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29章公主殿下的训疯狗日常12(第1/2页)
一双又一双冒着绿光的眼睛盯着他们。
太子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场面,但比起害怕,他更加生气。
父皇不是下旨让各城开仓放粮?为什么这一地的百姓会饿成这个样子!
谢澜音的心里有不祥的预感。
还没等她提醒,就有灾民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他们的手里都拿着锄头和镰刀。
虽然他们的脸上有慌乱和害怕,但紧紧捏着手里的武器。
太子抬手,运粮队伍立即停下来。
他表情凝重地看向面前的人,这些暴民是打算抢夺粮食吗?
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下来,双方都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盯着对方。
此时的气氛紧张到仿佛只要落下一滴火星子,双方就会一触即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谢澜音提高声音说:“我们是押送粮草的军队,带领我们的是太子殿下,你们放心,只要太子殿下来了,你们肯定能够吃饱饭。”
太子愣了一下。
虽然不明白姐姐的用意,但他觉得姐姐这么做肯定有她的原因。
于是太子也提高声音说:“孤就是太子,你们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孤说。”
拿着武器的众人面面相觑。
“太子殿下……真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来了,我们就能吃饱饭了。”
众人纷纷扔掉手里的武器跪下来,乌泱泱地跪倒一片,看起来格外壮观。
太子都被这个阵仗吓了一跳。
本来以为是来抢夺粮食的暴民,没想到听到他是太子之后,这些人都跪下来相迎。
太子下马。
谢澜音和萧玦也跟着下来,两个人一左一右护着他。
太子快步走上前,将为首的那个最年长的人扶起来,感受着衣服地下瘦削的骨头,太子的手都不敢用力。
“老人家,镇上怎么受灾这么严重?父皇不是下旨让各城放开粮仓放粮,你们怎么还……”
老人用袖子擦眼泪,哽咽着说:“他们那群丧良心的东西哪里舍得放粮,估计是想要继续拉高粮价,想要用那些粮食换钱。”
“那你们这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
“吃树皮树叶观音土,总归是要吃饭的,不然没有力气。”老人家紧紧攥着太子的衣服说,“太子殿下,我们这些老的饿死也就算了,可这些孩子是无辜的啊。”
太子额角青筋突突直跳,那双平日里清澈如溪的眸子此刻像淬了冰的刀锋。
“你们放心,孤肯定会为你们做主。”
太子让队伍暂且停下,让士兵们煮粥分发给灾民们。
萧玦吩咐人去前面探路,他跟灾民们聊天。
没过一会儿,前去探路的士兵就回来说前面的道路被淹非常严重,运粮车过不去。
萧玦当机立断,带着人前去抢修道路。
等他回来的时候,正好帮忙施粥,还和灾民们聊天,稳定他们的情绪。
灾民们一听道路受损严重,就自发组织起来帮忙。
萧玦有条不紊地在旁边指挥着。
太子和谢澜音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他被眼前的这一幕触动。
在这些人提着工具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还以为这些人和之前那些大臣折子里面写的一样,都是些不服从朝廷管教的暴民。
这些人才刚刚吃饱,就来帮忙。
太子声音闷闷,“皇姐,是不是之前那些水灾雪灾中的暴民也是这样一群只是吃不饱饭的无辜子民?”
“其中不乏有故意煽动情绪的恶人,可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要是能吃饱穿暖,谁会愿意把头别在裤腰带上呢,允谦,你好好看看,以后这就是你的子民,你不能光靠臣子的奏折来了解你的国家,你该明白百姓生活的辛酸苦辣。”
“嗯,我知道了,其实皇姐跟着我来,也是想让我学会这些道理的吧。”
谢澜音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是啊,允谦你是我的弟弟,如果你想要做好一个太子,我会帮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9章公主殿下的训疯狗日常12(第2/2页)
“皇姐,我一定会努力的。”
说完这句话,太子转身走进施粥棚,亲自拿起勺子给灾民盛粥。
灾民们大受震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太子殿下,未来的皇上居然亲自给他们施粥!
大家自发跪下,喊着太子殿下千岁。
太子慌乱地让他们起来,并且发誓,肯定会处理掉那些不愿意放粮的贪官。
百姓们大声喊着太子殿下,还有孩子跑过来睁着天真的眼睛看着他。
那一瞬间,太子第一次感受到他身上的重担。
谢澜音满意地点头。
看来这一趟出来还真是正确的选择。
要是允谦登上皇位,他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他们身上还有任务,不可能在这个镇上停留太久,施粥结束之后,太子就去吩咐士兵留下足够小镇百姓吃七天的粮食,他们继续启程。
太子保证,七日之内官府就会放粮赈灾。
他们离开的时候,灾民们都是跪着,喊着恭送太子殿下,看着他们离开。
太子骑在马上,此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当初刚刚接下送粮的任务,他其实只是想做出成绩,这样就能说服父皇送他去边关。
可经过刚刚的事情,他才知道,送粮的任务有多重要。
谢澜音感觉,允谦在一夜之间好像长大了一样。
他不再和小孩子一样整天咋咋呼呼,眼底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几分怜悯和沉稳。
到了县上之后,太子让车队继续前行,他自己带了一群人去府衙。
谢澜音有些不放心,也想跟着去。
太子赶紧看了一眼萧玦。
萧玦只当没看见,只要是公主想做的事情,他就不会阻止。
太子气得牙痒痒,不过经过上次的事情,他发现萧玦行事果断,有勇有谋,确实是个可用的人才。
难怪姐姐那么中用他。
太子:“姐姐,你就让我自己去处理吧,我总是要长大的,要是我处理不了,到时候再让姐姐出面好不好?”
“再加上送粮任务紧急,要是晚一天到,灾民就会多饿一天肚子,运粮的队伍可不能停。”
见他实在坚持,谢澜音只能点头。
看着他带士兵离开,谢澜音感慨,“允谦真是长大了,做事有谋划,不再脑子一热就往前冲。”
“这也是殿下的功劳。”
当天晚上,太子就赶了回来。
谢澜音好奇地问:“你这次去做了什么?”
太子风轻云淡地说:“我将那个知府拉出来当众审问,确定没有冤枉他之后,就把他拖到菜市口宰了,他手底下那个县令倒是有几分胆识和良心,于是我就把他提拔成知府,让他开仓放粮。”
“那知府的家人……”
“皇姐放心,我并没有迁怒他的家人,给他家里人留下一些银钱,数量不多,但短时间内饿不死,其余的钱粮都分给百姓。”
谢澜音点点头。
又继续前行了两三天,终于到达目的地。
这一路上,谢澜音就听到百姓们在议论当今太子是个有贤德的人。
太傅早早听闻太子的到来,带着人在城门口候着。
远远看到运粮的车队,太傅快步迎上前。
“参见太子殿下。”
他和他身后的人跪了一地。
太子赶紧下马,快步走上前,将他扶起来。
“老师快快起来。”
太傅被扶起来,欣慰地看着他说:“太子殿下如今也能独当一面,这一路过来定然辛苦,进府休息吧。”
“不用,孤不累,要不是老师提前加固河堤,只怕水患会比现在严重许多。”
太傅哪敢居功,刚想小声地说是公主殿下的功劳,他的余光就瞄到走过来的两个人,眼睛顿时吓得瞪老大。
“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