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日日重复的生活过的很快,往往身在其中的人还没缓过神来,一年已经结束。高三的学生就是如此,每天埋首在模拟考、改随堂测、周考、月考中,上课下课午休自习谈的都是错题、正确率、公式、听力,日复一日,等到某天回神时,才发现日历早就倏忽一下向后滑了大半年,不知其他人的时间进度是否也和自己一样这么奇怪,还是只有自己生活在另一个时间维度里?
高考前两周,各人的准考证终于发下来,同时确定的还有每人的具体考点和考场。准考证像是在一片静水中突然投入一块金属钠,瞬间产生的剧烈燃烧还伴随着噼啪作响。
教室里,大家都在互相询问考场。
“你在哪儿考?”
“呀,我在11中。”
“喔噻,咱俩都在翠微中。”
“诶,高强呢?谁知道高强在哪儿考”
教室里的声音逐渐升高,由起初的喁喁切切,发展到交头接耳,再后来发现开始听不清对方的说话声,于是提高分贝企图压倒旁人声音,这样你压我、我压他,终于发展到高声疾呼,吵嚷如菜市场。一屋子人像被触到了兴奋点,久久不能平复。
准考证带来的刺激很快过去,高考日转瞬即至。晏清、杜彦脩和许熠朗分散在了不同的考点,连顺路都不顺,只能各自赴考场。
盛夏的太阳热情到过头地散发着光热,刺目的白光照在每一处都反射出更多刺眼的光线,玻璃,树叶,沥青路面,洒水车洒在半空中尚未落地的水珠,甚至人的皮肤。形形色色的树也都显得无精打采,树叶蒸发了水分而无力地吹落着着打蔫儿,只有轻快的柳枝还能随着或有或无的微风小幅摆动一二。
人们也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路上行人稀稀落落,偶尔能看见一两个人迅速走过一片阳光地,窜入树荫或楼影下就马上放慢脚步,似乎要好好享受一下这偷来般难得的阴凉。路中间的汽车也开的软趴趴的,似乎被几乎要晒化了的沥青路粘住了轮胎,前行地有气无力,车尾喷出的透明尾气映着弯曲的太阳光线和升腾的路面热气,仿佛都形成了实体。
这种时候,唯一能聚集了人群的地方就只有高考考点的门口了。心急如焚的家长们守在考点大门外,浑不觉日头有多烈、空气有多滞闷。他们的孩子此刻正在里面与自己的命运奋斗,很多人的一生也许将就此一锤定音。
一天的考试结束,晏清不紧不慢,收拾东西步出了考场。在他之前,已经有不少考生已经离开,因此到他出门时,门口正一片人海水泄不通。细看会发现,人海由一个一个更小的单位组成,每单位由一个考生和1-6名不等的家长组成。大人们都在关心自家孩子一天下来考得如何、心情如何、身体是否还吃得消,一时间便堵在了门口,任是开门大爷如何疏通也成效不显。
晏清循着缝隙艰难突出重围,回到学校寝室时,发现杜彦脩已经先他一步回来了。看书网 .kanshu9.
两人都是做事有把握、惯常沉稳的人,并没有过多交流今天的考试情况,只简单聊了聊天气、考场。好像这一天只是许许多多平常上学放学日子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天,刚刚考过的也只是早就习以为常了的一次月考。
不过这两人沉得住气,许熠朗可沉不住气。他这几天虽是住在家里,电话仍是不失时机地追了过来。
“喂?”晏清和杜彦脩此时已经用过晚餐,正在散步消食。
许熠朗不改风风火火、直接大胆的风格,爽朗的声音原汁原味地从话筒中传递过来:“晏清,你考的怎么样?!”
“应该还可以,正常发挥。彦脩也是。”
“诶诶,我觉得我今天简直是超级发挥百年一遇状态奇佳啊,写作文的时候是一气呵成流畅连贯下笔如有神,你说我不能得个满分作文吧?!哈哈哈,那多不好意思。还有下午那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居然都被哥哥解出来了。真是上天眷顾,连老天爷都看我这一年半天天补习比狗还累所以善心大发赐我无敌智慧。哈哈哈哈哈!”晏清感觉许熠朗手机上可能溅满了口水点点,不由有些嫌弃。
高考第二天结束,这群半大的孩子像关了20年冤狱终于一朝沉冤得雪的犯人,步出牢狱时见到了第一丝自由的阳光,吸入了第一口自由的空气,然后才醒过神来,明白自己这是真正自由无拘了,于是发疯般地狂喜起来。
路上往来车辆、行人,路口的交通警,路边商店的服务员和顾客,看到这些解放了的考生也是会心一笑。有些想到了自家孩子,有些忆起了自己的青春往事。
这么些欢天喜地的孩子,终于给这沉闷的夏日午后带来些活力,似乎原本滞闷的空气也流动了起来。
高考后要3周才能出成绩,就是提前估分也要等1-2周。趁着这时候,什么负担也没有,不用想之前的昏天黑日备战的辛苦,也不用想之后查分报志愿等录取通知书的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更还不到天南海北高唱离歌依依不舍的分别时刻,晏清的班级组织了六天五夜的毕业旅行,自愿报名。
想到杜彦脩长这么大还没出过省,更别提出门旅游了,晏清给自己和杜彦脩也报了名。
毕业旅行的地点选在了南方一个四季如春的小城,有山有湖有河有湿地有古镇,驱车几小时的路程后还能有高原雪山和雄险峡谷,足够填满这五六天的行程,也满足各人不同的兴趣。
为了一路上的风景,大家决定火车出行,正衬着此时轻松悠闲的心态。天将亮时出发,到目的地时已是过午了。一行人匆匆在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客栈里安顿下来,自然晏清和杜彦脩住一间;然后便大队出发寻找当地美食了,天大地大填饱肚子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