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百一十九章庆功宴(第1/2页)
上午十点左右,兴奋不已的玉军从政委办公室出来,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第一时间把他提职晋级的喜讯告诉了秀丽,她还真会表演:“是吗?太好了,中午我做几个菜,好好庆祝一下。”
玉军道:“对,再买一瓶酒。”
“你别管了,我来安排。”
玉军回到修理室,与两位同事一起分享了他的喜悦,他说:“我所取得的成绩与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分不开,特别是江技师,对我的帮助很大,发自内心的感谢你们!”
江技师道:“医院一向都重视临床科室,这次院里重奖你,对整个医技科室都是一个鼓励,小赵,好好干,说不定哪一天,你在科研方面也会有所突破。”
小赵笑了笑:“我现在是学习和打基础阶段,科研的事没敢想。”
玉军道:“昨天,院长跟我说了一个情况,就是外科四肢手术时,为了减少手术视野出血,易于辨认各种组织,方便术者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需要用驱血带从肢体的远端向近端缠绕,迫使肢体血液回流到躯体内……”
江技师不解地问:“他跟你说这个干什么?想让你去学医?”
“不是,他的意思是这项工作操作起来有难度,年轻的医生没经验,驱血效果不理想,岁数大的医生,体力跟不上,有时会半途而废,问我们能不能设计一种自动驱血器,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减少病人失血,提高手术质量。”
江技师听了很感兴趣:“这个思路好,应该好好研究一下。”
“我想这个项目由我们三人一起来研究,江技师您是老大哥,由您牵头,我和小赵配合。”
“别,院长跟你说,肯定是相信你,再说我也没你那股钻劲。”
江技师嘴上虽这么说,但玉军从他的眼神里看出来,他是同意这个方案的:“江技师,您就别再推辞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江技师笑了:“那我就试试。”
玉军道:“等科里做这种手术时,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先看看整个驱血的过程是怎样的,然后找几个大医院和专科医院做个调研,了解一下他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设备和解决办法,再决定是否立项。”
“还是你有经验,请你多指点。”
“您放心,我会全力以赴支持您的。”
中午,秀丽做了四个菜,买了一瓶白酒,一家四人聚在一起,搞了一个小型庆功宴,玉军端起酒杯,对秀丽和树红说:“今天我们是双喜临门,来我们共同干杯!”
秀丽对树红说:“我们俩一起祝贺你二叔荣升。”
树红问玉军:“二叔,您又升了,二婶是不是可以随军了?”
“没错,政委说,争取春节前就给办下来。”
“随军后,二婶和树熙是不是都成了燕北户口了?”
“是啊,就是燕北人了。”
秀丽拍了一下树熙的头:“儿子,你马上就要成为大城市的人了,高兴吗?”
“高兴,我姐姐跟我们一样吗?”
“你姐姐将来找个军官,也会跟我们一样。”
树熙不明白:“找军官干什么?”
“找个军官给你当姐夫。”
“二婶,您说什么呢?”
秀丽看了看树红:“我一直都把你当女儿看待,希望你将来能留在我们身边。”
“树熙上学后,我在这就没用了。”
“你可以先工作,然后找个军官对象,随军后就可以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医院里这么多女兵,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搞的?”
“怎么?你想当兵?”
“能行吗?”
“你还真敢想,你知道女的当兵有多难吗?当年我也想当兵,后来一了解,我就死了心了。”
“为什么?”
“一个县好几年才有一个女兵指标,为了这个指标,几个县领导都打破了头,只能是县委书记、县长这些主要领导的女儿顺序排队,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戏。”
玉军瞪了秀丽一眼:“你别误导孩子,当兵首先要符合条件,同时,体检、政审要合格,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
“行,我说错了,我收回,如果你有本事让树红当兵,我就服了你。”
“我哪有这本事,当兵的事就别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九章庆功宴(第2/2页)
树红道:“听说小芳阿姨也是从农村过来带孩子的,后来就当兵了。”
玉军道:“她赶上一个好机会,那两年后门兵盛行,是她叔叔帮了她。”
“李爷爷在部队大机关,能不能请他帮忙?”
