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冲将所有的俘虏都安排好了之后就回到了北海城,那里的盐田还需要他安排人手,这些人的安置也需要他一一过目,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这些人被虐待,最终降而复叛,那样倒霉的还是自己。
可是等到陈冲回到北海的时候,还没来得及着手安排人员,就被一群老头子围住了。
孔融一脸怒气的说道:“折之,你为什么要保护这些该死的叛乱者?”
对于孔融来说,大汉朝廷是神圣的,大汉朝廷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
这些胆敢反叛朝廷的人就是异端,都是要被绑在火柱上面烧死,还要将骨灰撒到天上去,让他们没办法落地归根,入土为安才算是赎还他们的罪孽!
陈冲正了正脸色,说道:“老师此言差矣!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要是面临着饥饿,人民奋起,拼死抗争也无可厚非!”
“贤侄岂不闻伯夷叔齐之事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从人群后面走了出来,陈冲定睛一看,正是蔡邕!
陈冲微微一顿,笑道:”蔡先生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当时的商纣暴虐,伯夷叔齐尚且不屑与之为伍而逃奔西周,最后因为周武王以暴制暴,以下犯上而羞于自身德行而饿死首阳山。小侄窃以为其行可嘉,但不可取也!“
陈冲摆手止住了蔡邕反驳的话,继续说道:”两人既然已经弃商而事周,当从一而终,然则半道相弃,此乃不忠也;劝阻无果之下,抱着自己的气节而隐居首阳山之中,又传出流言污蔑自己的主上,此为不义;忤逆父亲的遗志,舍弃父辈的基业是为不孝!此二人之所为,在小侄看来实在是不值一哂!“
”现在的民众因为官吏相欺,地方豪绅大族勾结官府,哄抬粮价,致使民不聊生。人民食不果腹,衣无寸缕,连生活都无法维持了!“陈冲紧盯着蔡邕,说道:”要是叔父与此境地之下,当然可以选择饿死,但是民众在求生的本能之下拼死一搏,在小侄看来也无不可!“
”一派胡言!“一声厉喝传来,从孔融身后走出一个中年人,疾言厉色的叫嚷道:”为臣之道,当以谏言规劝主上,即使身死道消也怀赤子之心,并非诉诸暴力,追随乱党,背叛主上,以活命为借口就可以得到饶恕吗!?“
陈冲问道:”先生何人?“
”郑玄是也!“中年人一脸傲气。
陈冲摇头说道:“小侄以为先生所言极是!“
郑玄自以为驳倒了陈冲一脸得意。
陈冲却是话音一转:“可是先生可知民众并无门上达天听?小侄曾于中山设立登闻鼓,吏治一时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地方豪族士绅不敢欺压百姓,下属官吏兢兢业业,可是这样好的制度却是没有被推行开来!”
”为什么?“陈冲反问郑玄,郑玄哑口无言,他知道是什么原因,可是不敢说!
陈冲可没有这样的顾虑,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热血少年,为了理想而奋不顾身,要是心中有不满,在朝堂上面都能够直接怼天怼地怼皇帝!
”先生不敢说,我就替先生说了罢!“
陈冲稍稍一顿,直截了当的说道:”豪绅大族仗势欺人,地方官吏蝇营狗苟,官官相护,欺上瞒下,百姓人微言轻,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可是一旦登闻鼓遍布,民告官将成普通之事,他们的利益被动摇了,自然不会愿意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郑先生敢不敢跟我打个赌,陛下丝毫不知道登闻鼓之事!?“陈冲一声质问,郑玄不敢说话了,皇帝很可能真的不知道,不然按照皇帝针对世家的性子,估计会大力推行这种制度!
