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财团> 第四十一章 新阳旬报(中)

第四十一章 新阳旬报(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五日之后的早晨,在新阳县各个乡镇上的工商钱庄里,在新阳车马行各个网点前都出现了一份叫做《新阳旬报》的东西,他们管这个叫报纸。
    而在县城,沿街有多个孩童拿着报纸叫卖:“卖报卖报,两文钱一份……”
    老百姓很好奇,对这个新出来的,叫做“报纸”的东西都忍不住问道:“这个报纸有啥用处?”
    这些孩童虽是临时找来的,但也简单培训,并且叮嘱过,每卖出十份报纸,他们能得一文钱。
    所以这些孩童卖起报纸来都很起劲,对过往来询问的人说道:“报纸是用来看的,你看这……”孩童拿起报纸,指着最大的几个字说道:“秋收将至,知县大人叮嘱要做好秋收准备。”
    “都说了什么?”
    “大叔自可买回去自己看。”孩童笑道。
    “我可看不懂这个。”
    “看得懂……大白话写的,只要识字就能看得明白。”
    “只要两文钱?还有什么内容?”
    “是的,只要两文……大叔若是喜欢话本,这报纸还出了新的话本,之前从未有过的,大叔可以看一看。”
    这可让买报的起了兴致,他平日里最爱话本,茶馆酒楼也是常客,多是为了听书。但多少年来,许多故事都听腻了,这几年新出的话本又没啥吸引力,说书人也不没怎么说过。
    听说有报纸上有新的话本,他当即没犹豫,给了孩童两文钱说道:“拿来我看看。”
    “好嘞。”报童给了他一份报纸,翻到话本一页说道:“看,这就是新出的《济公全传》。”
    中年人拿过来一看,定眼观瞧:
    第一回李节度拜佛求子,真罗汉降世投胎
    话说大宋南渡以来,建都临安……
    中年人最爱话本,这一部《济公全传》乃是他从来没看过的,民间虽有道济和尚的传说,但多在江南一带,中原腹地少有耳闻,他自是不知。
    在后世,济公的故事在民间的影响力也很大,各种影视剧的版本很多,而且不似四大名著一样是单一题材,济公的故事里有神魔斗法、长枪袍带、公案短打等多种题材,几乎囊括了现有的题材,可以说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中年人一看就收不住,拿着报纸站在街中间就看了起来,等一篇终了,意犹未尽,想问报童,却见许多人围着报童问道:“给我来一份。”
    “我也要……”
    “给我给我……”
    这让没见过阵仗的报童吓得哭了起来,边哭边说道:“我……这里的二十份……已经卖完……”
    “那什么地方还有?”
    “我……不知道……”
    正在乱糟糟之际,忽听的有人喊道:“这边也有……”
    呼啦吵,众人又都顺着声音跑过去买报纸了,留下那报童不知所措。
    “小哥,我看这报纸叫做《新阳旬报》,是否是十天出一版?”中年人见报童身边没人,就来到他身边问道。
    “……是的,要十天后才有新的报纸出来。”
    “那报纸上是否还会有《济公全传》?”
    “我……我……不清楚。”
    中年人有些怅然若失,要十天后才有新的报纸出来,还不一定有这个济公全传……
    而在乡间,更是因为报纸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躁动,原因就在本版的头条上的那篇文章《秋收将至,知县大人叮嘱要做好秋收准备》。
    别看标题很直白,让拿到报纸的乡绅嗤之以鼻,不过乡间有那些个识字的对此却是心思活动起来。
    每年秋收,对朝廷和百姓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近些年风调雨顺,加上中原大地土地肥沃,百姓收成很好,少有出现强征暴敛的现象,但是因为收成好,中间倒是肥了本地的乡绅和胥吏。
    太祖初年定下了上、中、下三等县,收税标准并不一致,但每个县,每年的赋税定额则是固定下来,后来大明中兴,或有调整,但依旧是为每个县设有定额。
    而且沿袭了太祖的定制,年景不好或可少收,但不可多收,赋税超过定额还要受到责罚,这是朝廷为了防止官员为了业绩而对百姓加大剥削做出的限制。
    作为现代人对此看来或许太过死板,但在这个时代也不失为一个为百姓着想的好方法。
    但在收成好的年景,掌握着本县土地的乡绅们则可以损公肥私,收成好不止是租子要多交,县里分派下来的粮税也会让百姓多交出来。
    只要不是太过,老百姓能有生活下去,加上乡绅和胥吏勾结,从中欺上瞒下,多收上来的赋税都进了这些人的腰包。
    新阳县知县****书,乃是元庆七年的新科进士,在京城政务堂学习三年之后,外放到新阳县任知县。其人正值而立之年,雄心勃勃的想要做一番事业。但是来到地方,却感觉到束手束脚,处处受制。
    知县俗称百里候,在以人治的社会里,知县的权利在其辖县可以说能无限延伸,哪怕他颁布一条法令说不许百姓放屁都可以!
    不过这都是表面上的光环,真正能够完全掌控地方的知县在现在来说几乎没有,原因就在乡绅和胥吏相互之间牵连甚深,势力盘根错节,知县的命令都是通过他们才可传达全县。知县一任七年,而本地的势力却是扎根于此,所谓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说的就是这个。
    正常的情况下,知县和本地官绅都能达到微妙的平衡,知县稳稳当当的做着县太爷即可,不需要操劳一般的“俗事”,有点类似朝廷中枢。
    来到地方上,宋知县才晓得当今圣上为何总是会对朝廷政务指手画脚,当年他在京城时还曾非议过。
    同他一样,当今皇帝李厚也是三十来岁,正是年富力强、大有作为的时候,必不肯为朝臣所摆布,成一尊泥塑的庙像。
    而今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被人限制的滋味也让宋知县体会到了。
    初来此地,宋知县不甘心受制,和本地势力有过交锋,但并未落的好处,甚至第一年的考评上,官声上还有些负面消息,落得个差评。
    其家族着急派来一位富有经验的师爷过来鼎助,得其指点,宋知县暂时偃旗息鼓,按耐住心思,第二年的考评得了个上!
    有作为时考评却只是个下,没作为时,考评却是上!原因就在于本地舆论尽操于乡绅之手。
    宋知县却不甘心如此,却也没有再硬碰硬,而是耐心的等待机会,等来等去,却等来了陆骏!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霍格沃兹的渡鸦使者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宦海官途 大道之上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人在截教写日记,通天被玩坏了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超级神王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神龙诀之九龙剑诀 唯一纯白的茉莉花[快穿] 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 我在西游做神仙 今生今世 相亲失败后,富婆试图走进我心房 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绝世帝女:疯批帝尊掌心宝 长生火影,每天增加一卡查克拉 重生就是这个样子的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