“你李爷爷已经退休了,就是没退休也办不了,现在后门女兵基本上没了。”
秀丽斜了一眼玉军,苦笑着道:“说了半天都是废话,结果还是办不了。”
玉军对树红说:“你现在别想那么多,先集中精力把高中课程学完,初中文化水平实在是太低了。”
秀丽道:“这个我同意,你现在学得怎么样了?”
“高二数学和物理快学完了,语文、化学和英语只学了一半。”
“光学了不行,主要看是不是掌握了,作业都按时完成了吗?”
“您问我二叔。”
玉军道:“我每天晚上给她讲完课就布置当天的作业,批改前一天的作业,总体来说,完成的还不错。”
树红道:“我的英语基础比较差,没人辅导学起来很费劲。”
玉军跟秀丽说:“英语我辅导不了,我想给她请个英语老师辅导一下,你看行不行?”
秀丽问树红:“你有决心把英语学好吗?”
树红道:“有,只要有人辅导,我就下决心去学。”
秀丽听了比较满意:“行,为了你的前途,就这么定了,这也可以给你弟弟做个榜样,树熙,你听见了吗?”
树熙撅着个嘴:“不,我要跟姐姐出去玩。”
“好,去吧。”
“树红,回来,给你妈回信了吗?”树红刚要出门,玉军喊住了她。
树红道:“还没有。”
“怎么还没回?”
“没什么好写的。”
“你妈就是想了解一下你在这里的一些情况,如实写就行了。”
“那我晚上写吧。”
“这就对了,玩去吧。”
玉军很快就在附近给树红找了一个英语辅导老师,每周两个晚上到老师家里去辅导一个小时。
针对院长提议的研究项目,玉军和江技师以及小赵三人,经过几天的手术观摩,以及对一些大医院和医疗器械公司的现场调研,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类似的产品。医院也都纷纷表示,希望尽快能用上这类产品,所以,三人一致同意立项,项目的名称确定为“四肢手术自动驱血器”。
通过手术观摩,他们了解了四肢手术驱血的基本过程:先用驱血带一端由肢体末端开始,逐圈拉紧驱血带向近心端缠绕,每圈之间不许嵌夹软组织,一直缠绕到合适的部位,再用止血带缠绕其上打结,阻断血液回流,最后将驱血带由近心端逐圈松开即可。
因为江技师是该项目的第一研制人,所以,讨论时,他首先推出自己的设想。他说:“这个项目我初步考虑由驱血装置和止血带两部分组成,驱血装置的主体外形像一个长筒袜子似的,里外两层是加厚布料,中间固定的是呈螺旋状的橡胶管,止血带上装有类似自行车气门芯的充气阀,并与驱血器连接。”
玉军问:“应该还有控制装置吧?”
江技师道:“当然,准确地说,应该有驱血、止血和控制三部分构成。”
“橡胶管易老化,应该用医用硅胶管,也便于高压高温消毒。”
“好主意,采纳,小赵,你也说说。”
小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还真没什么好说的,可以听听陈老师有没有别的方案。”
江技师看了一下玉军:“对,陈工,说说你的想法。”
玉军觉得江技师改口还挺快,心里感到很得意:“我的想法是,驱血装置可以用硅胶布,加工成多腔气囊,囊与囊之间有通气孔,远端气囊装有充气阀门,可以避免管状驱血间隙过多的弊端。”
“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
江技师听了玉军的具体方案后,似乎不是很明白,只是表示:“你说的这个办法,我还需要再消化一下。”
“叮铃铃”,这时电话响了,小赵拿起来:“喂,哪位?”
“我是政委,玉军在吗?”
“在。”
“让他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