陈冲看着哑口无言的郑玄,缓缓说道:”郑先生尚且知道趋福避祸,不敢直言世家、官吏,岂能责怪一般民众呢?“
陈冲看着几个欲言又止的人,认真的说道:”小侄曾经亲自潜入威县,在那里看到了被裹挟至危险的百姓,他们有的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有的是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也有很多的正值少壮的人……
这些年龄各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特点,就是饿得面黄肌瘦!“
陈冲看着众人说道:”潜入威县的时候,小侄发现他们吃得是发酸发臭的饭,还有不知道能不能吃的野菜,整粒整粒没有脱去麦麸的麦子,喝的是发黑污浊不知道用什么东西煮的汤水,可是即使是这样的饭菜,他们仍然是争着抢着,生怕吃得晚了会失去这样的“美味”!“
”百姓何辜?“陈冲想着当时的情景,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他们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样的对待?当时看着他们吃了这样的晚饭之后,露出满足的神情,我感觉那一张张笑脸就像是一个个的巴掌扇在我的脸上,心上,火辣辣的疼!“
”既然他们能够满足于这样的饭食,却又选择反抗,也就是说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面连这样的饭食都无法享用!可是世家大族呢?官员豪绅呢?”陈冲仰头看着天空,心中的愤怒溢于言表。
忍不住高声唱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们只是想活着,这犯了什么罪?你们高歌太平盛世,却看不到底下民众的疾苦,这样的太平盛世真的是你们想要的吗?”陈冲厉声质问,声嘶力竭,犹如杜鹃啼血,震人心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孔融不断的重复着这一句诗,最后化作了一声悲嚎:“我孔文举妄称圣人之后,丝毫不知民间疾苦,日日饮宴作乐,羞愧啊!”
其余的人也是神态不一,但是显然也是心中震动不绝,这些粉饰着太平盛世的人们,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民众的疾苦,这两句诗词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悲愤,忧愁更是让这些自诩大儒名士,德高望重的老人们自愧不如。
眼前的少年,年纪轻轻的,思想觉悟就比自己这群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要高得多!
陈冲说完就离开了这里,不敢有一刻停留,要是这群老头子回过神来,抓住盘问一番的话,估计要露出马脚来,毕竟这首诗的很多地方都跟自己的年龄不符,到时候被这群老爷子抓住要背诵全文的话,陈冲就要抓瞎了!
陈冲也是一时感怀,情不自禁地就念了出来,当时就没想过后果,不过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坏处,那就是他们会自动脑补很多的情节,到时候他们会自动填补剧情的,现在还是好好的想一想要怎么让这些俘虏们过得好一点,从根源上面打消他们造反的心思更重要一些!
这些人的要求其实很低很低的,只要能够活着,他们就会安安稳稳的在这里生活下去,而不会想着去争什么天下,野心家总是个别的,大多数人都只是想着平安快乐的过一生,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他们最大的追求了!
可是在汉朝的政治腐败,各级官吏上下其手,将整个朝廷都掏空了的情况之下,这个简单的梦想也变得遥不可及。
不说别的,长年的灾害之后国库空虚,粮食紧张,甚至在陈冲“发明”水车之前,各地的粮税没有一个能够交足的,就连荆州、徐州、扬州这些江南水乡也是一样的,遭受水灾的他们也是无力交付粮税充实国库。
他们只能够勉强的支撑着自己的州府衙门的粮库保持着一定的存粮,以防不测!
就算是皇帝免了他们的税收,仍然是一旦遭受灾难就会掏空了粮仓……
这两年要不是有陈冲横空出世,皇帝会因为这一次的黄巾之乱焦头烂额了,哪里还会顾及到他们的死活?
可是世家大族仍然藏匿人口,瞒报田亩,私自定下高额的税收标准,将底层的佃户和农民的生活物资掠夺一空,其行径甚至比强盗还强盗!
强盗还会害怕官兵追捕,匆忙收刮之后就赶紧离去,可是这些人不怕官府,打着皇帝的名号,“合法”、“合理”的利用规则进行搜刮,一天不行就两天,慢慢的将所有人的希望收入囊中!
上告无门,求诉无果,即使是开垦出来的荒地没两年就会被世家盯上,再遭逢灾难的话,人民哪里还有活路!?
在绝望之中的底层民众们看到了黄巾军,接触到了太平教,听着他们嘴里面所描述的伊甸园、理想乡,别说是这些愚昧的汉代子民,即使是后世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也有x轮功、全x神之类的邪教蛊惑了无数的人加入!
这些人里面未尝没有清醒的人,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虔诚的信仰这些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所谓的神,可是既然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上了,有人跟你说:“跟我走,我带你出去,活下去!”的时候,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拒绝……
即使他们心中明了,这是一条不归路!
但是现在来说,他们所有的需要只是活着,好好的活着,等待着希望的曙光!
可是希望的曙光在哪里?真的能活着等到那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