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十四章面条(第1/2页)
高巧春这个操作,让打破了大家吃席的计划,宾客们只能灰头土脸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宋苗也黑着一张脸回家做饭,反倒是宋向文和宋南星两人对视了一眼,却并没有急着走,反而藏在了搜查队必经的路旁。
不一会儿,搜查队果然带着一个厨子下了山。
看到厨子并不是十里八村最会算计的范大厨,也不是范大厨的师兄弟和他们的徒子徒孙,而是向阳村那个惯会偷奸耍滑、还和高巧春他爹高胖娃好得能穿一条裤子的高大牛,宋向文和宋南星立刻交换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虽然全盘计划一下子落了空,还损失了一条乌鱼、五毛钱,爷俩的心情却无比的平静。
“师傅,你怎么看?”
宋向文笑着说道:“还能怎么看?当然是拿眼睛看!”
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宋南星甚至于默默的翻了个白眼。
宋向文拍了一下她的脑袋,没好气的说道:“小丫头也没个老少,还倒反天罡,冲我翻白眼了!”
宋南星撇了撇嘴,严肃的又问了一遍。
“师傅,这次的事儿,你怎么看?”
宋向文终于没有再展示他的幽默,而是正色道:“我觉得,这事儿多半是高巧春那婆娘在捣鬼,自导自演给她媳妇看的。
不过,她那媳妇也不是个简单的。
我们两家那些事儿,又不是啥秘密,稍微打听一下就清楚了,可她还是巴巴的让宋志宏来请了我们俩。
这只能说明,她也没安什么好心。
如今高巧春闹了这么一出,着急的可不是咱们俩……”
宋南星眼珠子一转,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宋巧姑家,幽幽的说道:“你猜,我那便宜舅娘,是不是也有了“上进”的心思,却没别的法子,才……”
上进?
宋向文一开始还没弄明白这两个字的意思,可顺着宋南星的目光一看,立刻秒懂。
“你是说,罗彩儿也想去军医院参加短期培训班?”
宋南星撇了撇嘴,道:“除了这事儿,我再也想不出别的原因,能让她忤逆高巧春也要请咱爷俩去吃喜酒的了。”
宋向文摸了摸宋南星的脑袋瓜子,笑道:“这年轻就是好,脑袋瓜子就是好使。
我都没有想明白的事儿,你居然想明白了。
不愧是咱家的崽。”
宋南星接受了宋向文这不走心的赞美,抿了抿嘴,补了一句。
“但咱们家送的那乌鱼和礼金,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宋向文笑着摇了摇头。
“这你可就不一定了!
这婆媳大战,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更不一定是高巧春这婆娘稳占上风。
这两盏不省油的灯放在一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高巧春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咱们就不说了。
万一这罗彩儿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你又猜到了她的心坎上,这乌鱼和礼金不仅能回来,说不定还能折成钱,甚至翻倍呢!”
宋向文的推断有理有据,让一向爱财如命的宋南星,第一次有了这钱不赚也行的想法。
毕竟,推荐一个压根不知道底细,要有可能被换了芯子的外人去参加培训医生的短期培训班……
这种事情,想想都不靠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四章面条(第2/2页)
万一培训不合格,算谁的?
万一出来以后犯了错误,出了人命,算谁的?
万一学了本事,翅膀硬了,要飞走,算谁的?
……
宋南星只想想,就惊出了一身冷汗。
“师傅,军医院那边要是忙的话,你就早点回去搭把手吧!
家里和药房的事儿,我帮你看着,错不了!”
宋向文略一思索,还真觉得宋南星这法子可行。
“我待会儿给你干爹通个信,看看他怎么说?”
宋南星点了点头。
“那我们抓紧时间,先回家把饭吃了,然后找三叔送送你!”
看着宋南星那副恨不得立刻把他送走的迫切模样,宋向文有一种被当做“瘟神”的心塞。
宋向文捏了捏眉心,任由宋南星拽着他的衣袖,拉着他往家里走。
两人刚进大门,就看到宋苗端着一盆面条从厨房走了出来。
宋大志、宋立夏、宋小满爷仨,人手一双筷子,正眼巴巴的望着宋苗手里的面条呢!
看到宋向文和宋南星走进来,宋小满连忙招呼道:“就等你们俩了!
赶紧洗个手,过来吃饭了!”
宋苗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宋小满立刻老实的闭上了自己的嘴。
宋大志更是立刻发难,怒斥道:“没大没小的!怎么跟师伯说话呢?”
这时候,解释略等于掩饰,只会引来更大的风暴,甚至还会导致到嘴边的面条飞走。
自诩聪明人的宋小满,才不会“上当”,只默默的低下头承受着。
宋大志本就是个嘴拙的,翻来覆去的也就念叨那几句。
等宋向文和宋南星洗完手坐到餐桌旁,宋大志忙着照顾这一老一少,自然也就放过了宋小满。
这年头,供销社虽然有挂面,可以拿粮本或者粮票买,但做工比较粗糙,品相又黑又丑。
而好一点的龙须挂面,基本上都是城里给捎回来的,根根光滑细白,所以平时根本舍不得吃,只有病了或者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才会给煮一碗。
也就是今天情况特殊,时间紧,又念着一家子没能吃上席,宋苗才“奢侈”了那么一把。
肉疼的拿出钥匙,打开碗橱,拿出珍藏的鸡蛋打散,加点底盐调味。
锅热下入大一块猪油,等油温升到八成,下入鸡蛋。
流动的琥珀色,在热油中迅速晕开成圆月,边缘泛起金黄的蕾丝花边,蛋黄如初升朝阳般逐渐凝固。
宋苗就会用沉甸甸的锅铲快速的给它翻个面,等到焦香与奶香交织的温暖气息弥散开来,再来上一瓢清冽的山泉水。
清汤中瞬间泛起油光,家里那个有着岁月斑驳痕迹的竹锅盖,就会恰到好处的隔开所有人的视线。
等到宋苗揭开那锅盖,水雾渐渐散去,清冽的山泉水早已经变成了奶白色。
宋苗这才拿那把购置许久的面条,散入沸水中。
早就准备好的大盆里,打上佐料、撒上一把葱花,拿起筷子等待着面条熟透的瞬间。
说时迟,那时快。
一把一斤的面条,宋苗只需要两三筷子,就能把它们“一网打尽”,放入盆中。
锅里的面汤也不能浪费。
只见水瓢和锅铲齐飞,所有的汤汁就都到了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