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总之,高二上学期的期末考是顺利结束了,许熠朗前进38名,从245升到了207名;晏清仍然是年级第一,杜彦脩仍然是第二。这两人永远落着第三名至少二十分,已经让人想气也气不起来,想嫉妒也没有资格了。这就像是你可能会嫉妒身边比你每月多挣两千块钱的同事,想大家做的都是一样的工作,他也没比我多干,凭什么挣得多。但你不会嫉妒世界首富,因为距离太远差距太大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只觉得人家的财富所来自有原因,是自己嫉妒不来只能羡慕只恨当初投胎没选个好人家。
考试结束后就是寒假了,晏清和杜彦脩收好了东西,坐上回福利院的公车。时间已近深冬,他们所在的p市地处北方,冬季寒冷但清冽,太阳远远的挂在空中,白色的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下来,给路边的树、街上的人裹上一层柔柔的光,在视觉上平添了几分冬日里的温暖。路边的银杏早已脱光了叶子,光秃秃地站在那里,像是冰天雪地里背着枪守在祖国北疆仍站的笔直挺拔的战士,没有一丝畏惧。行人们也恣意享受着冬日里难得通透的日子,天空的蓝色像是世上最清澈的海水的颜色,似乎随时都会落下一滴由空气凝结成的海水。
晏清和杜彦脩并肩走在路上,两个少年正是青春年华,满身的朝气跟这冷冽的冬日恰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仿佛最高明的画家给这缺少颜色的画布上信手涂抹上的一道亮眼色彩,因此过路人纷纷注视,更有按捺不住的小姑娘拿出手机拍照录像,以为是遇到了哪家经纪公司新出道的偶像明星。
晏清已满16岁,可以合法打工了。他不打算浪费寒假的时间,早找好了一份家教工作,地点距离福利院大约半小时的车程,不远不近;给一个初三的女生辅导全科功课,每天下午两点到五点,每小时120块,算是略高于市场水平,这是看在晏清的学校是本市最好的高中,且他本人成绩又好的份上。想找杜彦脩那样200块钱一小时的冤大头确实不太容易,晏清也没想过再找一个,还是实际点儿的好。
对于这一安排,杜彦脩意见很大,却又自知没立场反对,只能默默地生闷气,一连三天不跟晏清说话。实在清不得已的时候,也只是“嗯”“哦”“不”了事,搞得晏清哭笑不得。
“这是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了?”
“有可能。以前看杜彦脩人小鬼大惜字如金的,没想到也会有叛逆期。”1402答。
“不过这样的叛逆期也挺省心了,除了话更少了,也没其他举动。”晏清表示挺满意。
杜彦脩还没到可以合法打工的年龄,下午晏清去做家教时,他就一个人埋在图书室里或者寝室里,一本书接着一本书地看。好在这些年一直有志愿者向福利院捐赠新书,否则照杜彦脩的看书速度,真可能已经无书可看了。
这天下午,晏清去家教了,杜彦脩照例在图书室看书,杨玥突然闯了进来。
“小脩,你怎么又在看书。快来快来,韩琦哥回来了!”杨玥满脸兴奋。
在福利院一起长大的孩子,彼此就是对方的亲人,但一旦成年却无可奈何必须离开这个家,离开亲人,天南海北去寻找自己的出路,想尽一切办法和命运相对抗。很多人,可能从此再也回不去家,见不到亲人了。不是不想,只是生活对于这些本就不幸的孩子太过不公,他们的起点太低,没有任何可以移靠的人,累了、苦了只能自己吞进肚子自己消化。在这样的生活里,他们根本没有余力回到“家”里,只能把过去的时光在夜深人静时才偷偷拿出来,一个人细细咀嚼,当作心中最宝贝、最柔软的存在。
也因此,每次有离开福利院的人再回来,孩子们会格外兴奋。他们很多人还不懂以后的路途可能有多艰辛,却也从很多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的事实,敏感地察觉到能够再次见面的宝贵。
杜彦脩随着杨玥来到操场,韩琦刚一进门就被福利院的孩子们围在了操场当间,此时正在给大家分发零食,人群兴高采烈的,过节一样。韩琦平常待人温和有耐心,一直是福利院里大哥哥般的存在,人缘极好,尤其受小孩子的欢迎,愿意经常陪他们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的人可不多。
韩琦去年没有考中志愿上的大学,现在正在一家咖啡店打工,一边复习准备今年再考。
杜彦脩在外围看着,又过了好一会儿,小一些的孩子都开始安静吃零食了,兴奋劲儿才稍微平静下来。韩琦终于有点儿精力,这才看见了静静立着的杜彦脩,旁边是刚抢了了包薯片吃的高兴的杨玥。
“啊,彦脩。好久不见,你应该是上高二了吧?学习还是很好吧?”韩琦气色不错。
“嗯。”杜彦脩点头算是作答了。
“韩琦哥,你怎么这么久才回来看我们?你现在在哪里工作?上上周大家开联欢会来着,你都没回来。院长老师知道你今天回来吗?”杨玥还是不改“机关枪”本色。文新学堂 enxinxuetang.
韩琦耐心一一作答:“我在一家咖啡店找了个工作,现在是咖啡师了。之前一直在忙着找工作、找住处,还有适应新环境,一直没找到时间回来。今天是我轮休的日子,才能回来看看。我昨天打电话跟院长说过了,现在正打算去办公室看看她呢。”
韩琦边说边慢慢走出包围圈,向院长办公室的方向走去,杨玥仍跟在他身后半步,跟他通报这半年多来福利院大家的最新情况,杜彦脩则转身回了图书室。
“韩琦哥,你今天在院里吃晚饭吧?晏清哥哥出去做家教了,要五点半才能回来呢。你可不能早走啊,必然就见不到晏清哥哥了。”
“嗯,我今天都没有事情,可以待晚一些,怎么也要见到晏清啊,不然太可惜了。”韩琦和杨玥一路边走边说,转眼已到了院长办公室外,“小玥,我先跟院长聊一会儿,待会儿再去找你们。”
晏清回来时不到六点,但因为是隆冬时节,天色早早的暗了下来,这时已经几乎黑透了。
他先回到寝室,不意外看到杜彦脩正在桌前看书。自韩琦搬离福利院后,杜彦脩就住了进来。听见因缺油而“吱扭”响起的开门声,杜彦脩立即侧头望向门口。
“彦脩,我回来了。”
“嗯,韩琦回来了。”
“啊,现在还在吗?没见到的话太可惜了。”
“嗯,要留下来吃晚饭。”
“那我们去食堂吧?也差不多该开饭了。”
两人来到食堂,一进门就遇见韩琦迎面而来。
“晏清你回来了,太好了,一起吃饭?”
“好啊,我也在找你呢。”
晏清、杜彦脩、韩琦和杨玥四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杨玥跟了韩琦一下午,把福利院里里外外视察了个遍,历数半年来的大事小情。
“听说你在做家教?”
“嗯,我想趁现在有时间攒些钱,以后上大学可能空闲时间就没那么多了。”晏清回答韩琦。
“我也是这么想,趁复读这一年多攒些生活费。”其实韩琦去年考的也不差,只是没达到他理想学校的分数线,“我要谢谢你,晏清,要不是你之前劝我的那些话,我说不准就放弃上大学了。”
“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真正做决定的是你,你该谢的是自己。”确实,如果换一个缺乏毅力的人,就算有晏清再多说两倍的话,可能也无济于事。人要自立于世,必先自助,而后则天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