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32章两国血脉(第1/2页)
房修然站在马车前,向牛车上堆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秦金枝双手抱臂的靠在门口。
“你把镇北王府搬去多好。”
房修然连个眼神都没有给秦金枝。
“你不是说了,我的族人生活在山里,那山壁陡峭,定然是物资稀缺,我当然要给他们多带一些东西。”
秦金枝挑眉,“那山壁牛车可上不去。”
房修然将最后一袋白面搬到牛车上。
“山人自有妙计。”
随后他看向秦金枝,“不过,公主就这么放心我离去,不怕我带着族人转投楚国?”
秦金枝笑笑,“方先生想什么美事呢?”
她拍拍手,一队暗卫出现在她面前。
为首的龙二上前,“公主。”
秦金枝面带笑意的看着房修然,“这是我身边的赤龙卫,他们会一路跟着你,若是你有什么异动,他们会马上杀了你跟你的族人。”
房修然听后哈哈大笑,“公主坦荡,房某佩服。”
秦金枝转身,“望先生早去早回。”
王府的大门关上,龙二带着赤龙卫也消失不见。
赤龙卫是秦金枝的亲卫,在龙羽卫没有出现之前。
一直都是赤龙卫在暗中保护秦金枝。
秦金枝将龙羽卫剩下十七人分开。
每人率领二十名赤龙卫执行任务。
龙一则守在王府之中。
房修然笑着坐上牛车,挥着鞭子向远方走去。
“房修然竟然投靠了秦金枝!”
皇甫夙听着暗哨传来的消息脸上遍布冷意。
她将房修然好吃好喝的养在府上,这么多年他都没有将他们天水城的守城之秘交给她,不过跟秦金枝见了一面便投靠于她。
皇甫夙眼中带着杀意,“把房修然跟他的族人都杀了,不能为我所用,那便没有存在的价值。”
“是!”
暗哨消失,门外宫女通报。
“公主,世子回府了。”
皇甫夙淡淡的开口道:“让他到前厅等我。”
皇甫南临以为又要在前厅等好一阵,结果没一会,皇甫夙便出现了。
皇甫南临起身,“母亲。”
皇甫夙坐到主位上,“是想通了,还是又来替你那九哥当说客?”
她漫不经心的喝着茶。
皇甫南临却沉默了一会,就在皇甫夙看过来的时候,皇甫南临看向皇甫夙的眼睛。
“母亲,我的父亲是谁?”
皇甫夙一顿,随后若无其事的说道:“微不足道的人,你问这个做什么?”
皇甫南临缓缓开口,“我的父亲,是不是晋国人。”
皇甫夙听到此话,将茶杯放下,“谁跟你说的?”
皇甫南临身子都有些抖,“您回答我,是不是!”
皇甫夙只是淡淡的说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皇甫南临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般跌坐在椅子上。
半晌他开口道:“他是不是晋国的太子,萧承乾!”
皇甫夙看着皇甫南临的样子,“看样子你这些时日不在国都,便是调查此事去了,是谁告诉你的,皇甫南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2章两国血脉(第2/2页)
皇甫南临双眼赤红,“母亲,你为何这样做!”
皇甫夙看着皇甫南临的样子简直要笑出声。
“怎么,觉得身上有了晋国的血脉,低人一等?”
皇甫南临如遭雷击,没有了开口的能力。
皇甫夙脸上满是嘲讽,“当年都传镇北世子有帝星之相,常常有人将秦子仪跟萧承乾作比较,无论是武功,才学,还是用兵,萧承乾都不如秦子仪,如今看来,他的血脉也比不过秦子仪!秦金枝若是我的女儿,现在楚晋早就一统。”
皇甫南临看向皇甫夙,“我只是您争权的一颗棋子是吗?”
皇甫夙起身,“你身上留着的,是两国的帝王之血,只有你,才有资格让两国都匍匐在你的脚下,临儿,既然你都知道了,那便应该明白,君临天下才是你的宿命,等我成就霸业,将来这天下尽归你所有,没有什么比权利更重要!你到底明不明白!”
皇甫南临怒吼道:“权利权利权利!您的眼中只有权利!”
皇甫夙看着皇甫南临的样子嗤笑一声,“你若想通了你回府,若是执意站在皇甫南风那边,我也不拦着,但你若挡了我的路,就算你是我的儿子,我也不会放过你。”
她起身离开,皇甫南临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皇甫夙回到内室,眼神冷漠的对着身边的宫人说道:
“民间常说,这龙生龙,凤生凤,当年那秦子仪不解风情,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目光放在那萧承乾的身上,临儿跟他的父亲一样目光短浅,若是秦金枝,怕是早已经用这两国血脉的身份在天下掀起波澜,临儿竟然还在纠结身怀他国血脉。”
宫人连忙说道:“公主息怒,世子年纪尚小,不懂公主的图谋,等公主将来霸业一成,世子自然知道这权利的重要。”
皇甫夙冷着脸,“年纪尚小?秦金枝稳定晋国局面,如今比临儿还要小上几岁,你去挑选一些好人家的女子,谁能怀上南临的骨血,谁便是本宫登基后的太子妃!”
“奴才这就去办。”
皇甫夙坐在内室沉默了半晌,随后开口道:“溪山,你去一趟晋国,也是时候跟老朋友叙叙旧了。”
屏风后走出一高挑的男子,男子没做声,转眼消失不见。
晋国皇宫里,宫人正忙忙碌碌的布置。
马上就是太子的寿辰,听说寿辰上,帝后还要宣布一件大事。
霍青率领禁军严格检查。
绝对不能再像上次金枝生辰宴那样出现乱子。
而大殿之上,帝后一脸喜色。
水部司的苏郎中已将所有船只建造完成。
没有拖延一丝工期。
帝后当即下令,派将士前往淮南剿灭水匪。
而淮南节度使韦子明突发恶疾告假。
陛下念其在淮南劳苦功高特派两位院正前去探望。
二位院正诊脉后回宫复命,韦子明是旧疾复发,需要静养。
回到御书房,皇后开口道:“这韦子明不肯接任尚书令,竟然玩起了这装病的手段。”
皇帝翻开奏折,“他想拖延时间,在寻找机会回淮南,看来金枝说的没错,韦子明其心必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