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隔了几天,李骁收到了家里邮寄来的包裹,同时,他给厂里的那封信也到了。
孙自成从门卫那里取回一封厚厚的信,看是李骁寄来的,心里还挺高兴。
这小子没忘了他这个师傅,还知道给他写信。
以为李骁会写一些在大学的见闻,没想到拆开一看,竟是几张图纸。
他立马认真查看起来,除了图纸,还有李骁专门解说的一张说明。
看完图纸,孙自成激动的猛的站起来,然后原地转了个圈。
一旁常宽茫然抬头:“老孙,你咋了?”
“哈哈哈哈哈。”孙自成发出一阵响亮的大笑,这回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看向他。
“我收了一个好徒弟啊,哈哈哈,你们看,你们看,李骁这小子给咱们送来了什么?”
几个设计员,技术员都聚过去,孙自成笑着把图纸一一摆在桌上。
“哎呀,还可以这样,是啊,如果能成功,省时不少啊。”
“打孔计算机?”
“这个可以研究一下。”
常宽看了一遍,又拿起李骁写的那封信,仔细看了一遍,觉得可行。
“现在就去找领导,咱们尽快搞出来。”
办公室里几个老师傅立马来了精神,行动了起来。
孙自成反而冷静下来,坐在那慢悠悠的端起他的大茶缸子,喝了一口茶水。
常宽一看他那个样子,就知道这老家伙是又嘚瑟起来了。
“小李真是个好样的,这才走多长时间,就又有了新想法,看样子,这大学上的是真有用。”常宽夸了一句。
孙自成得意的哼哼两声:“上大学自然是有用,不过那也不是谁都能马上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来。”
“是是是,你徒弟最厉害。”
“那是自然。”孙自成喝了两口茶水,又突然站了起来。
“不行,我还得跟领导说说,凭啥不给李骁发工资,工龄不够咋了,就凭李骁这些贡献,厂里就该表示一下。”
说完,孙自成急匆匆的走了,常宽笑着摇头,不过心里对李骁确实骄傲。
虽然不是自己徒弟,可当初,是他带李骁进厂考试,厂里才能得到这样的人才。
钢厂因为李骁寄回的设计图,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改进。
李有贵下班前,被厂长叫去了办公室。
出来以后,感觉浑身像是喝了二两白酒,晕晕乎乎的。
刚刚他被表扬了一通,夸他培养出了一个好儿子。
鉴于因为考级停滞,李有贵凭白少拿不少工资。
李骁去上学了,厂里决定给李有贵提到八级工工资,他的资质跟工龄也都足够了。
所以从今天开始,李有贵一个月工资涨到了120元,成功进入高收入群体。
工资涨了多少其实李有贵不是太在意,但这份荣耀,让他感觉自己这辈子都圆满了。
另一边李骁也终于把给二姐夫的信连同包裹寄出去了,两条好烟正合适。
宁北那边很难弄,这烟二姐夫可以拿去走人情。
但光邮两条烟有些太单薄了,李骁去邮局的时候,路过百货商店,又给满满买了两条漂亮的小裙子,还有儿童小皮鞋。
他想象了一下,满满白白胖胖的,穿上以后肯定跟洋娃娃一样好看。
也就是李骁现在没什么能力,买两条外烟都靠了元宵她小叔,不然可以多给二姐夫整点啥好东西。
同时信里李骁把给厂里送图纸的事说了一遍,又提了李振东大哥的事。
这事让二姐夫去跟老爸说,比直接跟老爸提要好。
二姐夫田保华说话办事比自己都周全,人精一样。
李骁不在家,家里事,就得多麻烦二姐夫照料。
事情都忙完,李骁也就不去多想,又专心开始了学校生活。
转眼间,天气正经热了起来,姥姥给做的夏天的衣裳也穿上了身。
学校是有暑假的,大概能放假六周时间,学校里在放假期间会组织学生学习和劳动,当然也可以回家探亲。
但李骁不打算回去,他准备过年的时候再回家跟亲人团聚。
跟元宵约会的时候,李骁问过元宵的打算,她也是不打算回家,不过趁放假的时候空闲时间多,她要去拜访几个爷爷。
元宵的意思是,如果李骁有时间,尽量陪她一起去。
这不光是为了陪她,而是元宵想让李骁多认识一些人。
元爷爷的好友,在首都有不少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即便现在两人还没有结婚,元宵依旧希望李骁能多些人脉。
人脉这种东西,平日里用不上,关键的时候现交也来不及。
李骁听完元宵的话,知道她是真心为自己考虑,略微犹豫也就答应了。
正如元宵说的,只是露个脸。
既然决定了要陪元宵去,李骁就开始合计准备些什么礼品比较好。
家里老爸涨工资的事以及李振东大哥进厂上班的事,都在这几个月的书信往来中交代的很清楚。
李骁还收到了老爸特意汇来的三百元生活费,加上之前李骁上班攒下的工资,他可以选择比较能拿得出手的礼品。
可等跟元宵汇合后,元宵知道了他的打算却是摇头不赞同。
“那几个爷爷生活都很俭朴,你要是真的提着贵重东西去做客,反而会被看轻。”
元宵笑着问道:“预算是多少?我来帮你准备,有的我虽然不熟悉,但听我爷爷聊过,喜好什么的也知道。”
李骁直接把老爸汇过来的三百块都交给了元宵,元宵数了一下,笑着说用不了这么多,又不是去求人办事的。
拿了李骁的钱,两人抓紧时间采买,一些商品需要票劵,元宵也都提前准备了。
东西不能一次买太多,买好一家就去一家。
李骁看着元宵采买的东西,有酒有烟,有糖果甚至还有布料,不像是去走关系,更像是给自己家里采够。
都不是最好最贵的,都是实用的。
“其实呢,住在这边的爷爷们家里都不缺东西,而且人家见过的好东西比咱们可多多了。咱们是当晚辈的替长辈上门拜访,正常走礼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