答题机器,此刻难得不想动笔。
    因为这题目太双标了,也太让人不爽了。
    这就跟断章取义一样。
    明明人家原文对君臣父子都有要求。
    比如论语里的,父母在,不远游。
    很多人会拿这句话来约束孩子,但很多人之后才知道,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
    把后者去掉,就像是告诉对方,你不能出门。
    把后者加上,又变成,你不能随便出门,要有目标再说。
    而这四书第一题,差不多也是此等做法。
    只强调臣子跟儿子的顺从。
    却不强调君父的职责。
    纪元垂眼。
    他有更好答题方向,可此刻却想故意“叛逆”了。
    纪元颇带了些恶趣味,答道:“止于至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方窥得一二。”
    直接从大方面说,此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止于至善。
    他根本不从小方面解释,干脆把整章意思单拎出来,这个章节的意思,就是让人追求更高的境界,达到一个完美的世界。
    想要到达,必须细细琢磨,仔细观察,认真研究,最后才能看出几分。
    开篇写完之后,纪元又道:“敦仁守义,而协和人自致者,一人如是也,众人亦如是也。”①
    意思是,敦厚,仁爱,正义,在和谐的社会中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大家都这么做,那就可以了吧。
    重点来了,怎么才能做到呢?
    纪元继续答:“而要非去利也,不能怀仁义以有此也?”
    “惟去利,而斗胜攻取值不作。”②
    要怎么做到?
    不去掉功利的心,能做到吗?
    不能,必须要去掉功利之心,这样才能达到目标。
    后面的就更好写了。
    先围绕去利,再把《孟子》里悦与利给扯出来。
    孟子的告子章,写了为人臣不能怀利事君,不能因为利益而侍奉君主,再用孟子给自己做背书,全文的脉络就出来了。
    大概是,想要达到至善,就不能功利。
    这么看,此文章一点毛病都没有,甚至还把忠君的程度给提高了。
    但是需要结合考题来看。
    出题人自己就把此章截了最有利的,把君父的要求全给去掉,难道不功利吗?
    纪元写完,心道,出题人要是能看出来,那他也算没白写,但会试肯定完蛋了。
    如果没看出来,反而赞扬他,那他的讽刺岂不是给瞎子看。
    好难,一时之间,不知道希不希望对方看到。
    算了,该看还是看吧。
    他少见加了情绪做文章,对方没看出来,他觉得很可惜啊!
    至于会试?
    纪元心道,他接下来的考试,估计要放飞一下了。
    怎么放飞?
    还是先看看第二题的题目吧。
    第94章
    第94章
    第二题,出自孟子。
    文王视民如伤。
    周文王对待百姓,就像对待伤患一样耐心细致。
    这章的上下文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孟子举了很多例子。
    要学禹,汤,文王,武王等等。
    总之是说,为君之道,应该学之前的国君。
    为什么一定要学之前的人?
    纪元直接答:“心存乎民与道足以。”
    只要心里装着百姓跟道义,那就够了!
    “观夫康功用既,而微懿之美,爱著柔恭。道之在躬者,不既盛乎?”①
    看着田地道路修缮整齐,以后以此为定例就很好啊。
    安抚百姓并不懈怠,这不就是圣道在身上了吗。
    后面也讲,既要学文王,也要学先贤,之后又说只要善待百姓,对百姓之心不变,那就可以比肩文王。
    如果是“信而好古”的酸儒看到纪元这篇文章,基本可以直接对骂了。
    第三题,也就是《四书》的最后一题,出自《论语》。
    题目为:“事君能致。”
    此题不在纪元的押题之中,但也是这题让他对头一题有了想翻白眼的冲动。
    事君能致,之前也说过,孔子信奉的道理。
    大意是,为了侍奉君主,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
    纪元通看了所有题目,才对头一题有了无语的情绪。
    反正前两题都那么答了,第三题不放飞自己,都亏了。
    当然了,直白的骂战肯定不合适。
    纪元虽然全家只有自己,但还不想直接投胎。
    所以头一句为:“人臣以身而效之君,可以观尽伦也。”②
    就是说,臣子能为皇上去死,是尽了人伦之道。
    后世人一讲人伦,以为是亲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君臣,也是人伦之一。
    此句是孔子的门徒之一子夏说的。
    纪元顺着夸赞子夏,但笔锋再一转,变为:“一身之进退不恤也,而有益于君者,既奉身以赴之焉。”③
    臣子不管自己的升迁,也要关心国家的安危,就算死了也可以。
    后面又说,作为臣子跟国君讨论国事,那也是自己的职责,为此死了也无憾。
    由原本的忠君,改为了忠国。
    有错吗?
    自然没错。
    不过跟出题者想听的马屁,差了十万八千里。
    纪元的四书三题写完,这才感觉到腹中饥饿。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终极火力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不明不清 被逼入赘,我种田崛起横扫天下 猛龙下山,我有九位绝美嫂子 精灵: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玄幻:开局投资气运之子 裂天空骑 全球进入数据化 我就是超级警察 帝皇的告死天使 盖世双谐 戚家军演义 我打造了异常控制局 离婚后,做起两界倒爷 惊涛落日 惨死重生后,和亲公主提刀斩全族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