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章长白山提灯引路人(二)(第1/2页)
在长白山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孙琰不仅是一位勇敢的引路人,更是一位懂得与山林共生的智者。她深知,长白山的山林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法则,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和发展。
孙琰从小就听父亲讲长白山的故事,父亲告诉她,山林里的每一种植物、每一种动物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孙琰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在与山林的相处中,不断领悟着与自然共生的智慧。
她知道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在山林中迷路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这些知识往往能派上大用场。有一次,她和一位游客在山林中被困,干粮很快就吃完了。孙琰凭借自己的经验,找到了一些可以食用的野菜和野果,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她还采了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让游客泡水喝,预防疾病。
孙琰也懂得如何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她知道,野生动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要人类不侵犯它们的领地,不伤害它们的幼崽,就能避免冲突。在山林中遇到野生动物时,她总是保持冷静,与它们保持安全距离,从不惊扰它们。
有一次,她在巡逻时,发现了一窝刚出生的小狐狸。小狐狸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孙琰没有去打扰它们,只是远远地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就悄悄地离开了。她知道,母狐狸肯定就在附近,如果她惊动了小狐狸,母狐狸可能会因为保护幼崽而发起攻击。
孙琰还非常注重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她从不随意砍伐树木,不采摘珍稀植物,不捕杀野生动物。她还经常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告诉他们要爱护长白山的一草一木,不要留下垃圾,不要破坏生态平衡。
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重视环保。他们会自觉地把垃圾带下山,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还会主动上前制止。有一次,一群游客在山林中看到有人在砍伐一棵珍稀的红松,他们立刻上前制止,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孙琰。孙琰赶到后,对砍伐树木的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向他们宣传了保护珍稀植物的重要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那棵红松被保存了下来。
孙琰还懂得利用山林的资源,为自己和游客提供便利。她知道哪里有干净的水源,哪里有避风的山洞。在天气恶劣或者需要休息时,她会带领游客到这些地方躲避。她还会利用树木的枝叶搭建简易的shelter,为游客遮风挡雨。
她还观察到,山林中的一些动物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徙和活动,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她预测天气和路况。比如,她发现当蚂蚁开始大规模搬家时,往往预示着即将有大雨;当松鼠储存大量的松果时,说明冬天会非常寒冷。
孙琰把这些与山林共生的智慧传授给其他引路人,也分享给每一位进山的游客。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长白山,尊重长白山,与长白山的山林和谐相处。她相信,只有这样,长白山才能永远保持它的美丽和神秘,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宝贵的自然遗产。
与山林共生,是孙琰从长白山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这不仅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带着这份智慧,在长白山的山林中行走,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与自然共生的美好愿景。
第五章传承不息的引路人精神
长白山的引路人精神,就像长白山的冰雪一样,纯洁而坚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孙琰作为其中的一员,不仅继承了这份精神,更用自己的行动将其发扬光大,让引路人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孙琰的父亲是一位老引路人,在长白山工作了一辈子。父亲的言传身教,让孙琰从小就对引路人这个职业充满了敬意和向往。她记得父亲每次进山前,都会仔细检查装备,脸上带着严肃而认真的表情。父亲告诉她,引路人的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每一次出发,都要对游客的生命安全负责。
父亲的敬业精神和对长白山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孙琰。当她成为一名引路人后,始终以父亲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把引路人的责任和使命放在首位。她把父亲留下的那盏马灯视若珍宝,这盏灯不仅照亮了她在山林中的路,更照亮了她传承引路人精神的决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白山的旅游业越来越发达,来长白山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引路人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孙琰知道,要想让引路人的精神传承下去,就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学习和进步。
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新的救援知识和技能,了解新的旅游法规和政策。她还学会了使用GPS定位系统、对讲机等现代化的设备,这些设备在救援和引导游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她并没有放弃传统的引路人技能,她认为,现代化的设备虽然先进,但在某些情况下,传统的经验和技能依然不可或缺。
孙琰还非常注重培养年轻的引路人。她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教他们如何辨认方向、如何应对突发天气、如何进行救援等。她常对年轻的引路人说:“引路人的工作不仅需要勇敢和智慧,更需要责任和担当。我们要把长白山的引路人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片土地。”
在她的培养下,一批年轻的引路人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像孙琰一样,不畏艰难,勇敢地守护着长白山的山林和游客。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引路人在救援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孙琰毫不犹豫地赶去支援。在她的指导下,年轻的引路人成功地完成了救援任务。事后,年轻的引路人感激地说:“孙姐,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孙琰笑着说:“这是我们引路人应该做的,以后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我们这个团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章长白山提灯引路人(二)(第2/2页)
