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鲁老夫子全程观看了这场讲座,看着讲台上滔滔不绝,意气风发的陈冲,鲁老夫子感觉真是越看越满意,可惜自己没有女儿啊!
鲁老夫子心里面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也让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是时候放手一搏了,瞻前顾后了这么多年,难得有一个让我满意的徒弟,不能再畏首畏尾的了!”
第二天,鲁老夫子找来自己弟子们,对他们说了自己不再收徒的打算,还说陈冲是他的最后一个弟子,自己要全心全意的教导他,所以你们就各自散去吧!
当然如果有人要去别的大儒那里学习的话,自己可以给他写一封引荐信,希望他们前程似锦。
众人听完之后大部分是大喜过望,为什么?只因为他们在这里学习的都是没落的黄老学派,本来这些人都是冲着鲁祭酒大儒的名头来的,但是当他们发现在这里做的都是用儒家学说包装的黄老学说的时候,他们有不少人都打起了退堂鼓,可是在这个尊师重道的时代里面,他们这些人是不好随意的更改门户的,那会被别的大儒嫌弃他们的品德。
所以在鲁老夫子这里学习随他们就是个实习工作一样的一段时间,他们是不想去深入学习黄老的,但又想得到鲁老夫子的推荐。
于是这些人就像是一群过了实习期又不好自己提出辞职的学生,继续留在这工作就有点鸡肋了,继续进学吧,没前途,现在主流是儒学啊。
不继续进学吧,又没有别的出路。这就导致他们一直在犹豫,对鲁老夫子是很有怨言的,现在就好了,鲁祭酒大发慈悲,给他们自寻出路的机会,又给他们写推荐信,这感激之情瞬间x!
连带着陈冲的名字也让他们感觉犹如再生父母,好感度也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众人各自向鲁老夫子请辞并且说出自己的意向之后,鲁老夫子就让他们各自散去了。
但是有一个人却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待到众人离去之后,这个人忽的跪在鲁老夫子身前,大哭道:“学生待夫子如家父一般,希望夫子不要赶走学生!学生别无他求,只要随侍夫子左右,斟茶倒水,鞍前马后,此愿足矣!”
说罢更是哭的大声了。
鲁老夫子一看,只见这人脸型瘦长,双眼略微凹陷,眉毛下弯,看起来仙风道骨,自有一番气度,此时虽然大哭失声,却也声音洪亮,让人听的清清楚楚。
“唉~子扬啊!这么多年以来,我教的这许多学生之中也就只有你是真心向我学习的,其他人我都知道是迫于形势才投于我的门下,唯有你是特意来我这拜师的,我这些年对你的亏欠也是最多的!也罢,下月中旬等你师弟讲课完了之后,你到我这来,我赠你一卷书简,也算是补偿你了!”说完鲁老夫子就转身离去。
那位刚才还哭的稀里哗啦的学生却是一下子站了起来,脸上还带着泪痕,自顾着走了。
晚间,酒馆之中,陈冲正在和萧宁在雅间吃饭,改善一下伙食。却听到正下面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正在和几位朋友们喝酒聊天。
青年的朋友问道:“子扬兄,你刚才为什么要留到最后?是不是不舍得离开夫子?”
青年正是刚才最后才走的鲁老夫子的得意门生,此人姓刘名晔,扬州九江郡成德人,汉室宗亲,是太中大夫、汉光武子阜陵王之后,当他七岁的时候母亲病故,十三岁时,这人就依照母亲的嘱托,杀死了父亲的亲随仆人,可谓是有勇有谋,许邵曾经评价他为王佐之才!
只听这刘晔说道:“哪里有什么舍不得的?我只是不知道下一步要去哪里求学,多花了点时间思考罢了!”
刘晔的解释显然不能让他的朋友们满意,只听他们接着逼问道:“可是我们听到了大哭声啊,你出来的时候也明显看到脸上的泪痕,你可别想骗我们!是不是鲁老夫子给了你什么压箱底的典籍,你不想和我们分享?”
刘晔不慌不忙的对几位同窗好友解释:“那里能有什么压箱底的典籍?你我等人在那里学习了这许多年,鲁老头的家底谁不知道有多少?”
