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怎么说呢?列祖列宗确有先见之明,那历代先王,多是注重民生、军力发展,把大商王朝,治理的井井有条!可以说是在原有基础上,为后代子孙扫平诸侯,实现统一,打下了极其雄厚的物质基础。但,那些代大商人王,毕竟是站在凡人角度,去考虑问题,呕心沥血,一代又一代积累下来,那点家底,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这也是姜子牙料定,此时出兵,对大周有利的原因,大商诸位先王,也不可能提前预料,骤然八百诸侯,反了‘大半’,甚至还有仙人,强大势力,背后推手?他们那些年,尽自己所能,使国力发展,按照眼下的实力,如果正常出兵,逐步蚕食,用个几十年,消化诸侯城池,然后,再出兵别的诸侯,平定秩序,还是极有可能的。
但,现在不一样,正逢神仙杀劫,很多诸侯,背后都有‘后台’,而且,被姜子牙蛊惑,突然间,全都附逆。
五年,虽然大破三路诸侯联军,可大商也有些喘不过气?
所以,商纣决定,招降东伯侯,先让东边的诸侯,彻底‘稳定下来’,有姜桓楚尽心竭力,尽快恢复生产,并且,把那些诸侯残兵,收拢一处,打散重组,形成新的军团。
这般下来,也可以给决战大周的锐士,以减轻压力?
要不然,连年苦战,没有歇气休养生息,武器、战甲、粮食供应,全靠府库储存,加上大商王朝本土生产的那些,便有点不够,一旦大后方补给,出现了不够,前方‘锐士’,便要过苦日子,后力不足,军心一乱,定被人‘有机可乘’,那个时候或许最担心的圣人,还没出手,大商王朝,自己就分崩离析了。而只要东二百诸侯封地,那些城池,那些庶民,安定下来,真心降服,局面便会‘大大缓解’,天下诸侯八百余,东边占了四分之一呢。
“圣上,姜桓楚的妻儿,已抵朝歌,该如何安置?是否要让姜王后,和其母亲、兄长、弟弟见面。”比干来禀报。
“可以让他们一家,在姜王后寝宫团聚,另外,准许他们和姜桓楚,有书信往来,派专门的人传送。”商纣王。
“圣上仁慈,姜桓楚定必感恩,万死以报。”比干叫道。
紧接着,他似乎突然想起来什么,说道:“闻太师,班师回朝,速度很快,大约半个月左右,大军就能返回兵营。”
“很好,知会文武大臣,闻太师回朝,列队出迎,朕便站在宫墙之上,以表重视。然后,全军驻扎骊山休整。
闻太师回朝,可以统兵的,坐镇朝歌!”商纣寡淡道。
“是,圣上!”这个决定!
也没什么不妥,比干应声。
“好了,眼下多事之秋,和姜子牙这一战,定天下归属,关系到我成汤存亡,宗室那边,有劳王叔了。”商纣。
帝王心术,御下之道,需得张弛有度,恩威并施。
好比对待比干,私下里,商纣都是当作亲叔叔说话,而在朝堂上边,也多有倚重,可,暗地里的疑心,也有。
“圣上,比干也是成汤子孙,宗室那些人,有些老古董,拎不清的,臣去对付他们,只是,殷弘、殷姣不在朝,并无别的子嗣,那些旁支的老家伙,不免有心思,尤其‘国难当头’,部分人上蹿下跳,也是有的。”比干说道。
宗室王族的力量,不容小觑,那些人,都是天皇贵胄。
现在风雨飘摇,大商站在风口浪尖,商纣本人,也颇受‘争议’,少不得有些旁支,酝酿不臣之心,这很正常。
“王叔的意思是?!”
商纣眼神略微凉薄,仍然淡淡问。
“殷弘、殷姣,一时半会不能回来,圣上可否,让后妃诞下子嗣,即便不立为储君,那也让宗室没话说。”比干。
商纣摇了摇头,寡淡道:“那样一来,姜桓楚说不定有什么想法,难保不会消极懈怠,甚至,想办法再攻朝歌。
再说,宗室虽有力量,可,大国之本,根在庶民”
“这?圣上考虑的是,臣,保宗室无忧。”比干承诺。
“朕自然是相信王叔的。”
商纣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
片刻,打发了比干,他目光闪烁,眼神更加寒凉。
就这样,姜子牙大军,都快打过来了,朝歌貌似仍‘风平浪静’,宗室非议,比干一力承担,毕竟,他也是成汤‘子孙’,而且是当朝亚相,手握权柄,也只有他这个身份,才能抗住成汤分支,血脉亲族的压力,使其安分守己。
而文武百官,以商容为首,下边诸多能臣,忙碌奔走。
他们的主要工作,一者,筹措粮草、辎重,不断打造战车,源源不断,朝西边这条战线,各个关隘,要塞送去。二者,便是选拔人才,输送至东、南、北,诸侯的封地。那些地盘,那些城池,刚打下来不久,虽有驻军,但,没有人去治理,时间一久,难保不生乱子,至于那些个‘人才’,从何而来?一方面,大商多年储备,另一方面,把王朝境内,久在中枢,老成持重的官员,都派过去。
让他们去诸侯的封地,城池,作工作,也是封疆大吏。
然后,再把表现不错的下属,提拔起来,进行擢升。
这样,大商王朝本身不会乱套,因为,原本诸地‘城主’要员,身边肯定有副手,甚至后代,素日里,那些‘副手’,对于城池的治理,方方面面,都比较熟悉的,只是,上司没什么问题,坐得稳,他们自是没机会晋升!现在,商容把原来的城主,调拨到外边,成了封疆大吏,下边的副将,甚至是有些年轻人,提拔上来,那些人自然要好好表现,他们本身就有能力,晋升后,感恩戴德。
至于被调出去的封疆大吏,这个也很重要,基本上不会‘背叛’,因为,那些官员的根基,都在大商王朝,去则‘孤身一人’赴任,家族、亲朋,后代子孙,多留在了朝歌,所以,让那些人背叛大商王朝,是非常难的,除非妻儿老小,全都不活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办法。
另外,还不够的话,那些调出去的封疆大吏,也都是有‘经验’的,比较能知人善任,到了诸侯城池,自然能根据当地民情,选拔出来助手,辅佐自己,慢慢梳理。
反正闻太师留下了大商锐士,那些虎贲,眼睛瞪得溜圆,随时待命,只要有人搞破坏,暗杀,肯定第一时间剿灭。
所以,封疆大吏过去,便是绞尽脑汁,安心治理地方。
如此这种种举措,大商王朝本土,并没有乱,因为,五年战争,并没有波及内陆,前线锐士损失惨重,却胜了。
而败者诸侯,城池、疆土,被大商,缓缓地消化着。
短时间内,还没有效果,但,这些事情,必须要做。
“治大国,如烹小鲜!”
商纣,似乎突然有所领悟。
‘昂’冥冥然!
无形之中,他隐约感应到云海。
气运滔滔,是社稷根本,江山永固的另外一种体现。
原本,这个气运,是被圣人镇住,对人王没有用处。
然,商纣对帝王的‘道’,有了深刻领悟,虽然仍是没有得到气运加持!
但,对于云海,确实有了一种,联系。
‘哗哗,轰,嗡’似乎随便一个心意转化,就能把自己的思维,变成气运!
此时云海被镇着,崆峒印封印,啵,商纣也忽然觉得,心口压了一座大山,像被扼住喉咙。
呼!这种滋味,肯定不好受就是了,商纣脸色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