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32章七日(第1/2页)
“啊——!!!”
一声压抑到极致、仿佛野兽濒死般的悲鸣从康熙的喉咙深处迸发出来,他猛地一拳狠狠砸在身旁的蟠龙柱上,手背瞬间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他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只有那灭顶的绝望和撕心裂肺的痛楚,几乎要将他彻底吞噬。
殿内烛火猛烈地摇晃了一下,映照着帝王剧烈颤抖的背影和满殿无声垂泪的太医。
*
康熙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那声压抑的悲鸣似乎抽空了他所有的力气。
他背对着众人,肩膀起伏,每一次呼吸都沉重得如同拉扯的风箱。
良久,那颤抖缓缓止息。
他慢慢地、极其缓慢地转过身,脸上所有的疯狂与绝望如同潮水般退去,只剩下一种冰冷的、近乎死寂的平静。
只有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面翻涌着化不开的痛楚和一种近乎偏执的决绝。
他目光扫过地上跪伏的太医,声音沙哑得厉害,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
“虚言就不必说了。朕只问你们一句,抛开所有侥幸,倾尽你们所能,用尽天下药材,太子……至多还有多少时日?”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太医们伏在地上,无人敢抬头,无人敢回答。
康熙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戾气:“说!”
孙院判浑身一颤,几乎将头埋进青砖地里,用尽全身力气,才从牙缝里挤出破碎的声音:“臣等惶恐……即便臣等拼尽一身所学,穷尽诸般奇珍,以参汤吊命,日夜不休,竭力护持殿下元基
……恐……恐天恩难留,殿下玉体……至多……也只能延绵七日光景了。臣等无能,罪该万死!”
“七日……”
康熙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声音轻飘飘的,却让听到的所有人都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里面已是一片骇人的清明与冷酷。
“好。”他吐出一个字,随即下令,“这七日,朕就将太子交给你们。
用你们所知的一切方法,用尽太医院所有的珍藏,吊住他的元气,减轻他的苦楚。
若能多撑一日,朕记你们一功;若不能……”
他顿了顿,后面的话没有说,但那未尽的威胁比任何咆哮都更令人恐惧。
“臣等必定竭尽所能,万死不辞!”太医们以头抢地,声音带着哭腔和决绝。
康熙不再看他们,猛地转身,大步走向外殿。梁九功和魏珠立刻如同影子般跟上。
“魏珠!”
“奴才在!”
“持朕密旨,即刻出动所有暗卫,八百里加急,分赴天下!
给朕去找!
遍访名山大川,隐士高人,凡有任何号称能解奇毒、医术通神的医师,无论僧道俗儒,无论提出什么条件,立刻‘请’回京城!
另,传令天下督抚!
令其秘密寻访辖区内所有精于毒理、疑难杂症的医道圣手,尤其是苗疆、西域、南诏等擅毒之地的名医隐士!
无论僧道野叟,但有真才实学,即刻以最快速度护送进京!
胆敢延误或虚报者,以谋逆论处!
沿途州县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2章七日(第2/2页)
康熙语速极快,条理却异常清晰,“告诉他们,只要能救太子,朕许他黄金万两,封侯拜相,一世荣华!
若是身负前愆,无论罪责几何,朕皆可一概赦免!
然,倘有奸猾之徒,妄图借此良机行欺世盗名之举……”
他眼中寒光一闪,“格杀勿论!”
“喳!”魏珠脸色煞白,却不敢有丝毫迟疑,接过康熙快速书就的密旨,转身飞奔而出。
“梁九功!”
“奴才在!”
“传朕口谕至内阁,朕要闭关七日,为太子祈福。
所有政务由明珠、马齐、索额图、费扬古四人协同处理,非十万火急军国大事,不得打扰!
若有胆敢窥探宫内、散布流言者,以谋逆论处,就地正法!”
“喳!”梁九功也快步离去。
无数人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出动,一张寻找生机的大网以北京城为中心,疯狂地撒向全国。
康熙站在乾清宫殿门前,望着依旧沉沉的夜色,寒风吹动他的衣袍。
他深知,这些举动或许如同大海捞针,或许会引来无数江湖骗子,或许希望渺茫。
但他绝不能放弃任何一丝可能。
他的声音低哑,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意志,对身后如同影子般侍立的暗卫统领道:
“告诉所有出去的人,朕不管他们用什么手段,威逼利诱,甚至绑,也要把可能有用的‘人’给朕带到京城来!
但凡有一线希望能救太子,朕倾尽所有,也在所不惜!”
“若有任何势力、任何人敢阻拦……”
康熙缓缓转过身,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杀意,“格杀勿论,鸡犬不留。”
下达完所有命令,康熙独自站在空旷的外殿,身影在巨大的宫殿衬托下显得有些孤寂,却又挺拔如松,带着一种背水一战的决绝。
他缓缓抬起那只受伤的手,看着手背上凝固的血迹,然后紧紧握成了拳。
七日。
只有七日。
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情绪再次死死压回心底,转身,重新走向那片被药味和绝望笼罩的内殿。
他的脚步沉稳而坚定。
无论希望多么渺茫,哪怕只有一线,他也要抓住。
帝王的冠冕赋予他统御四海的责任,但父亲的身份,却是镌刻于血脉深处的本能。
此刻,本能压过了一切责任与理智。
他绝不允许,也绝不能,失去他放在心尖上疼了二十年的保成。
*
与此同时,对各宫的严密搜查已近尾声。
灯笼的火光在各处殿宇廊庑间流动,如同暗夜里不安的脉搏。
御前的人行事极有章法,动作既迅速又仔细,翻检箱笼、查看角落、询问当值宫人,一切都在一种压抑的寂静中进行。
储秀宫、景阳宫、延禧宫、翊坤宫内,御前的人马在经过一番细致乃至苛刻的查验后,并未发现任何与“大事”相关的可疑之物。
领头的侍卫或太监向各位主位娘娘复命时,语气虽依旧冰冷,但明显缓和了许多。
“启禀贵妃娘娘/妃主子,奴才等已查验完毕,并无异状。惊扰娘娘/主子凤驾/金安,奴才等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