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39章瓮香佐餐,醉骨藏锋(第1/2页)
“石瓮青”那温润醇和的酸香,如同冬日里一缕顽强的生机,悄然融入了薪火部落的石屋与山洞。它不再仅仅是静卧陶瓮中的储备,而是成为了族人对抗寒冬单调饮食的一抹亮色。
石屋的晚餐时分,火塘烧得正旺,暖炕散发着令人舒适的温热。陶碗里盛着热气腾腾的、炖得软烂的兽肉杂菜汤。凌渊用洗净的骨筷,小心地从陶瓮中夹出一小碟色泽温润青褐、质地柔韧爽脆的“石瓮青”,放在石桌中央。
“尝尝看,瓮藏的滋味”凌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
凌玥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紫背天葵叶,放入口中。牙齿轻咬,先是感受到微妙的韧劲,随即是柔和而清晰的酸味在舌尖漾开,恰到好处地中和了肉汤的油腻。紧接着,沉淀在菜叶纤维里的野葱辛香、野姜的微辣、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山椒麻意次第浮现,最后归于一种复合的、令人回味无穷的鲜醇底蕴。“唔,好吃”她眼睛亮晶晶的,忍不住又夹了一块,“阿母,这酸味好舒服,感觉胃口都开了”
阿璃也细细品味着,点头微笑:“确实不凡,这酸香醇厚不燥,辛味沉而不冲,最难得是野菜的本鲜犹存,还多了几分转化后的醇厚。配这肉汤,正好解腻生津。”她看向凌渊,“这‘石瓮青’,当真是寒冬的宝贝”
凌睿更是直接用石瓮青裹着肉块吃,吃得一脸满足:“阿父,这个比干啃肉干强多了,感觉肚子里都暖和了”
凌渊看着家人满足的神情,心中慰藉。这“石瓮青”的成功,不仅丰富了餐桌,其开胃、助消化的特性,在食物相对单一、活动减少的寒冬,对维持族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它的酸香,如同寒冬里的一曲生机之歌,在肃杀中带来一丝生活的暖意与希望。
然而,凌渊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在“石瓮青”带来的喜悦之余,他并未忘记对部族领地内各种资源的持续观察与试验。食物、燃料、药物每一样都可能关系到存亡。
一日,阿璃在整理新采集的一批用于外敷的草药时,拿起一种不起眼的、表皮灰褐色、形似枯瘦小指的块状根茎,微微蹙眉:“阿渊,你看这个‘醉骨草’根,这次采的,气味好像格外浓烈刺鼻些,以前捣碎外敷,只是让伤口附近有些麻木,这次我处理时不小心沾了点汁液在手上,整根手指都麻了小半天,感觉怪怪的”。
“醉骨草根”凌渊心中一动。这种草在部族领地边缘阴湿处偶有生长,其根茎捣碎外敷,确实有微弱的局部麻痹效果,常被用来缓解一些小伤口的疼痛,但效果有限且持续时间短,并未被特别重视。阿璃的描述,似乎暗示这批根茎的药性不同寻常。
凌渊立刻接过那根茎。入手沉实,表皮粗糙。他凑近闻了闻,一股极其辛辣、略带苦涩,同时又隐隐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令人微微眩晕的刺激性气味直冲鼻腔,比阿璃之前使用的那些浓烈数倍。
他取来骨刀,小心地切下一小片根茎。断面呈现出一种奇特的乳白色,渗出粘稠如乳汁的汁液。凌渊用指尖沾了一点汁液,轻轻涂抹在自己手臂内侧一小块皮肤上。
起初并无异样。但仅仅过了数十息,涂抹处开始传来一种清晰的、如同被无数细针轻刺的麻痒感。麻痒感迅速转化为深沉的麻木,那片皮肤仿佛失去了知觉,触之如同隔着一层厚皮。麻木感持续了约半个时辰才缓缓消退。
“好强的麻性”凌渊眼中精光爆射,这效果远超普通醉骨草根,几乎达到了能让局部肢体短暂失去知觉的程度,这绝不仅仅是剂量问题,这批根茎本身蕴含的麻醉成分浓度极高。
