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章
狂喜过后,家中恢复如常,大伯一家也住了下来,大伯母黄氏身边还有个丫头伺候,专门烧饭伺候大姐妙云。
原本家里都没下人,徐二鹏即便手里有钱,也只是个平民,不好纳仆,如今梅氏有妊在身,他又是个秀才,所以打算请个下人。只是,梅家知晓后,梅外公特地送了个下人丰娘过来。
丰娘四十岁上下的年纪,烧的一手好茶饭,做事麻利的紧。
有了她来,梅氏只管养胎就好。
妙真则是如常读书,她在东街余秀才办的女学已经读了一年了,明朝民间流传“男忌双,女忌单”,所以她们女孩儿家里稍微有余钱的,几乎六岁就上学了,连三叔家的妙莲今年也是要读书的。
余秀才一笔字写的很好,又工于诗词,也有些口碑,且他这里一年学费约莫八十到一石小麦,折合银钱差不多七八钱左右,也不是很贵。
早上,徐二鹏送妙真去学堂里,父女二人在沿街的鲜鱼面馆吃早点,妙真爱吃这里的鳝丝面,面是切的细圆的银丝面,汤底鲜美,鳝丝浇头脆脆的,更增添口感。
“真真,你中午想吃什么菜?”徐二鹏问女儿。
妙真想了想:“水芹炒肉丝。”
“好,爹回去让丰娘做,中午给你送来。”徐二鹏如此道。
等用完早点,父女二人很快到了余秀才这里,平日余秀才是坐在堂前不动的,今日专门出来:“徐朋友,大喜啊。”
明朝喜欢把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为“小友”,之前余秀才都是一口一个“小友”的喊徐二鹏,如今也以“朋友”称呼。
对于徐二鹏这样屡次挫败又心态好的人而言,虽然有些扬眉吐气,到底不骄矜,只浅浅和余秀才说几句话,便回去赶话本了。
他之前心思都在学业上,话本上又有些灵感枯竭,但灵感枯竭也得写,只有逼着自己写才能进步。
等徐二鹏离开之后,妙真坐在位置上,这个学堂一共七八个女学生,都是附近商贾的女儿。余秀才只靠这点馆谷也不好过活,还好他娘子能干,又会养蚕,又会织绢。
余家娘子和她女儿两个人每年织绢一百二十疋,一匹绢差不多一两,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除去成本经丝、纬丝七十多两,籰丝钱、家伙、线蜡成本五两,两人一年到头也能余下二三十两。
所以,余秀才家里也还算过得去。
妙真也在想自己的出路是什么,前世她是只管读书,就连选中医针推都是爸妈选的,在古代,她们这样的小户女子嫁妆不丰,必定也得有一项手艺才行。
就她现在看到的女子中,最普遍的就是做些针黹女红,像余秀才娘子这般,要么就是女塾师,到人家家里做女先生,似她大伯母那般,再有她老本行医术。
现下三吴女医多了起来,尽管不少士大夫斥之,但又少不了。有些医婆若是被举荐到宫里,再出来时身价就不同了,再有别的事情都年轻的吃香,但是医女却是越老越吃香,
:“那是你嫂嫂给你侄女儿做的,她活计好,不如你央她做些。那些布说起来,还不是人家送给你二哥的。”()
遟??沚???繢蕨??蕨????遟豎侞??虎?“恏彎??譎??恏???啛????し?恏婐?”
?本作者春未绿提醒您最全的《大明小户女》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可徐四娘想说那她为何帮妙真做。
小孩子总想要公平,但本来有些事情就是不平等的,妙真是梅氏的嫡亲闺女,养育她是他们的责任,可徐四娘不是啊。
堂妹妙莲是在三叔茶食铺附近的一个秀才家读书,她没有任何基础,不似妙真读书之前爹娘已经教过一些了,因此三叔每日下工之后,还要教女儿读书,有时候教到半夜。
徐二鹏晚上写话本子的时候,还能听到弟弟的咆哮声。
却说梅氏怀孕五个月左右,突然不爱吃饭,没有力气,先是两足开始浮肿,后来全身都是这般,妙真很担心,徐二鹏先是请了一位远近闻名的药婆过来看,那婆子听说后,只从葫芦里拿药出来,又要扎针。
妙真忙对徐二鹏道:“爹,您还是请个正经大夫过来吧,娘怀孕在身,怎么能随便扎针?”
她现代学的并非是中医妇科,但是她也是看过不少医书如《傅青主女科》还有什么《针灸大成》《妇人良方大全》的,医理都是相通的,因此觉得不妥,立马要阻止。
徐二鹏也觉得扎针太过玄,就先把人请走,又请了一位大夫过来,这是一位男大夫,梅氏就很怕羞,不敢说自己真实状况,那大夫遂说她是湿邪引起的。
妙真听的直着急,等她爹抓药回来,她见丰娘要去熬药,立马道:“等会儿,这药拿给我看看。”
梅氏素来惯孩子,让丰娘给她看,只道:“你可千万别弄洒了。”
妙真打开药包闻了闻,果然道:“娘,这方子上写的是白术,可是这药却是用苍术代替的,白术补胎,苍术是打胎的……”
“不会吧?那孙大夫也是有名的大夫了。”梅氏狐疑。
她想起她娘和这个时代的妇女一样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迷信的,又想宋代张小娘子也是托游方之人教她《痈疽异方》,她为何又不能呢?
故而,她道:“上回和娘去归元寺,有个老头陀要喝水,我赠了一管水给他,也不知怎么就懂一些针灸之法了,也就懂些许药理了。”
梅氏听了大骇,又想自己孩儿竟然有这番造化,徐二鹏在不远处写书也听见了,他们夫妻都不把女儿的话当耳旁风,他先把药拿去惠民局让人看,果然是用苍术代替白术,气的他打上门去,拆了那药方的幡。
好在吴中名医很多,徐二鹏书坊认识的人又推荐了一位姓薛的非常有名的大夫来,这次梅氏就把自己身上不舒服的症状都说出来了,人家才道:“这不是什么湿邪之体,是脾肺气虚罢了,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就好了。”
这一共开了十剂,到第四剂的时候梅氏就差不多痊愈了,喝到十剂就已经大好了。
经此一役,原本还在犹豫选什么的妙真当下就决定想学妇科,至少能为娘看病。要知道她是胎穿的,几乎都是梅氏一手带大的,她瘦弱的背总是背着她,从来都不嫌重。
现在真正的妇科女大夫太少了,兴许这活计会和他爹写话本子一样,成一个绝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