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姐,姐夫,开门。”
孟雪兰提着两大袋年货来了隔壁敲门,江源丰大步过来开门,见她带着很多东西,问了句:“这什么东西啊?”
“你儿子儿媳妇托人从羊城带回来的年货。”
孟雪兰撒了个小谎,其实这些年货都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谎称是别人捎带回来的,三个人一起动手才把东西全部搬进去。
孟雪兰临走时,转告外甥媳妇的话,“姐,这里面有两袋海鲜,君雅在她朋友家水产店里拿的新鲜货,她让你们留些吃,给她爸妈和江家亲戚都送一些。哦,还有,她还给你们都买了衣服鞋子,好多都是港货,全都写了标签,你抽空给大家送过去吧。”
“这孩子,家里什么都不缺,怎么还买这么多啊?”
“她挑的都是家里没有的,特意给你们买些新鲜菜吃。”
孟雪兰刚中午都吃了一顿,夫妻俩在空间里煮的,大部分海鲜清蒸最好吃,简单调点料蘸汁,特别美味鲜甜。
“出去玩还总惦记着我们,任何好东西都给我们买一份,这儿媳妇孝顺得没话说。”
孟雪娇说着就去取剪刀了,快速将这些布袋全部拆了,然后按类归整好,赶在除夕之前将礼物全部送出去。
他们夫妻俩先开车送到亲家母家,李素梅他们正好在家里炸扣肉,见女儿女婿又捎了这么多货回来,连忙停下手里的活来收拾。
“亲家母,你们留了没?”林佑康问着。
“留了,留了很多。”
孟雪娇帮着拆袋,将一袋生蚝提了出来,“亲家母,雪兰说这是生蚝,海里的东西,我都没吃过,你会做吗?”
“会的,会的,我小时候经常吃。”
李素梅会做海鲜,见这些生蚝都挺大个的,笑着教她:“将这壳刷干净,然后剖开将肉冲洗干净,再...”
林君雅这次买了不少海鲜,全都是在梁金伟媳妇店里拿的货,全都是新鲜上等好货,正好给今年各家的餐桌上添几道新鲜好菜。
李素梅会烹饪海鲜,她这边每样多拿了些,江家其他亲戚都不太擅长做新鲜海鲜,孟雪娇给他们每样只拿了一餐的量,其他常吃的干海鲜倒是多拿了些。
林君雅还给亲戚们买了很多衣服鞋子,全都是港货和舶来品,比国内生产的要时髦洋气很多。
另外,还给女同志们买了香水口红和面霜,全都是包装精美的港货,大伯母她们特别喜欢,收到货就全试用了起来。
林君雅给爷爷和大伯小叔姑父都买了大衣,江源荣这下在试穿,江谨惠给他整了整,笑嘻嘻道:“爸,嫂子给您买的大衣好看,比您刚穿的那件灰色的好看多了。”
大伯母正在试口红,笑看着男人,“这件大衣是好看,像量身定做的,穿在身上显洋气精神。”
“君雅选衣服眼光是真的好,给所有人买的衣服都好看。”
孟雪娇也收到了儿媳妇买的大衣,他们夫妻俩的是纯黑色的,款式看起来很简单,但穿在身上却独有一份说不出来的高级典雅,随便搭个围巾就特别好看。
“我的棉衣也好看。”
江谨惠的是中长款棉衣,不是以前常穿的臃肿肥大型,是修身显瘦的版型,颜色是她喜欢的香芋紫,穿在身上显青春靓丽。
大伯母也喜欢侄媳妇送的口红,对着镜子不停抿唇,嘴上说着:“你们别光收礼物啊,也要记得准备礼物回送给君雅,她应该会在元宵节前回来,你们要给她准备一份新年礼物。”
“妈,嫂子送的东西都是贵重的,我们手头积蓄有限,恐怕送不起同等价位的回礼。”江谨惠跟她说。
“我等下拿钱给你们。”
大伯母见客厅里还有好几箱东西,是给小姑子和小叔子两家准备的,吩咐女儿:“谨惠,给你姑姑和小叔家打电话,让他们过来拿君雅送回来的年货,晚上都来这边吃饭,让她们早点过来帮着做饭。”
“好。”
现在家里开了书店和印刷厂,各家经济条件都很不错,家里请了保姆,平时是保姆操持饭菜及家务活,只不过大家聚餐的时候,她们女同志才去厨房帮忙搭把手。
今年是个幸福和美的年,江谨为夫妻俩虽不在家里,两家长辈相聚一起过除夕,互相走动也很有年味。
江谨为他们在部队里年味也很浓,这边军区人多很热闹,部队里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还有文艺汇演观看,文工团的女兵载歌载舞,策划演绎了很多精彩的节目,热热闹闹到很晚才结束。
江谨为春节有三天假,他们夫妻俩去了彭家拜年,又去了焦哥家做客半日,还去王钊家和梁金伦家串了串门。
后面还安排了两天外出游玩,选了个羊城周边的城市闲逛,去当地的老街体验了下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夫妻俩都好好放松玩耍了下。
正月初二,程朝凤领着丈夫儿女过来拜年了,林佑康夫妻在家里接待他们。
“舅舅,舅妈,雅姐什么时候回来?”沈雨桐一来就问。
“现在还不清楚,这难得过去一趟,会尽量多住几天的,最迟元宵节会回来。”
李素梅给他们泡了热茶来,笑问三个外甥,“上个学期期末考试,你们考得怎么样啊?”
“还行。”
他们兄妹三个成绩都还行,在班上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比起林君雅姐弟俩来说要差一些。
“向杰今年就要中考了,只有一个学期了,有没有把握考上高中?”林佑康问着。
沈向杰笑得有点勉强,“普通高中应该没问题,像长礼这种名校,怕是有点吃力。”
“还有最后一个学期,好好补习下,争取考进名校。这学校名气实力强,师资力量也强很多,有厉害的老师教导,将来考上大学的几率也要高很多。”
在南城定居三年了,对这里也多了很多了解,尤其是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名校,左右邻居总会围绕这个话题来攀谈,他也就了解了南城的教育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