引路人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工作中,更体现在他们对长白山的热爱和奉献上。孙琰和其他引路人经常参加长白山的生态保护活动,他们清理山林中的垃圾,种植树木,宣传环保知识,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长白山的生态环境。
每年的长白山文化节上,孙琰都会向游客讲述引路人的故事,展示引路人的装备和技能。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引路人这个职业,了解引路人精神的内涵。很多游客在听完她的故事后,都被引路人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爱护长白山,保护自然环境。
引路人的精神,是长白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长白山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责任的担当。孙琰知道,传承引路人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她有信心,也有决心,让这份精神在长白山的土地上永远传承下去,像长白山的青松一样,傲然挺立,生生不息。
夜幕降临,长白山的山林被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孙琰提着马灯,走在回客栈的路上。马灯的光芒在黑暗中划出一道温暖的弧线,照亮了她脚下的路,也照亮了她坚毅的脸庞。在这盏灯的光影下,蕴含着她对长白山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盼。
孙琰已经在长白山当了二十多年的引路人,这二十多年来,她每天都在山林中穿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有人问她,为什么能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坚守这么久。孙琰总是笑着说:“因为我热爱长白山,热爱引路人这个职业。每当看到游客们安全地走出山林,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时,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坚守,意味着牺牲。为了做好引路人的工作,孙琰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她的孩子从小就由爷爷奶奶照顾,每次她回家,孩子都会抱着她的腿,舍不得让她走。孙琰的心里充满了愧疚,但她知道,她肩上的责任更重。她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深深埋在心里,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更多人的安全。
有一次,孩子生病住院,孙琰正在山里带领游客。当她接到家人的电话时,心里像刀割一样疼。但她看着身边信任她的游客,还是强忍着泪水,把游客安全地带到了目的地。等她赶到医院时,孩子已经睡着了,脸上还带着泪痕。孙琰坐在病床边,轻轻抚摸着孩子的额头,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尽管有太多的艰辛和牺牲,但孙琰从未想过放弃。她对长白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像她的亲人一样。她熟悉长白山的每一个角落,知道哪里的花开得最美,哪里的枫叶最红,哪里的雪景最壮观。她希望能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让它永远保持着美丽和宁静。
除了坚守,孙琰对未来也充满了期盼。她期盼着长白山的生态环境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她期盼着来长白山旅游的游客能越来越文明,自觉地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与自然和谐相处。她期盼着年轻的引路人能快速成长起来,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让引路人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为了实现这些期盼,孙琰一直在努力着。她积极参与长白山的生态保护项目,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鼓励大家绿色出行。她还经常组织年轻的引路人进行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她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长白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当她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长白山的行列中来,看到年轻的引路人越来越成熟稳重时,她的心里充满了欣慰和希望。
夜幕中的马灯,依旧在长白山的山林中摇曳。它不仅是孙琰在黑暗中前行的指引,更是她坚守和期盼的象征。孙琰知道,只要这盏灯还亮着,她就会一直坚守在长白山,用自己的生命和热情,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期盼着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长白山的山林,不仅有惊险和挑战,也有许多温情的故事。这些故事,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孙琰的心,也让她更加热爱这片充满人情味的土地。
有一年冬天,孙琰在山林中遇到了一位迷路的老人。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因为和家人赌气,独自一人走进了长白山。当时雪下得很大,老人又冷又饿,身体十分虚弱。孙琰发现老人后,立刻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老人穿上,然后把带来的干粮和热水递给老人。
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孙琰了解到,老人的子女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老人感到很孤独,所以才会赌气进山。孙琰耐心地开导老人,告诉她子女虽然工作忙,但心里肯定是关心她的,不要因为一时的赌气而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经过孙琰的劝说,老人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孙琰把老人安全地带下山,联系了他的家人。老人的子女赶到后,看到老人平安无事,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地握住孙琰的手,不停地道谢。从那以后,老人的子女经常带着老人来长白山,每次都会来看望孙琰,和她聊聊天。
还有一次,孙琰带领一队学生进山写生。这些学生都是第一次来长白山,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进山的路上,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摔倒了,膝盖磕破了。孙琰立刻拿出急救包,给小女孩处理伤口。她一边处理,一边安慰小女孩,告诉她不要害怕。
小女孩看着孙琰温柔的眼神,渐渐地不那么疼了。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孙琰对小女孩格外照顾,给她讲长白山的故事,教她辨认山林中的植物。小女孩很快就和孙琰熟悉起来,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大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