他压下声音,低声解释道:“我嚎啕大哭是因为鲁老夫子想要留下我,让那个陈冲有个汉室宗亲的师兄,到时候夫子想要为他铺桥搭路了,那我能不帮忙么?要我说啊,我们这些人都是打杂的,就是那个陈冲才是这鲁祭酒的嫡亲弟子!”
刘晔发泄了一句,又转而说道:“不过你们这话可别给我乱说,不然的话,惹到了那陈冲可就不妙了。虽然我不怕他,但也少些烦恼不是?”
他的朋友们一听,还有这事儿啊!他们都是一群有些怨气的人,通俗点说就是有点中二属性,总感觉是鲁老夫子耽误了他们的成才之路,不然的话他们早就入世为官了,哪里还会在这里蹉跎岁月?
所以他们对陈冲是有些感激的,但当他们听了刘晔的话之后,就有点不舒服了,凭什么你陈冲一来,我们就要各自散去给你留位置?我们任劳任怨的这么多年,地位居然还不如你这个后来者?感情我们都是配角,要为你做陪衬,做垫脚石?
他们可不会去思考自己拜在鲁老夫子的门下之后有没有努力的学习;在得知鲁老夫子教的是黄老学派之后四处钻营想要改换门楣的又是谁;更加不会想到刚才鲁老夫子让他们来去自由之后,是谁迫不及待的要离开。他们只知道有人占据了他们的资源—虽然他们并不珍惜这些东西,而抢走这些的那个人叫陈冲!
青年刘晔这番话可真的是诛心之论了,这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样子估计很久都不会有人知道。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陈冲恰好听了个完整,只是不想理会罢了。
鲁老夫子作出决定之后,马上回家写辞职信去了。要说这鲁老夫子也不是北海本地人,甚至都不是青州人,是扬州临淮人。
年轻时候的鲁老夫子也是一个任侠仗义的少年郎,就他那种亟待充值的情商,很顺理成章的被人怂恿,为了朋友杀了当地的家族子弟。
虽然家族想要为他掩盖事实,但是鲁老夫子看付出的代价可不少,甚至要影响家族的发展,所以一人做事一人当,将前来捉捕的七八个官兵打散了,逃了出来。
一同拒捕逃走的还有副校长君,而他也在副校长君的劝说之下,弃武从文,在北海投入黄老门下,隐姓埋名,修身养性,家族也感念他当初有担当,而且也是混出了名堂,也就让他改名重新入了祖籍,至于苦主?
呵呵,那个家族都不存在了!世事变幻无常,鲁老夫子回想起来都不禁感叹,人生际遇,无奇不有啊!
鲁老夫子从来都是一不做二不休的性子,既然决定了要专心教导陈冲,他就辞去了祭酒的工作,专心致志的做教学计划去了,至于说这会给北海太守孔融带来多大的麻烦?那不在鲁老夫子的考虑之中!
当然他也为老朋友谋求发展,将副校长君举荐上去,还让他暂时接任祭酒的职务。也算是保持了北海教育系统的良好运转。
孔融再见到辞职信的时候真是哭笑不得,这算不算把自己给坑了?这老顽固还真是想到一套是一套,还风风火火的就干起来了……
这老头不知道官员辞职要打报告,等到上级报给朝廷,朝廷审议通过之后再发文通知下面的官吏,官吏再举荐已经举孝廉的候补人员,然后交给朝廷再次审议,决定补位的人员之后,才最终发文让人接手工作。
鲁老夫子这样随意的撂挑子不干是有罪的,让人随便接手自己的工作,接手的人要负连带责任的,自己这个上级也是要担一个管理不力的罪过的。幸好副校长君补救及时,将办公地点转移到了鲁老夫子的家里,对外说是老头子病了,有事情就由我转告他,决定之后再告诉你们怎么做。
孔融只能感叹:“鲁老头啊,你绝逼是走了狗屎运,才让你有了这么一个朋友,让你平安的活到了今天!好基友一辈子,你要感谢副校长君了啊!”
然后就低头为鲁老夫子擦屁股去了。鲁老夫子这一走了之是潇洒痛快了,但是孔融就要帮他打报告,等待朝廷的官籍文书,再有就是要帮助副校长君运作一番,拿下这个教育部长的职位来,毕竟这鲁老头也是为了自家徒弟才浪了这么一回的。
而且……要是能把这个职位也拿在手里的话,以后这北海教育界就是我孔融的一言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