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96章纸甲与瓮中捉鳖(第1/2页)
秦国公原以为能从老夫人口中得到几句夸赞,再不济也能压过赵氏一头。
平日里这妇人总是摆出一副高门贵女的架势,惹人生厌,远比不得旁人家的妻室温柔和顺,乖巧懂事。
岂料事情发展却与秦国公预想的全然不同。
婆媳二人的反应颇为相似,只淡淡应了一声,眼中既无欢喜,也无关切。
仿佛即将担任武举主考官的,并非她们的至亲,而是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见状,秦国公肚子里的那股火儿烧得更旺,心道你们越看不起我,我就越要做出一番成就。
省得这偌大的公府乱了纲常,逆了乾坤,毁于这群目光短浅的妇道人家之手。
他恼羞成怒,拂袖离去。
临走前还将雕花木门狠狠踹开,发出哐当一声响。
望向秦国公的背影,司菀杏眸微眯,从荷包里摸了颗梅子,压在舌下。
思索片刻后,她冲着金雀耳语几句,让金雀手底下的少年盯紧郑洹父子。
徐惠妃想要插手武举,郑氏父子是适宜的工具,即便郑毓辰已经被革了职,只是一介白丁,但他隶属七皇子麾下,且忠心耿耿,不用白不用。
司菀猜得没错,她刚派少年守在郑家附近,没多久,郑洹父子就一同去了趟七皇子府。
回来后,他们也没有插手武举事宜,反而偷偷摸摸,寻来徐州的商户。
若非那少年已过世的母亲是徐州人士,只怕也听不出商户的口音。
少年将这个消息传回公府,司菀眉头紧蹙。
“京城乃天子脚下,按说什么东西都能买到,没必要非得找外地行商,除非——”
“除非什么?”系统忍不住问。
“除非那个徐州商户与众不同,比如说,他能给郑洹父子提供京城买不到的东西。”
杏眸微阖,司菀在脑海中梭巡与之相关的线索。
徐州,武举,兵器。
她陡然睁大双眼,明白了徐惠妃的打算。
系统忙问道:“宿主,怎么了?”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徐州盛产纸甲,此甲胄名中虽带了个纸字,却堪称坚硬绝伦,质地十足轻巧。
即便上了战场,也能保护将士不受损伤,用来给参加武举的考生穿戴,再合适不过。”司菀慢吞吞道。
“只是甲胄而已,足够结实即可,难道有问题吗?”系统再次发问。
“纸甲确实有诸多优点,但制作工序尤为复杂,京城中没有合适的匠人,倒是徐州有不少商户与朝廷合作,能提供大量纸甲。
若是那徐州商户在炮制纸甲时,少用些大漆、桐油,甲胄就会变得极其脆弱,比纸糊的强不了多少,又怎能抵御刀枪?”
就算跟徐惠妃立场不同,司菀也不得不承认,此计确实巧妙。
足够隐秘,也足够阴毒。
能够让至少半数的考生血溅当场,其中能保住性命的又有几人?
皇帝不怒才是怪事。
等官府彻查纸甲来源时,指不定那名徐州商户早就撑船出海了,再难觅得行踪,也无人得知此事与郑家父子有关,更查不到隐于幕后的徐惠妃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6章纸甲与瓮中捉鳖(第2/2页)
但秦国公作为主考官,武举需要的器材皆由他亲自过目。
闹出这么大纰漏,将皇帝开设武举的意图毁了个彻底,秦国公自然难辞其咎。
他失去爵位事小,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还会带累阖府上下。
这一招,便相当于掘了秦国公府的根基、刨了司氏一族的祖坟。
从中可以窥见,徐惠妃对司清嘉的恨意有多浓烈,竟不惜让司家上下百余口均受到惩处。
“宿主,前朝武举主要考教马射、步射、技勇三项,其中技勇又分为开硬弓,舞大刀,掇石礩,也没有用得上纸甲的地方。”系统提醒道。
“本朝与前朝情况不同,异族虎视眈眈,沿海风波不断,皇帝生怕重文轻武、贻误后代,便准备开设武举。
甄选出的考生除了身手矫健外,争斗时也需英勇十足。
只要将舞大刀这一考核稍作调整,改为双人争斗,原本考生以为纸甲颇有效用,比试时绝不会留手,一旦纸甲出了问题——”司菀故意卖了个关子。
系统倒抽了一口凉气,接话:“考生势必会血溅当场!”
想到那幅可怖的画面,系统只觉得通体生寒。
这份心计,这份手段,未免太过狠辣。
怪不得能在禁宫中平安抚养两名皇子长大。
“宿主,你打算怎么办?直接揭穿徐惠妃的阴谋吗?”
“徐惠妃乃四妃之一,又诞下七皇子和九皇子,盛宠不衰,地位不凡,直接揭穿的话,非但没人会相信此事与她有关,无法将其绳之以法,还会打草惊蛇。”
好在司菀已经想到了瓮中捉鳖之法,微蹙的眉心逐渐舒展开来。
不过想要瓮中捉鳖,首先要做的,便是让徐惠妃母子心甘情愿入到局中,以为他们的计划即将功成,才会在志得意满之际,放松警惕。
届时再给予狠狠一击,这对母子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郑洹父子没再接触过徐州商户,皇帝开设武举乡试的旨意也传遍各州县。
许多出身寒门,但有一把子力气的少年纷纷踊跃报名,而豪门世家的公子哥儿,对此亦是颇为意动。
毕竟科举竞争极大,难以取得佳绩。
但武举则全然不同,他们更具有优势。
世家公子自幼延请名师学习骑射,珍馐美馔吃着,滋补药材用着,身子骨比寻常百姓强健许多。
真刀真枪的拼杀,比的正是武功和身体素质,说不定也能取得好名次。
因此,不少高门大户的子弟全都参与其中,倒是出乎了徐惠妃的意料。
甚至就连定安伯的独子徐嘉叡,也跃跃欲试,想要下场一搏。
徐嘉叡刚满十六,人生得高大威猛,性情也张扬顽劣,不爱读书习字,夫子瞧见他都觉得脑袋疼。
偏生徐家这一支,只得了这么一个儿子,即便才学稍逊一筹,也是徐惠妃母亲的心肝肉,用捧在掌心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来形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