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三十七章:扛起大梁(第1/2页)
第二天一早,仁心来到车间,开完班会后就开干,四台发动机同时操作,油管四组一批接,等到四个全部接完已经到下午两点半了。仁心看看时间剩下的只够装一台了,就开始主攻第一台的外附件,把所有都弄完后加上柴油,第一台就结束了。看着剩下的三台仁心擦了擦额头的汗,算了算剩下的时间,不加班的话就明天再干,加班的话,应该能完成一台的外附件,回到自己岗位的仁心可比在外面帮忙认真多了,一天了上厕所的时间都没两次,更别提偷懒抽烟了。看了看眼前的四台机器,累那是真的累,但是成就感是满满的。
快到五点时,仁心找到了正在组装其他部位的黑子:“班长,晚上加班吗?”
黑子抬头看了看仁心:“今天星期六啊,不加班了吧,明天休息一天。你要加吗?这么累,你会扛不住的。”
仁心擦了擦脸上的汗渍:“班长,现在就我一个人,去年为了多挣点钱。今年我知道您挺照顾我的,工资现在是够花了,但是活我怕耽误了。厂里又没招人,就我一个人干,万一哪天说拉线咋办,我得提前干个十几二十台出来我心里才放心,不然到时候就真的会累死我的。再说了,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我年轻能扛得住,真扛不住的话,我会告诉你得。放心吧班长。”
看着仁心这样说,黑子也没有太拒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餐票交给他:“悠着点干,你得能力我看的到,领导也看得到。不要以为领导坐在办公室啥都不知道,线上几个人,干了多少活,主任、部长他们心里门清,你现在是他们重点的看护对象,不是坏的意思,是好的表现。你得所作所为领导全都看在眼里,偶尔偷偷懒只要别太过分,领导不会为难你得。每次开大会说的都是那些整天偷懒的人,像你这样的领导巴不得你偷懒会,因为你干活不用别人催,生怕你不偷懒干倒了,就没人顶上了,知道吧。”说完黑子摆摆手:“快去吃饭去吧,虽然现在还没到时间,你从侧门走,别让人看到就行了。快去吧。”
仁心看了看班长,感激的点点头,回到工位上扔下手套就从侧门出去了。出去时还不忘给自己来跟烟放松下精神。仁心走到侧门外,找了个僻静的角落,掏出打火机点燃香烟,深吸一口,烟雾在傍晚的微风中飘散。他闭上眼睛,回想着黑子的话——领导都在盯着他呢,这让他心里既紧张又踏实。烟抽到一半,他掐灭烟头,匆匆朝食堂走去。食五点半堂里人不多,他打了份一份餐券的菜狼便吞虎咽地吃完了起来连汤都没顾上喝,脑子里全是那三台发动机的外附件。不到二十分钟,他就起身收拾碗筷,快步返回车间。
车间里灯光通明,机器的轰鸣声比白天更响,仁心戴上手套,直接扑到第二台发动机上。他熟练地拧紧螺丝、连接线路,汗水顺着额头流下,他也顾不上擦,只偶尔停下来喝口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天色渐暗,车间的挂钟指向晚上八点。仁心终于装完最后一根油管,长舒一口气,这台也搞定了。他活动了下酸痛的胳膊,看着剩下的两台,心里盘算着:明天再加把劲,就能提前囤出两台了。虽然累得眼皮打架,但那种成就感让他嘴角不自觉上扬。收拾好工具,和黑子打了声招呼就下班了,是不是该买一台电动车了。这么走实在太累了,但是想想还有那么多的负债,唉!穷是治疗一切奢侈的根源,现在算起来,每半年工资拿到1+。另外半年工资5千,除去日常开销能存8万左右。还差40万没还,五年啊,最少需要五年还是在保证每年都能出差半年的情况下。也不是没有希望哈,仁心一边走着一边仰望着天空,等我把所有负债清了,我也快36岁了,也不知道知微过的怎么样了,四海帮的兄弟们过的怎么样了,不敢去问,也不敢打扰。问了有什么意义呢,大家过的都挺好,自己的负债自己抗,难道开口问他们借钱还?没有意义,借了他们的还是要还,只是少了个利息而已,想想苦笑了一会,现在也挺好,没结婚不耽误任何人,一个人赚钱苦是苦了点,总是能看到希望得吧,至少不拖累任何人。老天啊,磨其心智,锻其筋骨,空乏其身,我现在是深有体会了,原本那时候还想弄建筑公司,看看这几年土地建设这么红火当初的路是没走错的。要不是周建那个事情可能现在自己已经能做成上市公司了吧。不过没有关系,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等苦几年把债还清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就是,现在的社会更和谐,更稳定了,四海帮那种帮派已经没有出路了。如果当初还是坚持弄帮派的话,估计现在也是尾大不掉吧。
想着想着便走到了宿舍门口,洗澡睡觉,好好珍惜当下,挣好每一分钱,还清债务才是正事。仁心洗完澡后躺在床上,看着手机里的机器结构分布图,这是整台甘蔗机五个班所有的图纸,仁心全部拍了下来了,本来这些图纸都是保密的,每个班只能拿一部分。为的就是防止图纸外泄,不过对于仁心这样的精英是不会设防的,厂里不会认为这样的人要走,仁心自己也不会走。利益当头,没有必要,这就是利益的信任基础。等把这些图纸全部看懂后,就剩下电路了,那东西真的不会,看来得找机会跟桂总学习学习,听说他是厂里除了电路技术外,唯一一个精通所有电路的高手。渐渐的,眼皮已经扛不住身体的疲惫,安心睡觉。