“阿璃,这批醉骨草根采自何处”凌渊的声音带着急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9章瓮香佐餐,醉骨藏锋(第2/2页)
“就在部落西边,靠近‘鬼哭涧’上游那片终年不见阳光的泥沼地边缘,那里潮湿得很,就长了一小片,长得也特别蔫吧矮小,我见其根茎粗壮些,才采了回来”阿璃回忆道。
环境特异,药性变异,凌渊立刻抓住了关键。那片泥沼地环境特殊,阴冷、潮湿、光照极少,土壤成分也可能异于寻常。生长在那里的醉骨草,其根茎为了适应恶劣环境,可能发生了某种变异,大量合成了这种具有强力麻痹效果的成分。
这个发现的价值不可估量,在缺医少药的原始环境下,一种高效的局部麻醉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更从容地进行伤口清创、缝合,甚至进行一些简单的外科手术(比如取出深嵌的异物、处理复杂骨折),大大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感染风险,这在寒冬,战士巡逻、采集都可能遭遇意外的时节,尤为重要。
但直接使用根茎汁液,剂量难以精确控制,效果不稳定,而且杂质多,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刺激或副作用。必须提纯。
凌渊的目光变得专注而锐利,如同猎人锁定了最珍贵的猎物。他立刻行动起来:
①精选原料:亲自前往那片特殊泥沼地,将那片变异的醉骨草根小心地全部采集回来。这些根茎被他单独存放,视若珍宝。
②初步处理:将根茎仔细清洗掉泥土,用骨刀切成薄片,在避光通风处阴干(避免阳光直射破坏活性成分)。阴干后的根片质地变脆,易于粉碎,同时去除了部分水分。
③研磨与浸泡:将阴干的醉骨草根片放入干净的石臼中,仔细捣成极细的粉末。将粉末倒入一个干净的陶罐中,加入适量微温的、预先烧开放凉的清水(避免高温破坏成分)。用骨棒缓慢、均匀地搅拌,让粉末充分浸润。
④静置与过滤(初步分离):盖上陶罐,静置一夜,让有效成分充分溶入水中。次日,罐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是浑浊的液体,下层是沉淀的渣滓。凌渊极其小心地将上层的浑浊液体倒入另一个铺着多层致密细麻布(内夹一层薄薄的木炭粉末以吸附杂质)的陶滤器中,进行初步过滤,得到相对澄清、带着淡淡乳白色和刺鼻气味的滤液。
⑤蒸发浓缩(关键步骤):将初步滤液倒入一个浅口的宽边陶盆中。将陶盆置于一个更大的、装有温水(非沸水)的陶锅上,利用水浴的温和热量,让滤液中的水分缓慢蒸发(类似于熬盐,但温度控制更低)。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持续的看护,既要避免温度过高破坏活性成分,又要防止烧干。凌渊守在旁边,不时用骨棒轻轻搅动,观察液体的状态。
⑥收获“精粹”:随着水分蒸发,陶盆中的液体变得越来越粘稠,颜色也逐渐加深,从乳白转为淡黄,最后成为一小滩粘稠如蜂蜜、色泽深黄、散发着强烈辛辣刺鼻与独特麻涩气息的膏状物。这就是凌渊初步提纯得到的——“醉骨精粹”。
凌渊用骨勺极其小心地刮下这珍贵的膏体,装入一个小巧的、内壁光滑的骨盒中密封保存。他取出一丁点,再次涂抹在手臂内侧。
这一次,麻木感来得更快、更深、更持久,效果远超最初的根茎汁液。
成功了,虽然这“醉骨精粹”还很粗糙,距离真正的纯品相差甚远,但其麻醉效力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浓缩和提升,这为后续可能的医疗应用奠定了关键基础。
石屋的角落里,“石瓮青”的陶瓮静静散发着温润的酸香,抚慰着族人的肠胃。而凌渊手中的骨盒里,则封存着“醉骨精粹”那霸道而隐秘的力量,指向了减轻伤痛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