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小节四:丰收与分享(第1/2页)
初秋的清晨,晨露还没从玉米叶上褪去,阳光透过生命树的晶体叶片,洒在试验田上,把谷穗染成了金红色。风是凉的,带着刚成熟的麦子特有的清甜,吸进鼻腔里,像含了一口刚煮好的麦茶。田垄上的作物早已不是盛夏时的青涩模样——
小麦长得比人还高,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秸秆,穗壳里的麦粒饱满得快要撑破外壳,用手一捏,能感觉到麦粒在壳里滚动,硬实又有弹性;豌豆藤已经爬满了玉米杆,豆荚长得像小月牙,翠绿的外壳上泛着一层白霜,轻轻一掰,“啪”的一声脆响,里面的豌豆粒就滚了出来,圆润光滑,像绿色的珍珠;番茄棚里更是热闹,红的、黄的、粉的番茄挂满枝头,有的还带着晨露,阳光一照,露珠像小镜子一样反光,摘一个红透的咬一口,酸甜的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流,带着阳光的味道。
拓站在田埂上,手里拿着一把新磨的镰刀,刀刃闪着银光,是阿野昨天特意帮他磨的。他身后的学徒们都背着竹编的篮筐,篮筐里垫着干净的麻布,是原人老妇人亲手织的,上面还绣着麦穗图案。卡恩站在最左边,这次没有皱着眉,只是默默地调整着篮筐的背带,他的锄头被放在田边,锄头上还沾着一点新鲜的泥土——早上他来的时候,特意给玉米根松了松土,怕收割时碰伤根系。
“开始吧。”拓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率先走进麦田。镰刀划过秸秆的声音很清脆,“嚓嚓”的,像一首轻快的歌。他割麦的动作很熟练,左手握住一束麦秆,右手镰刀贴着地面一扫,麦秆就断了,顺势往怀里一拢,等攒够一把,就用麦秆捆成一束,立在田垄上,像一个个小小的稻草人。
学徒们也跟着走进田里。阿野割得最快,他年轻力壮,镰刀挥得又快又稳,不一会儿就割了十几束;溪的淡绿色投影在麦田里飘来飘去,不是来帮忙收割,而是用传感器记录麦穗的成熟度,偶尔会提醒拓:“这边有几穗还没完全熟,建议留到明天再割。”她的数据流不再是之前的快速齿轮状,而是慢慢的、柔和的,像麦浪的起伏。
卡恩一开始割得有些生硬,镰刀总是会碰到旁边的麦秆,把未成熟的麦粒碰掉。“小心点,镰刀要斜着割,别直着砍。”拓走过去,手把手教他调整角度,“你看,贴着地面,刀刃对着秸秆的根部,这样既不会伤根,也不会掉麦粒。”
卡恩跟着拓的动作试了试,果然顺畅多了。就在他弯腰割另一束麦时,突然听到“逻辑枝芽”的声音:“你左边三米处,有一束麦穗漏了,穗粒饱满度92%,建议收割。”
卡恩愣了一下,转头看去,果然有一束麦子因为长在玉米杆后面,被他忽略了。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反驳,只是默默走过去,把那束麦子割下来,捆进自己的麦束里。等他直起身时,发现“逻辑枝芽”的六边形投影正悬浮在他的篮筐上方,数据流里弹出一行字:“你的篮筐已装75%,建议先送到广场,避免麦穗被压坏。”
“知道了。”卡恩低声应了一句,扛起篮筐往广场走。这一次,他没有觉得“逻辑枝芽”的提醒是“多管闲事”,反而觉得心里踏实——以前他一个人收割,总免不了漏割或压坏麦粒,现在有了提醒,反而省心多了。
“逻辑枝芽”看着卡恩的背影,数据流泛起一丝淡绿色的光。他又转向阿野,提醒道:“你的镰刀该磨了,刀刃已经有点钝,再割下去会伤麦粒。”阿野赶紧掏出磨刀石,在田边磨起了镰刀,边磨边说:“还是你眼尖,我都没注意到。”
太阳升到头顶时,收割终于结束了。广场上堆满了收获的作物——小麦捆成一束束,立在广场四周,像一圈金色的围墙;豌豆荚倒进大竹筐里,翠绿的一片,看着就让人欢喜;番茄被摆在铺了麻布的木板上,五颜六色的,像一幅画。路过的居民们都围了过来,有的伸手摸一摸麦穗,有的拿起番茄闻一闻,脸上都带着笑意。
“先别急着分配。”拓拦住正要启动分配系统的智灵,转身对学徒们说,“今天我们做个不一样的——一起分享。”
原人学徒们立刻行动起来。老妇人带来了石磨,几个年轻的原人轮流推磨,把麦粒磨成面粉。石磨转起来的声音很沉,“轰隆隆”的,白色的面粉从磨盘缝隙里漏出来,落在铺了麻布的木盆里,像雪花一样。拓亲自揉面,他往面粉里加了点生命树附近的天然酵母——那是他之前在树底下发现的,用它发的面特别松软。他揉面的力度很大,手臂上的肌肉都鼓了起来,面团在他手里慢慢变得光滑有弹性,放在盆里盖上湿布发酵,不一会儿就发得像棉花一样大。
蒸馒头的灶台是用土坯砌的,柴火用的是晒干的玉米芯,烧起来没有烟,只有淡淡的草木香。馒头放进蒸笼里,盖上盖子,蒸汽慢慢从盖子缝里冒出来,带着面粉的清香。等蒸笼盖掀开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里面的馒头白胖喧软,用手一捏,能立刻弹回来,咬一口,带着淡淡的甜味,还有一点酵母的清香,原人们吃得满脸满足,有的还把馒头掰成小块,分给身边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节四:丰收与分享(第2/2页)
