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16章废除丞相(第1/2页)
楚歌望着跪在地上的众人,冷声道:“你们是废物吗?一个小丫头,你们能让她跑了?还闹出了如此大的动静?”
面对着皇帝的呵斥,众人大气都不敢出,只是一味的低着头。
望着低着头沉默不语的众人,楚歌脸色越来越冷,看向了跪在最前方的程仁,冷声问道:“寡人想不明白,为何自从你当上丞相以来,总是在你这里出现问题?是你运气不好,还是你太愚蠢?”
在程仁没当上丞相之前,国家虽乱,但也不至于如此。
不是政策有问题,就是缺衣少粮,到最后连他的皇后都给整丢了。
他不禁疑惑,是程仁太蠢还是运气太差?
程仁听到皇帝询问,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当哑巴了,叹了一口气,低着头道:“臣认为两者皆有,但除此事之外,大多是党争所致。”
“若是没有党争,大臣们齐心合力,政策不会乱,国家也不会乱,归根结底,皆是党争所致,皆是陛下无为所至,
若是陛下一直在大周镇压,官员推行政策自然不会阳奉阴违,若是陛下离开,官员们少了压在心头上的大石,官员心中无了畏惧,政令便难以实施,一切之罪源于党争,源于陛下。”
程仁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他们惊讶的不是程仁所说的党争,而是程仁居然敢把责任推给皇帝。
楚歌听后沉默不语,脸色依旧冰冷。
但他知道程仁说的是真的。
他是一言堂,他独自镇压整个国家,有他在,这些官员不敢阳奉阴违,不敢做任何违抗他意志的事情。
他要推行的政策,这些官员不敢不做。
可他离开之后,这些官员心中无了畏惧,丞相又无他一般的威严,以至于频频发生党争。
政令在各地实施的时候,对手的党派更是加以阻挠,导致了政令难以实施成功。
比如他上次回来的时候出现的各种问题,可是他回来之后这些人便不敢造次,只能遵循程仁所说的去做。
可当他离开之后,程仁的威严又不足以镇压这些人,这导致他们又对于政令无所畏惧。
而程仁把心中的话说出来之后,顿时舒坦了许多。
这丞相不好做,这丞相太难做了,他终究不是皇帝,无法做到和皇帝一样。
李奇怪,为什么做丞相做的那么好?那是因为李奇怪当丞相的这段时期,皇帝都在这里,有皇帝压着这些官员,这些官员不敢阳奉阴违。
而他却是顶着三大党派的压力,对国家进行改革,对国家进行革新。
他敢笃定,就算是他和李奇怪角色互换,让李奇怪来实施,也绝对比他好不到哪去。
望着沉默不语的楚歌,程仁从怀中掏出来个奏折,递了上去道:“陛下,党争不会断绝,可臣有有一策可令国家发展不受党争影响,
那便是废相与削减中央集权还政于地方,臣觉得丞相之权太过巨大,臣也因此在权力中迷失,以至于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因此臣建议废除丞相制,把丞相权利分化给众人,以此来消除相权,避免朝廷在陛下出去之后,出现一言堂的情景,同时把各州的治理权还给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6章废除丞相(第2/2页)
“这是臣所草拟的新官员体系奏折,陛下可以此来安排,削弱相权,同时削减分化六部权力。”
程仁话一出口,众人皆惊,紧接着便是愤怒,这不是绝他们的晋升之路?
合着你当过丞相就不让我们当了?还有这样的人?
丞相是他们一辈子的梦想,可程仁却要绝了他们的丞相之路,他们自然愤怒。
此时他们简直对程仁恨之入骨。
楚歌还未接过奏折,吕鸿章就站出来严肃道:“陛下,程仁索言简直危言耸听,绝不可轻信程仁之言废除丞相,
若是没有丞相,陛下在出去时,国家又由谁来掌控?”
程仁对于吕鸿章的反驳并不回应,而是再一次举了举手中的奏折道:“陛下,国家日后的治理之策尽在奏折之中,只要陛下按奏折废除丞相,少了丞相国家依旧能运行,在陛下出去之后,官员之间也能互相制衡,不至于让丞相独大。”
楚歌看了一眼程仁,拿起奏折仔细观看。
这看了一下他不禁惊讶,程仁所推行的政策和内阁制度颇像,但又和内阁有些不一样。
内阁首辅,是由全国各大州推举出名单,并由他来决定,任期是5年一届。
最为重要的是,内阁首辅是可以被罢免的,主要权力也不在那个首辅手上。
在皇帝不在的情况下,各州官员是可以投票罢免内阁首辅,并重新投票决定谁担任新的内阁首辅。
同时,各州能自行治理,按本地实际情况治理,不必完全的遵循中央朝廷的政令。
这一点削弱了相权,但同时也削弱了皇权,在中央集权上更是砍了一刀。
把权力分化给了许多人,让他们能够自行决定。
楚歌看完后,移开目光冷声询问道:“这便是你最后的政策?”
“陛下若是要常年以往,不断频繁的外出,当以此为国策。”程仁恭声道。
若是以往他自然是不敢削弱皇权,可如今他死期将近,自然无所畏惧。
他这一政策就是把相权彻底的消掉,同时在皇权之上又狠狠砍上一刀。
最重要的是在中央集权上,中央给予了地方自行治理的权利。
这样做按照常理而言无疑是错的,可如果皇帝总是不在大周,这是对的。
世界太大难以管理,那便让他们自行管理。
若是以往,他绝对不会提出这样的政策。
他便是要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便是要不断的加大中央集权,把权力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可如今,他要把权力全部砍掉,全部分散,为国家真正的做一件事。
楚歌听后凝视着程仁,思索着程仁政策的可行性。
过了片刻,楚歌移开目光对着旁边的侍卫冷声道:“摘下程仁的官服官帽关入大牢!”
程仁对此却觉得浑身一松。
不等侍卫上前,他便亲手摘掉了他的官帽,举着官帽郑重的向着楚歌行了一礼道:“陛下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