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璀璨炫目的明珠瑰宝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璀璨炫目的明珠瑰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再造国宝工程当中,第一件乾隆的珍宝,是一件珐琅彩婴戏纹瓶!
    其实珐琅彩上榜,实在是太正常了,加上这件乾隆时期的婴戏图,出自供奉内廷的知名画家金廷标笔下。
    那么金廷标是谁?他是清代的画家,这没有什么奇怪的。
    那么他跟乾隆有什么关系?还真有关系,而且关系不小。
    这一位可不是死读书的人,他在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在乾隆南巡时,进《白描罗汉图》,从而使得龙颜大悦。
    所以,命他入内廷为供奉。
    他所绘写意秋果及人物,皆得高宗题咏。
    入直数载,卒于京寓。
    金廷标是画家,他难道画作都很是不凡,曾经作《彷陈容九龙图》卷,辑入《石渠宝笈续编》。
    传世作品有《拜石图》,辑入《故宫书画集》;
    其他还有《碧桃图》《孟母移居图》《枫林晚坐图》《萱花寿石》册页(3开),辑入《华夏历代名画集》。
    《石渠宝笈》着录了他81幅作品,这可是一个大成就。
    如果不了解《石渠宝笈》,就不知道这是什么!
    其实,这就是一本大型着录文献。
    《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着录文献。
    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编四十四卷。
    着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卷,像是书卷、画卷、书画合卷。
    其次还有轴,书轴、画轴、书画合轴。
    再就是册,有书册、画册、书画合册等九类。
    作为我国书画着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巨着,书中所着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
    而负责编撰的人员,均为当时的书画大家,或权威书画研究专家。
    2014年,江美出版社和故宫出版社,在《石渠宝笈》的基础上,联合出版《故宫博物院藏清内府抄本合编石渠宝笈(精选配图版)》,为《石渠宝笈》配图。
    这是前者在当代的新发展,增加了其研究价值和鉴藏价值。
    到现在,只要是鉴定清代的珍宝,一般都是参考这本《石渠宝笈》。
    因为《石渠宝笈》是集清宫书画收藏之精华,编撰而成的一部大型书画着录。
    它收录我国上迄魏晋,下至清初近两千年书画名家最优秀的书画作品,总数达一万两千余种。
    这本典级,肯定是中华民族历史和艺术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
    只要是清宫曾经收藏的珍宝,一般都会在这本书上找到。
    如果找不到,那就很可能是臆造品,不是真品。
    当然,要使用这本书鉴定古籍、珍宝,也需要注意。
    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应当客观理智地,看待《石渠宝笈》着录的书画。
    《石渠宝笈》中,既有在我国书画发展历史上,璀璨炫目的明珠瑰宝,也有历代大量的伪作和彷作。
    书中着录的某家作品,并不一定就是这家的真迹。
    现在故宫博物院的书画库房里,就专门有存放虽然经过《石渠宝笈》着录,但并非真迹的资料库。
    因此,对《石渠宝笈》着录书画,要一分为二地看。
    既要重视它的史料价值和珍贵意义,也要正视它的缺陷和不足。
    《石渠宝笈》的着录只能保证几点,第一就是所录作品确在清宫收藏过。
    第二是《石渠宝笈》着录的赝品,不会晚于乾隆或嘉庆。
    另外,《石渠宝笈》有自己的缺陷,它没有图片,只是文字,这是古人没有办法解决的。
    此外,《石渠宝笈》只是相对客观地,反映了宫廷收藏的情况。
    但在鉴别上,仍有很多不严谨之处。
    这是由几方面造成的,一方面当时没有博物馆。
    无论是皇帝,还是他身边的近臣,其对书画的了解和学习条件比较差。
    而当时都是私家或皇室秘藏,外人没有特殊的关系很难看到。
    编纂者或者鉴定者,由于自己见识的高低,判断力就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是由当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所造成的。
    皇帝一言既出,别人是无法不遵从的。
    比如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伪品,先进入了宫廷。
    乾隆一看甚是喜欢,拼命题诗,赞扬得无以复加。
    结果真迹来了,他也明白真迹比假的好,但是自己的身份在这儿,不可能自己承认我看错了。
    所以,他就让手下的大臣,去题诗说这个真迹怎么不好,这其实就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把戏。
    这可是乾隆真正的黑历史,可不是凭空污蔑他!
    不管怎么说吧,一本记录历代珍宝的典级,特别是记载清代大家作品的典级,其上有着大批画作,这足以说明金廷标的厉害。
    当然,还有更厉害的,这可以通过一件玉山作品,来看出一二。
    乾隆三十一年(1766),疆区向朝廷进贡了一块大玉石。
    这块大玉石,令乾隆想起了金廷标的一幅山水画《秋山行旅图》,于是下旨由宫廷玉作承做。
    然而,宫廷玉作的二十多名玉匠每天赶制,用了六个月日工,四个月的夜工,只完成了二成,进度异常缓慢。
    无奈之下,乾隆下令将玉料运往扬市加工。
    这也是扬市首次奉旨,碾琢这么大型的玉山。
    两淮盐政决定面,向扬市招募能工巧匠。
    一番选拔之后,最终招募了3000名扬市玉匠。
    四年后,经过玉匠们日夜的辛劳碾琢,作品终于完成了。
    1770年,玉山经水路运回京城。
    乾隆一看之下,龙心大悦。
    玉料上澹黄色的瑕斑,变成了秋天的草木;
    玉料中的绺纹,变成了峻拔的山峰,陡峭的崖壁,山间还隐约现出崎区的栈道,上有赶着毛驴的驮队在缓慢行走着。
    作品构图层次分明,布局错落有致,秋意浓厚,意境高旷。
    乾隆三十五年和三十九年,乾隆还先后两次为之赋诗赞赏。
    从此可以想见,这副作品到底有多么好。
    也从此可见,金廷标这个人的作品,都是什么水准!
    虽然不能说每一件金廷标的作品,都是珍品。
    但是他的作品,每一件都很不普通,这是肯定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谁说医疗兵不能一拳一个了 铁雪云烟 只有风知道 我没落网,凭什么说我有罪! 重生后,她们抢着给娃当妈 人在现实,超脱彼岸 叶苜苜战承胤 她!乌野男排部主攻手 不死不灭的我在40k的绝望旅途 副本0容错,满地遗言替我错完了 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 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我的透视超给力 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 逍遥四公子 被锁庵堂三年,满朝跪求公主原谅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战锤:我的生物爹帝皇和半神弟弟 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