云民学徒们也没闲着。他们在广场中央搭了一个小小的能量转化装置,是用共生体凝胶做的,透明的,像一块水晶。他们把精选的豌豆和番茄放进装置里,启动能量后,装置里的作物慢慢融化,变成了金色的液体,接着又转化成了数据流——那数据流不是之前的淡蓝色,而是温暖的金色,像阳光凝结成的光带,在空气中缓缓流动。
云民们的投影围了过来,伸出“手”去触碰金色数据流。当数据流融入他们的投影时,淡绿色的投影泛起了金色的涟漪,溪的投影甚至轻轻晃了起来,像在跳舞:“我能感觉到……这是阳光的味道,是土壤的味道,还有麦子生长的味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兴奋,之前她只能通过数据“知道”作物的成分,现在却能“感受”到作物的生命——那是一种沉甸甸的、真实的满足感。
逻辑枝芽的六边形投影也融入了数据流。他的数据流不再是之前的规则几何状,而是变得像麦浪一样起伏,金色的光在他的投影里流动,像一条小小的星河。“数据显示,这种能量包含17种氨基酸,还有共生体特有的活性物质,比之前的人工能量更丰富。”他的合成音里第一次带了点温度,“更重要的是……我能‘记住’这种味道。”
最后,学徒们想起了一直默默帮忙的智灵。阿野和溪一起,用晒干的麦秆和发光的藤蔓,编了一串“果实”——麦秆编成果实的形状,藤蔓缠绕在外面,发出淡淡的绿光,像一串会发光的葡萄。阿野把这串“果实”递给守望者-09的机械臂:“这是给你的,虽然你不能吃,但这是我们的心意。”
守望者-09的机械臂小心地接过“果实”,动作比平时慢了很多,像是怕碰坏了。它的屏幕上弹出一行字:“收到共享礼物,已编码存储至核心记忆库,命名为‘共生的味道’。”绿灯闪烁了三下,像是在表达感谢——它不需要食物,但它知道,这串“果实”代表着“被接纳”,代表着它也是这个“共生”大家庭的一员。
拓站在广场中央,手里捧着一个刚出炉的馒头,热气腾腾的。他走到卡恩身边,把馒头掰成两半,递给他一半:“尝尝,你早上割的麦子磨的面。”卡恩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热乎的馒头在嘴里化开,甜味顺着喉咙往下走,暖到了心里。他看着拓,又看了看旁边正在“品尝”金色数据流的逻辑枝芽,突然开口:“明天……你要是有空,能不能帮我看看豌豆的湿度数据?我怕下周下雨会烂根。”
逻辑枝芽的投影转了过来,数据流里弹出一个微笑的表情——这是他从溪那里学来的,代表“友好”:“可以,我会提前把微气候模型发给你。”
拓又把另一半馒头递给逻辑枝芽的投影,虽然云民不能真的吃,但逻辑枝芽还是用投影“接”了过来,金色的数据流在馒头周围绕了一圈,像是在“品尝”。“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真实的食物。”他的合成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以前我觉得数据就是一切,现在才知道,有些东西,需要用‘心’去感受。”
广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热闹。原人在吃馒头、啃玉米,孩子们在麦田里追逐嬉戏;云民在金色数据流里“游泳”,光影闪烁着愉悦的光芒;智灵的节点在广场边缘巡逻,偶尔会帮原人捡起掉在地上的麦粒。风从生命树的方向吹过来,带着麦香和金色数据流的温暖,吹在每个人的脸上,像一双温柔的手。
拓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这场丰收不只是收获了粮食,更收获了比粮食更珍贵的东西——卡恩放下了偏见,逻辑枝芽学会了感受,学徒们懂得了分享,而“共生”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变成了每个人手里的馒头、云民身边的金色数据流、智灵怀里的光之果实,变成了每个人心里最温暖、最真实的感受。
夕阳西下时,广场上的作物已经所剩无几,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卡恩背着空篮筐,和逻辑枝芽一起走在田埂上,讨论着下周的播种计划;溪的投影在麦田里飘着,用传感器记录着土壤的湿度,准备明天发给卡恩;守望者-09的机械臂上,还挂着那串光之果实,慢慢走回自己的节点。
拓最后一个离开广场,他回头看了一眼试验田,夕阳把麦田染成了金红色,像一片燃烧的海洋。他知道,今天播下的不只是麦种,更是“理解”和“信任”的种子,这些种子会像麦田里的作物一样,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支撑起真正的“共生”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