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68章济世良方,终成国策;仁心妙手,福泽苍生(第1/2页)
暮秋时节,霜天寥廓。
紫禁城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泽,毓庆宫的书房里,胤礽正伏案批阅最后一份济世堂的细则文书。
案头的茶早已凉透,他却浑然未觉,朱笔在纸上游走,时而圈点,时而批注,眉宇间尽是专注之色。
小狐狸蜷在砚台旁,尾巴轻轻扫过他的手腕,【宿主,歇一会吧。】
胤礽搁下笔,揉了揉眉心:“治国如烹小鲜,济世堂事关百姓性命,不能马虎。前日太医院呈上的药方配伍表,还有几处需要斟酌。”
他伸手从书架取下一本《本草纲目》,翻到做了标记的那页:“你看,这方子对普通伤寒确实有效,但若是体虚者服用,恐怕效力不足。得再加一味黄芪,才能稳妥。”
【可这样一来,成本不就提高了?】
“所以要在采购上下功夫。”
胤礽取过算盘,修长的手指拨弄着珠子:“江南道今年的茯苓产量充足,若直接从产地采购,价比京城药铺低三成。至于黄芪...”
他忽然轻笑:“甘肃巡抚上月递折子说当地黄芪丰收,正愁销路。”
小狐狸眼睛一亮:【宿主是要借漕运之便?】
“不错。”胤礽提笔在文书上添了几行:“让甘肃将黄芪随漕粮一同发运,既省了运费,又能解当地滞销之忧。此事我已与户部通过气,他们乐见其成。”
正说着,何玉柱轻手轻脚进来打千儿:“太子爷,三阿哥来了。”
胤祉大步流星走进来,身上还带着秋日的凉意:“二哥在忙济世堂的事?”
胤礽笑着示意他坐下:“来得正好。这是刚拟定的坐诊章程,你看看可有疏漏?”
胤祉接过厚厚一叠文书,越看越是惊叹:“二哥想得周到!这‘分科诊治‘的法子妙极,寻常医馆都是杂症统看,您这内科、儿科、妇科分开,既省了病患等候,又让太医各展所长。”
“不止如此。”胤礽指着其中一页:“我还打算让太医院每月派两名太医,轮流去军营为兵丁看诊。将士乃国之根本,他们的安康马虎不得。”
胤祉若有所思:“只是...这般安排,太医院那边...”
“早疏通好了。”胤礽从案头取过一封书信:“院使张璐是我启蒙老师的同窗,他看了章程,主动要求亲自担任济世堂首任堂官。有他坐镇,其他太医自然踊跃。”
秋阳西斜时,胤祉捧着文书告退,临走时忍不住道:“二哥这济世堂若成,必是造福苍生的善政。”
待他走后,小狐狸跳上窗台:【宿主连将士都考虑到了,这是要一举多得啊。】
胤礽望着庭院里飘落的银杏叶,轻声道:“济世堂看似是医馆,实则是一方仁心所系。百姓得安康,医者得慰藉,将士得照拂,而朝廷...”
他唇角微扬:“得的是天下归心。”
*
十日后,乾清宫。
康熙仔细翻阅着胤礽呈上的最终章程,越看越是欣慰:“保成,你这‘以捐代税‘的法子颇有新意。商贾捐银济世,可抵部分商税,既充实了济世堂的银库,又不伤朝廷根本。”
“儿臣测算过,”胤礽指着附录的账目:“若京城百家商号参与,首年即可筹得白银五万两。除去建堂开支,足够维持三年用度。”
康熙忽然合上奏本,意味深长道:“你可知这章程送到六部,会有多少人反对?”
胤礽从容不迫:“太医院乐见其成,户部省了赈济银子,工部能得营造之利。至于可能反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8章济世良方,终成国策;仁心妙手,福泽苍生(第2/2页)
他微微一笑:“儿臣准备将药材采买分与京城八大药行共同承办。”
“好个分而化之!”康熙朗声大笑,随即正色道:“朕准了。明日早朝,你亲自向百官说明。”
翌日朝会,当胤礽将济世堂的规划娓娓道来时,殿中落针可闻。
他特意强调:“凡参与捐建的商号,皆可获‘乐善好施‘匾额,其子弟入国子监可酌情优待。”
此言一出,原本皱眉的几位大臣顿时舒展了眉头。
谁家没有几个待考的子弟?这分明是阳谋,却让人心甘情愿入彀。
散朝后,小狐狸蹲在毓庆宫的屋檐上,看着络绎不绝前来拜会的官员,尾巴愉快地摇晃:【宿主,这下济世堂要名动京城了。】
胤礽站在廊下,任秋风吹动衣袂:“这才刚开始。等京城济世堂运转顺畅,明年开春就在直隶推广。三年之内,我要让大清每个府城都有济世堂。”
金灿灿的银杏叶飘落在石阶上,仿佛铺就一条黄金之路。
远处,工部的匠人已经开始丈量地基,准备破土动工。
济世良方,终成国策;
仁心妙手,福泽苍生。
*
半月后,济世堂试运营。
水镜中,京城西街的济世堂门前,百姓排起长队。
胤礽注意到一位老者颤巍巍接过药包,却未交钱就被伙计恭敬送出门,不由微微点头:“看来‘贫者免费’的规矩,他们执行得不错。”
【可有人钻空子怎么办?】
“早有防备。”
胤礽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册,“五城兵马司已清查过附近贫户,济世堂按册施药。若有人冒领——”
他唇角微扬,“顺天府的大牢还空着呢。”
小狐狸噗嗤一笑:【宿主这是恩威并施啊。】
*
暮秋向晚,济世堂成效初显。
乾清宫的暖阁里,康熙翻看着奏报,眼底浮现赞许:“保成,你这济世堂,倒是真办出了名堂。”
胤礽恭敬道:“儿臣只是试行,具体事务皆由太医院和户部协同办理,不敢居功。”
“上月济世堂的平价药柜已开始盈利,预计明年开春就能填平亏空。”
他呈上一本账册,“这是详细的收支核算。”
康熙翻阅片刻,忽然笑道:“好个‘以富济贫’!富户看诊的利润,竟比太医院预估的高出三成?”
“富户求的是便利与放心。”胤礽从容解释,“济世堂有太医轮值,药材地道,他们自然愿意多花些银子。”
*
初雪降临时,圣旨明发天下。
“着各省仿京师济世堂例,设惠民药局,由巡抚督办,太医院选派医官……”
毓庆宫的庭院里,胤礽仰头望着纷扬的雪花。小狐狸兴奋地在他脚边转圈:【宿主!你的章程被推广全国了!】
胤礽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看它在掌心化开:“这才刚开始。”他低声道,“药材运输、地方豪强阻挠、医官考绩……要解决的问题还多着呢。”
【但最难的第一步,宿主已经走成了呀。】
胤礽笑了笑,转身走向书房。
雪地上留下一串清晰的脚印,很快又被新雪覆盖。
案头摊开着新的奏折,他提笔写下:“关于各省惠民药局药材统筹之建议……”
窗外,雪落无声。
一粒济世种子,终成参天之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