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什么叫做便宜了别人?!
李重这话说得,当时便将在场的村民全部得罪了。
有人当即就不高兴地开口,“李重,这话就是你的不对了,什么叫做便宜了外人,我们都是自家村子里的人。”
“就是,什么外人自己人的,我们可都是李姓人,说起来还是同一个祖先的,这都算外人,那什么才算是自己人。”
“要我说啊,先前长生说的没错,既然那陷阱不属于谁,那么猎到的猎物,自然是谁捡到了就是谁的。”
“是啊是啊!”
“李重你也别不要脸,欺负人家小孩子!”
“文天,你刚刚听到你长生哥说的话了么,让你带我们去认认这陷阱的位置。”
这是要被村子里的人群起而攻之啊!
苏闲暗自笑了起来。
李重这样不要脸的人,到了嘴里的东西,自然是不会吐出来的,但是让他们咬牙忍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重生之后,苏闲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
如此一来,便是讨好了村里的叔叔伯伯,也让李重得不到半点好处!
李重又气又急,可却也是说不出半句反驳的话来,都怪李长生这小子,竟敢破罐子摔碎,要将那陷阱的位置告诉全村的人!
可是他又不敢一个人和整个村子的人理论啊!
“阿闲,这事情我们在好好商量商量吧!”
“不用再商量了。”李长生见苏闲脸上带着笑意,嘴角微微勾了勾,伸手摸了摸她细软的头发。
“可是要是村里的人都去那里捡东西,你们以后吃什么啊?!”李重的脸皱成一直老苦瓜。
“我年纪虽小,但是也知道言出必行这句话,这事情就这么办。”
“至于我们以后的日子,那就不劳叔叔费心了。”
李长生转头对李文天道,“文天,你带几个人过去吧。”
苏闲由着李长生拉着自己的手往外走,对着李文天调皮地一笑,“文天哥,早去早回啊!”
“好!”李文天这会儿心头总算是痛快了。
虽然以后古旧都不能再去捡猎物了,但是也没便宜了李重家这些王八羔子!
“等等——长生,阿闲......”
李重夫妇见李长生拉着苏闲就走,当下就像上去将他们追回来,可是立马就被先前围观的人拦了住。
各种借口都上来了。
“老重哥,咱们多年都没有在一起喝俩盏了,来来,我请你!”
“李重,你昨天借了我们家的背篓在哪,对,背篓,我们家要用了,现在拿来还我们.....”
“重老弟.....”
总而言之,这夫妇二人被这一群人七手八脚地拦在了门口,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眼睁睁地看着李长生和苏闲消失在门口。
李重恨得险些咬碎了牙齿!
好小子!
苏闲跟着李长生回到了家里,脸上满满的都是笑意。
“哈哈,长生哥,你不知道刚刚重叔的那张脸啊,简直是难看极了!”
“哼!谁让他打我们的主意的,这样的人,就该好好惩治惩治!”
“不过我琢磨着,这一下子是将他彻底的得罪了,这以后得小心一些,莫要让他们欺负了。”
说罢,她伸手扯了扯他的袖子,“长生哥哥,那以后我们就不去打猎了吧。”
李长生用她专用的竹杯子给她倒了一些温水,看着她喝下了,这才道,“去还是要去的,不过你放心,我估计着不会像以前那样天天去。”
“那文天哥还去么?!”她又问。
“我要是去了,就顺便将他带上就是了,你放心,他对你好,我总不能让他太吃亏了。”
苏闲咧开嘴笑了起来,“那就好!”
李文天按照李长生的吩咐,告诉了村里的人那几个陷阱的位置,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便有人搭了队进山去,果然捡到了两只肥肥的兔子和一只山鸡。
这消息一传开,当时村里的人都沸腾了起来,心想着,自己要是去了,是不是也能捡到一个猎物。
于是.....别说是早上了,连中午晚上都有人去溜达一圈。
李重虽然能天天早上爬起来,但是那些比他更早的人也有,能捡到东西的次数少之又少,故此,气得恨不得提刀去砍人。
可是砍人自然是不行的,这一口气,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这一气之下,竟然气病了。
不过说起来也是奇怪,那掉进陷阱的猎物,也是一日比一日少了,等约莫过了十天,天空飘了雪花的时候,竟然是半点猎物都没有了。
村里的人得了一些甜头,这一下子又没了,心里有些失落,于是便寻了里正去问李长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长生自然是如实相告。
“这做陷阱么,自然是不能一直固定在一个地方,山里的动物虽然没有人这样的聪明,但是也知晓危险。”
“这去的人多了,陷阱边上都是踩踏凌乱的脚印,这动物自然是不敢再来了。”
“而且如今还下了雪,这雪一下,先前做陷阱那地有了积雪覆盖,这个冬天,估计也不会在猎到猎物了。”
“还请里正伯伯转告诸位乡亲,这冬天寒冷,就不要往山里去了。”
说罢他双手一拱,行了一个礼。
里正连忙扶住了他的手,“长生客气了,这件事情,我自然会好好转告他们的。”
里正将事情问清楚了,然后又喝了一盏茶,问了一下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这会儿李文河和李文天都在屋子里,李文天拿着劈刀帮忙劈竹片子,李文河坐在火堆边上编制竹椅子。
火苗乎乎地照亮着屋子,温暖又明亮。
“挺好的。”苏闲很高兴,“原先家里柴火少,我心里还着急着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好在家里还有点钱,便想村里叔叔婶婶家里买了一些,今年的冬天,倒是不愁了。”
李家村的村民都是靠种地为生,土地贫瘠没有什么好收入的,所以许多人都喜欢上山弄一些柴火,等到了冬天便背到集市上去卖,三文钱一捆,也好为家里添些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