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4章鱼汤(第1/2页)
“不放心?”陆恒站在她身旁问。
杜简微点头,“嗯,不过这是旺年成长的必经之路,他也许必须在亲情面前接受考验。”
陆恒没有接话,他不想杜简微的注意力落在无关要紧的人身上。
“中午想吃什么?我来收拾灶台厨具。”陆恒含笑着道,“等吃完午饭,我们再数铜板。”
杜简微哪里不知道他在转移自己注意力,接受了好意,浅笑道,“厨房里的食材基本上都用完了,就剩下一点面粉和米,还有几条鲫鱼半块豆腐。”
“我煮点鲫鱼豆腐汤,再蒸点米饭,你若想吃卤菜……”杜简微话未说完,便被陆恒打断了。
陆恒收拾起来速度很快,却各处极为干净,就是耗费的胰皂不少。
中午便吃的鲫鱼豆腐汤跟大米饭。
“果然,简微你蒸的米饭就是比外面买的香。”陆恒点评夸赞。
杜简微见他骄傲的样子,眨了眨眼,不知道的还以为米饭是他蒸的。
陆恒还挺可爱的。
杜简微心里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被一口鱼汤俘虏,各种思绪都消散了,只剩舒坦。
吃完午饭。
两人一起收拾完厨房。
这才坐在铺子里的饭桌旁,陆恒把钱筐里的铜板全部倒了出来。
“一,十,三十……”
一百个铜板为一吊。
很快,两人就数出了金额。
“这边有七百八十文。”
“我这里有我七百零八文。”陆恒勉强满意,只心里依旧觉得简微辛苦。
杜简微心算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一共一千四百八十八文,扣除五百四十文成本,今日赚了九百四十八文。”
“明日就没有折扣了,不过我估摸着,生意跟今日差不多,到时候能多赚不少,就是你做了接近四十个鸡蛋灌饼太累了。”陆恒只想说最后一句,前面的话都是铺垫。
杜简微不觉得累,“今日生意好,只卖了一个半时辰,还不错。”
“但早上备菜就准备了两个时辰,不能花三十文请人每日来帮忙备菜么?”陆恒建议她从日利润里分出三十文来,也还有九百文,一个月就是三十两银子,也足够简微用了,毕竟她可是连日赚九十文都很满足的人。
杜简微摇头,“暂时不行,我还没摸清厨艺提升的原因,备菜也是挑选食材的过程,也很重要,何况我也不累。”
杜简微只觉得身体轻松,她以前劳作久了,还会觉得疲倦,可不知道是不是食物灵的缘故,她真不觉得累。
下午。
陆恒在房间里读书。
杜简微午休了一个时辰,休息好后出门去订购食材。
林娘子正好过来给她还食盒。
见她要出门,叫了林老板看着铺子,她陪着杜简微一起。
“哪家的食材好,我可清楚……”林娘子热情地给她介绍那些熟人,价钱上比杜简微自己去买果然要便宜一些。
“简微,你在看什么?”林娘子跟卖布的娘子说完话,回头挽着杜简微的胳膊要往回走,见杜简微手上挎着篮子,望着远处的巷子。
“这里是?”杜简微对县城没有林娘子熟悉,很多地方她都没来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鱼汤(第2/2页)
林娘子,“你是说对面这条莲花巷啊,其实跟我们双柳巷差不多,不过一个在北一个在南。”
“里面的住户也跟我们双柳巷一样?”杜简微拧眉问。
林娘子惊奇,似乎疑惑她怎么看出来的,“当然不一样,莲花巷以前还挺正常的,不过随着衙门换了地方,主街跟着换,这边离主街远,生意就不好做了,巷子里住着的住户日子可不就难过了么,因此大多数都卖了这边的房子,换去了其他街亦或者回乡。”
“因此莲花巷……也成了那人流来往最复杂的地界,指不定里面没走的老住户都分不清新邻居是谁,相互之间也没什么来往。”
林娘子撇嘴说,“我们双柳巷老住户多,自然也更注重名声,守规矩的人更多,莲花巷嘛……听说还有暗娼,真是丢人,好好的地界被那些人糟蹋成这样。”
杜简微听到暗娼两个字,心里无端有了些猜测,刚刚她看见旺年的爹李远手提糕点进了巷子,就是不知道对方是来拜访亲戚的,还是去当客人的。
“是怎么了吗?”林娘子问。
杜简微随口提了一下旺年家的事。
林娘子对旺年心生怜悯,立即说,“走,我们跟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杜简微拒绝了。
“简微你不好奇?”林娘子只以为她不想踏进莲花巷污了名声,不再强求,还拉着杜简微走远,毕竟她是秀才娘子,被人看见进了莲花巷,被人抓住攻歼名声,可就麻烦了。
杜简微摇摇头没说话,她心中早有猜测。
第二日的早食生意果然跟昨日一样热闹,很多没买着的早早就在食肆外排队。
杜简微依旧卖了一个半时辰,不过今日的数量增加了,菘菜豆腐饼从昨日的一百二十个提升到了一百五十个,鸡蛋灌饼从四十个提升到六十个。
菘菜豆腐饼几乎是陆恒在帮忙。
菘菜豆腐饼一个成本一文半,鸡蛋灌饼一个成本十三文,扣除成本,今日净利润两千一百四十五文,也就是二两银子一百四十五文。
鸡蛋灌饼平均四十五文一个,舍得买的都是家中不缺钱的食客。
这也是误会,李三郎每次买鸡蛋灌饼都是加上所有的配菜,甚至有时候还要双份配菜,价格能直冲一百文以上。
不少食客便以为鸡蛋灌饼加配菜多才正常,一听价格就舍不得买了。
毕竟菘菜豆腐饼也好吃。
就形成了贫富差距明显的两个队伍。
不过杜简微发现也有一部分食客属于中间层次,三四十文的饼子舍不得买,但十几文还是没问题的。
她想着,可以加一道有肉的早食,定价在十几文,满足这批食客的需求。
现做肯定不成,她忙不过来。
就需要那种可以提前做好,直接卖的。
符合要求的,思来想去,便是汤包。
她买了精面回来做汤包,顺便买了红豆,终于有钱能去铁匠铺买了一个大铁锅,两个汤锅,炖煮用,赔偿金和两日赚的四两银子又全花光了。
上午食客离去。
杜简微也没等到旺年出现。
李三郎额头上的浅金色灵却越来越偏金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