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万人口,五千户,五千兵马,基本上一户就要出一个人士兵了!”
李万年也知道,在这个情况下,锦州还能如此繁荣,李达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不错,所以锦州的外地商人多,不然也形不成这样的人口气象,还有一点就是前几日李全叛变,导致数百人身死,虽然这其中很多一部分是当年的流民,但还是有不少士兵是有家庭的,这不很多人家挂了白幡!”
李达指了指街道上一户人家挂的白布白幡。
“这些家庭的男子叛变被诛杀之後,一家老小的日子也越发的难过了!”
李万年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将来经历这一幕的,但要是真的发生了,他还是会和李达一样。
“不错,所以,我还是对他们进行了抚恤,士兵没有过错,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一家老小能过上好日子!”
李达如此说,李万年也很感慨这老头的豁达,毕竟年纪很大了,背叛自己的还是自己的义子。
“李全和契丹人勾搭多久了?”
李万年好奇道。
“三年多了,这小子倒也不是真的想成为契丹人的狗腿子,而是想获取权力之後和契丹人谈判,甚至想在这里建立一个高句国人!”
李达对李全的想法一清二楚,说这些的时候,也是一脸的平静。
“他是高句丽人?”
李万年要是没记错的话,高句丽国在公元668年灭国,其末代国王高藏在公元682年去世,也就是高藏去世的前後,靺鞨人崛起,建立了震国,后被大唐册封为渤海郡国。
高句丽人和渤海人并不是一个民族,可渤海国建立之後,也确实占据了高句丽的部分领土,并且吸纳了部分人口,而高姓也是高句丽民族的姓氏之一,现如今,高姓在渤海国仍然是贵族,比如被他杀掉的高辇就是原高句丽的贵族。
“是的,他本姓高,和渤海国的贵族高氏是亲戚,但是这位并不愿意和渤海国的高氏有太多联系,因为在他的设想中,渤海国侵占了他的领土,中原人又击败了他的母国,所以他不想臣服渤海国以及中原朝廷,而是想重建高句丽国,但高句丽国已经灭亡了一百多年了!”
李达知道这些,但他还是将李全收为义子,主要是这人确实有些本事,主要是踢到了铁板上。
“那麽李全是如何看到王建的?”
李万年说的是建立王氏高丽的王建,这个高丽建立䭾实际上是新罗人,而在唐初,新罗人和高句丽人是敌对关系。
“李全对这个刚建国没几年的王建没啥好感,甚至将王建的画像挂在卧室,每天用刀割!”
李达对自己的义子的情况知道的十分清楚,李万年甚至想,就算那天李旺财没来,这位也有把握将李全拿捏。
“哈哈,李全的运气还是差了很多!”
李万年也只能这麽说了。
“主要是高句丽已经灭亡了一百多年,大部分高句丽人都认为自己是渤海人了,他此时建国已经没有了民意,当然,如果契丹人愿意帮他,问题倒是不大!可此处距离契丹也不算太远,契丹人怕是不会接受一个国家长期存在!”
李达分析的很清楚,因为历史上,契丹马上就会攻灭渤海国,建立东丹国,但很快东丹国也没了。
“刺史大人所言极是!”
李万年说完,就到了府衙门口。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进去坐坐吧,我也召集诸位将领议事!”
李达想让李万年尽快的接管锦州军。
“好!”
.......
不一会,锦州两位军主,十位营指挥使全部到了,这些人基本构成了锦州军的高层。
李万年的到来,这些将军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没有一个人敢自傲,因为那座京观的场景,看过的人都睡不着觉。
而往近了说,李旺财带领五十甲士斩杀李全四百多人,将他们彻底的震撼了,而且这次李万年又带了五百重骑兵,足以震慑他们了。
“诸位将军,我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就死了,但你们的去处我不能不做安排,之前李全想投靠契丹人,但诸位将领大部分是汉人,一部分是渤海人丶和新罗人,你们和契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也不会受到重用,在李万年将军的麾下,也有异族将领,加上李万年将军通过多次战斗,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所以我带诸位投靠李万年将军,不知道诸位是否有不同意见?”
李达说完,李万年继续补充道:“如果不想跟着我做事,我给离开的将军五百白银,将军们就可以卸甲离开了!”
李万年说完,其中一位军主就说道;“我愿意跟着李万年将军继续征战!”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诸位将领纷纷表示跟随,李万年笑了笑:“我现在有二十份练武的大药,诸位将军可以每人推荐一到两位合适人选,使用这些大药踏入武道!”
李万年说完,李旺财就让人将大药拿了上来,这些大药珍贵无比,有价无市,在这个地方更是少之又少。
看到这个东西,诸位将领都心动了,他们知道这是李万年的奖励,也很珍惜这次机会。
“我补充一下,营指挥使推荐一人,军主推荐两人!剩下的奖励一些有功的将士!”
李万年说完,诸位将领很高兴,尤其是两位军主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
“另外,跟了我李万年,诸位的将士的俸禄按照我们的标准发放,应该是你们的两倍多!”
李万年说完,现场的氛围更加的热烈了。
“多谢李将军!我等必将誓死追随!"
诸位锦州将领纷纷表态。
“好,但我丑话也要说在前头,我李万年治军严明,不管如何,不得动普通老百姓的一砖一瓦,一针一线!违者,军法从事!”
李万年很清楚,他已经给了高薪,那麽将士就没有必要出去烧杀抢掠,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
“得令!”
诸位将领齐声回答道,大家的回答整齐划一,三言两语,已经全部被李万年折服,而李达看到这一幕,也感慨不已。
世子在知天命的年纪才出来逐鹿天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成就,有汉高祖之风!
......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