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十八章测量海沟(第1/2页)
北起硫黄岛、西南至雅浦岛附近,全长2550千米,平均宽70千米,从卫星图上看呈现为一条弧形弯月。
这便是已经形成6000万年的世界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
“向阳红10”号船和“J121”船抵达海沟海域的时间是在凌晨,两船按照原定计划立刻下锚停航,各项海上科学考察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
等赵阳他们起床的时候,船上几个地球物理实验室其实已经灯火通明了整整一晚。
“出来了,测量结果出来了,深度是10040米!”
拿着相机和笔记本刚走进南大洋考察队的实验室,赵阳就听见一声惊呼。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就看到屋子里的所有人都已经站起身子,鼓掌声和欢呼声几乎要把房顶都掀掉。
赵阳虽然不明所以,但也知道肯定是有好消息,职业敏感让他端起相机,手里的快门飞速按动,要将这欢庆的时刻一一记录。
但要写出一篇好的新闻稿,既要有核心照片,也要有文字辅佐。
而采访显然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好办法。
正当赵阳环视四周打算找个好目标的时候,一位留着飒爽短发的女同志从人群里冲他喊了一句。
“赵记者,今天黑板报的头条可不许是其他人的,必须给我们探测组。”
真是想睡觉了就有人递来枕头。
赵阳心想“好嘞,就决定是你了”,随后挂上最热烈的微笑,一个箭步就凑到了女同志的跟前。
“姐,给我好好讲讲呗,回头不光写小黑板,还要给你们往北京发通讯稿。”
和考察队相处的这段时间,赵阳不但摄影技术突飞猛进,一张小嘴也是甜了许多。
几句姐姐一喊,立马让探测班的一众女同志笑得花枝招展,纷纷知无不言。
她们说得很细,字里行间慢慢带上了些许情绪,而赵阳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只是测量出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就能让大家激动成这个样子。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到底有多深?
这是困扰着全球海洋科研工作者的超级谜题。
无数顶尖的科学家前赴后继,为的就是得到一个更准确的数字。
这串数字不但是科学上的成就,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国家实力的强弱。
就和美苏要争霸月球和太空一样,跑在前面的人不但能向对手“耀武扬威”,还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国内民众的认同感,提升支持率,从而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在错综复杂的新时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定义,与政治、经济、民生、社会稳定等字眼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探索马里亚纳海沟这项竞赛上,发达国家们其实早就“听枪起跑”。
1875年,英国“挑战者号”科考船首次通过测深锤测量马里亚纳海沟,确认其最深处为10863米,并以“挑战者深渊”命名。
二战之后的1951年,英国皇家海军挑战者二号再次测量马里亚纳海沟,以回波定位方式于北纬11度19分,东经142度15分,测出当地深度为10900米。
1960年1月,记录再次被刷新,美国“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艇由雅克·皮卡德和唐纳德·沃尔什驾驶,首次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测得深度10916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八章测量海沟(第2/2页)
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纷纷投身于这片神秘海域,试图将探测深度再往下推动。
就在赵阳他们出发前,日本将高能专业探测航具“拓洋号”(Takuyo)送入马里亚纳海沟,以多窄波束回波定位仪来收集数据,测得最大深度为11040.41米。
而相比于其他国家你追我赶的竞争,我国在马里亚纳海沟乃至整个远洋科研领域几乎可以用一张白纸来形容。
就和南极问题上受到的屈辱类似,在远离国土的广袤大海,中国人同样没有话语权。
造成如此局面,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问题。
但不管怎样,进入80年代后,从弯路上回到正轨的新中国终于开始在多个领域奋力追赶,制定了众多举措和目标。
出征南极建立考察站是其中之一,测量马里亚纳海沟也是。
赵阳适时地结束了采访并默默退到了人群的最后,他要把这喜悦的时刻留给探测班的同志们。
10040,只是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成绩,甚至显得有些寒酸。
但背后到底深藏着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多少次与家人的挥泪告别,多少次倾尽全力后依然功败垂成。
恐怕只有此时“向阳红10”号船上这些眼噙热泪、相互拥抱、手舞足蹈的可爱人儿们才会知道。
“不知道燕子最近过得怎么样?瑶儿估计已经会爬了吧,等这次回去,一定要找社里多请几天假,好好陪陪她们。”
往回走的路上,赵阳突然特别想听听李燕和瑶儿的声音,想告诉她们自己一切都好。
可惜虽然船上配备了短波通讯设备,但使用时间有限,而且只能定向联络。
对妻女,对家的思念终究只能埋在心里。
“赵阳,你跑哪去了,找你半天了,舒舒姐让我来问今天黑板报的主题选啥?”
杨明从转角冒了出来,这家伙现在一有时间就跑去给马舒舒当“助理”。
也叫年纪轻身体好,晕船加少睡也没影响工作状态,所以严奇和郭坤都没管着他。
那忙前忙后的样子根本就是个陷入单恋的单纯男孩,考察队里是个人都看出来了,唯有他自己还以为伪装得天衣无缝。
“就写南大洋考察队探测班克服万难,成功征服世界最深之马里亚纳海沟的事。”
赵阳没有食言,除了“每日通讯”的黑板报外,他还想好了要把照片和采访记录整理成稿,到时候要带到南极考察站,再带回国。
不仅仅是作为系列报道的一部分登上报纸刊物,更重要的是要给591名队员的亲人朋友们分享。
赵阳知道自己就是来干这事的,也深知自己必须干好。
因为他始终认为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让英雄“有名”既是任务,也是使命。
远处的海很蓝,阳光很好,让人心生涟漪,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许。
赵阳掐指一算,暗叫不好。
全因他突然想起郭坤前几天交给自己的任务。
“糟了糟了,估计过两天就要到赤道了,狂欢表演的节目还一点都没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