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62章小狐狸智解干戈,大阿哥巧借台阶(第1/2页)
老僧看着眼前这混乱的场面,并未立刻出声制止,而是轻轻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充满悲悯的叹息,那叹息声仿佛具有某种魔力,竟让激斗中的几人动作都为之一滞。
“阿弥陀佛。”
老僧的声音空灵响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怒如烈火,焚人亦自焚。
诸位施主皆乃护卫宫禁的栋梁,何以同室操戈,妄动无明之火?”
他的目光落在胤禔身上,仿佛能洞悉其内心。
“忧思成执,执念化煞。这位施主,你心中炽盛如火的担忧与焦躁,已然引动了周遭不宁之气,反噬自身,蒙蔽灵台,故有此失控之举。”
“红尘万丈,孽海浮沉。且让老衲为你拂去这心火外邪,还灵台一片清明。”
说罢,他不再多言,双手合十,低声念诵起一段晦涩却庄严肃穆的梵文经文。
随着他的诵念,周身那莹白光芒似乎更盛了些。
激战中的胤禔闻言,一拳逼退一名侍卫,抽空瞥了一眼这突然出现的老和尚,眉头立刻皱紧,心中第一个念头便是:“皇阿玛真是年纪大了,怎的连这等装神弄鬼的僧人都信?
宫禁之中,皇城之内,竟让这等人物随意行走。”
他向来不信神佛,只信手中刀剑和自身勇武。
然而,下一秒,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随着老僧口中开始念诵低沉而祥和的梵文经文,众人隐约看到,胤禔的周身,竟似乎真的萦绕起几缕极其淡薄、若有若无的黑色气息!
那气息扭曲翻滚,仿佛带着焦躁与暴戾之意!
胤禔自己也感觉到了某种异样,但他只当是打斗激烈气血上涌所致,对那所谓的黑气嗤之以鼻,心中冷笑,“装神弄鬼!”
刚想开口斥责这妖僧惑众——
老僧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不给他开口的机会,继续以那种悲天悯人的语调说道:“这位施主眉宇间戾气缠绕,然眼底深处却是一片赤诚焦灼,而非天生暴虐。
其根源并非本心之恶。
乃是至亲遭难,忧思过度,心急如焚,以致心神失守,被这宫中动荡而生的阴煞秽气趁虚而入,放大了焦躁嗔怒之念。
此非施主之过,实乃情之所至,关心则乱也。”
胤禔刚想开口骂这老和尚胡言乱语,却猛地顿住了!
他瞬间反应过来——这老和尚根本不是在说他真的中了什么邪煞,而是在给他找一个完美的、既能解释他刚才冲动行为、又不会激怒皇阿玛的理由!
他是莽撞,但不傻。
胤禔立刻意识到,若按宫规,他今日硬闯宫禁、殴打御前侍卫,绝对是重罪!
挨顿打罚他不在乎,可若是因此被皇阿玛禁足,这些日子怕是连保成的面都见不到,消息也打听不到!
那才是真要了他的命!
这老和尚,是在给他递梯子下台!
电光火石间,胤禔那到了嘴边的呵斥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虽然一百个不信这些神神鬼鬼,但这老和尚看起来确实有几分玄乎,而且眼下顺水推舟显然是最明智的选择。
他脸上那暴戾的神色迅速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恍然”和“歉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2章小狐狸智解干戈,大阿哥巧借台阶(第2/2页)
他停下动作,看向老僧,语气虽然依旧硬邦邦,却没了之前的火药味:“大师……所言甚是。爷……确是因担心太子殿下,心急如焚,一时竟……”
他恰到好处地流露出几分不受控制的懊恼。
老僧微微颔首,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继续用那种充满哲理的语调道:“关心则乱,亦是人之常情。
然暴力非是解决之道,反而易堕魔障。
施主且静心凝神,老衲为你驱散这外邪干扰。”
说罢,他袖袍朝着胤禔轻轻一拂,口中梵音更盛。
在众人眼中,那几缕缠绕胤禔的黑气仿佛遇到克星般,迅速消散。
老僧停止诵经,再次看向胤禔,目光中带着了然与慈悲:“阿弥陀佛。施主此刻,灵台可觉清明些许?
太子殿下玉体违和,施主忧心如焚,此乃天性至情,宛若日月之行,自然之理。
手足连心,老衲岂能不知?
然,须知忧思过甚,则如浓云蔽日,反令慧光不显;
执念过深,便似藤蔓缠树,终将损及根本。
这份焦灼之情,若不能化为静水深流般的持守,恐会先伤己身清明,再扰宫闱祥和。
于殿下而言,病中所需,正是这一方澄澈安宁之气啊。”
他这番话,既点明了胤禔失控的缘由是因为担心太子,给了他一个合理的台阶下,又将他的行为归结为“受煞气影响”、“兄弟情深”。
而胤禔也配合地深吸一口气,闭上眼。
再睁开时,眼神已然“清明”了许多,对着那些被他揍得鼻青脸肿的侍卫抱拳道:“方才……爷一时失控,对不住了!”
梁九功暗暗抹了把冷汗,心中对这老僧的本事更是敬畏了几分。
而胤禔,虽然面上顺从,心里却对这“装神弄鬼”的老和尚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更多的,是感激他及时出现,给了自己一个不至于被皇阿玛重罚的理由。
老僧见状,心中暗笑,面上却依旧庄严,转向梁九功和那些侍卫:
“诸位施主皆是有目共鉴。方才大阿哥言行失据,实非本心,乃是无明业障趁虚而入,扰其心神。
贫僧已以佛法之力,暂驱外邪,令灵台复归清明。”
“如今秽气既散,施主已无大碍。
诸位恪尽职守,其心可嘉,然此刻若再行阻拦,反倒有违天和,恐生变数。”
梁九功何等精明,立刻顺着话头道:“大师佛法无边!原来如此!大阿哥,您看这……”
胤禔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急切,顺着台阶下,对着老僧的方向,语气生硬却不再充满火药味:“多谢大师点化。方才……是爷一时情急,冲动了。”
这话既承认了错误,又点明了情急的原因,分寸拿捏得极好。
一场眼看就要闹大的冲突,就在老僧这番玄之又玄、却又恰到好处的“点拨”下,悄然化解。
胤禔虽然暂时按捺住了硬闯的念头,但那双紧盯着乾清宫方向的眼睛,却依旧写满了无法掩饰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