就这样,一个半月厂里没有招新人,仁心的师父刘成一直在拖拉机生产线不能回来,他抗了黑子班一个半月的大梁,这一个半月里所有发动机组装都是仁心一个人干的,偶尔他还要去别的工位帮忙,因为发动机生产已经被他干超标了。一个半月,连带厂里算休息的时间一共40台的量,仁心干了55台,就连生产部李部长都已经知道李仁心这号人物,每次李部长见到仁心都会笑着点头打打招呼。虽然仁心干的不错,但是失误的时候肯定是有的,哪怕每天重复着干,也总有错的时候,不过好在没有太大的问题,要么油管漏紧了,要么螺栓松动了,有的工序到了下一步被人发现后就顺手解决了,只是会偶尔来告诉仁心哪里疏漏了,仁心也乐得他们帮忙,每次来人都会给别人买一瓶水。这就是名声带来的好处,如果是新人出了问题,肯定就会有人告诉黑子然后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不仅耽误时间,而且还麻烦要被领导训话。
等到九月底的时候,厂里又开始大规模招人了,今年的量比去年多。去年服务好,机器质量好,赢得了市场的一片好评,今年销售预计市场需求184台,目前已有库存量40台,仁心已完成55台,意味着,两个月的时间仁心要干出130台发动机,一个月也就65台的量,除去休息的时间,平均一天3台。黑子这天来找到仁心:“仁心啊,刘成今年估计是回不来了,拖拉机那边很忙,等他回来甘蔗机都干结束了。你这边的话平均一天3台你要几个人。你现在可是我们班的顶梁柱了,够当师傅级别了。说吧,说出来我尽量去争取。不过没人的话,你还是得先自己干着。”
“行啊,没问题。人的话你帮我要两个吧,没人我就自己干,说实话,一天三台我一个人真干不了。按现在的拉线水平,一台半勉勉强强,两台我就很累很累,三台除非到十点,那我只能说尽量。如果有人的话,一开始我还是很累,自己干还要带人,可能还会拖累我时间,除非等他成长起来了,才有可能帮上我的忙。你也知道,就两个月的时间,有没有那个悟性能被带出来还不知道。要是像打捆机那个姓陈的那样,那我还不如自己干呢。”仁心也实话实说,这里没什么需要隐瞒的,都是为了把活干好,又不是为了偷工减料。尤其是带人的时候是最累的,新人有悟性还好,没悟性的话,看又看不懂,教又教不明白,不仅耽误自己的时间,徒弟干一步还要检查一步,人累心更累。所有带过徒弟的人可能都会理解,不忙的时候带徒弟是最舒服的,反正就看着徒弟干,错了就骂,不行就打。忙的时候谁有空管徒弟啊,自己的活都忙不过来。不过仁心也是第一次带徒弟,他希望的是厂里能给他分配一个稍微像样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七章:扛起大梁(第2/2页)
三天后,黑子带来了两个人,都是二十来岁。一个是本地毛孩子叫付全,在当地痞惯了的,家里实在管不了就把他送到厂里来上班。还有一个是厂里工人的孩子,是水稻机生产线那边的,叫武祈,也是不好好念书,加上家里条件也不好,就让他跟着父亲一起来厂里上班。仁心初次见到两人时,武祈名字霸气,人特别乖。付全就不一样,一头红黄毛,左边胳膊不知道纹了啥,仁心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奇怪的纹身,以前四海帮那么多有纹身的兄弟,仁心不说能全认吧,至少也算见多识广,能知道个百分之八十。但是付全胳膊上的玩意他是真的看不懂,最后问过才知是将臣。特么的,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竟然有人在身上纹僵尸。仁心在知道后看他的眼神都膈应。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厂里收人难,为啥去年赚了那么多钱,今年还不让大规模收人了呢。按理说,如果今年还想去年那样再收个百来个人,这里面再出几个仁心、曾维、张直这样的人,那公司不就肯定会越来越好嘛。这事坏就坏在去年的‘保姆式’服务。虽然说这样的服务大部分用户很满意,但是也有用户投诉的,就是派出去的人纯新手,啥都不懂。别看车间给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给每个人都培训了。但是那些人听不听,是玩还是混,只有自己知道。而且上次服务光经费就花了6百多万,加上有用户投诉。所以今年就不给那么多扩招的名额了,上面领导的意思是,厂里要留的是精英,服务的也是精英,精减人员,待遇可以提高,生产要跟上,服务要跟上,不准被投诉。就是在这么个情况下,今年的甘蔗机大生产,车间总共给的扩人名额也就只有60个人。这是什么概念,去年100台机器120个人干两个半月,今年150台机器,80个人干两个月。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是有去年打下的底子,还留下了十几个老员工在,今年的任务车间主任都得抓毛。新手跟老手的区别可不是字面的区别,那不管是干活精度,还是细致度,还是出问题的频繁度都绝对不是一个级别的。
所以当仁心接手这两个人的时候,心里是有计较的。他知道前半个月不教任何东西,让他们看,加油可以加,油管不能碰,他没时间教,对齿轮箱可以带着,看多了他们自然也就会了,那个东西是死的。油管他没时间一个个教他们去认,这个东西得有悟性,每一个油管编号代表什么意思,代表什么型号,多粗多细,是什么接头,你能懂看几遍就懂,你不懂怎么教都不会懂。就这样,仁心给两人划分了工作,武祈老实些,认真一些就负责加润滑油跟柴油,付全跳脱一些,也有力气一些,跟着他吊装齿轮箱,装动力泵。只能先这样安排着,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了,能有兴趣继续往下学,仁心也愿意教,如果他们不愿意学,仁心也乐得自在,自己干就行了,反正他不求人。
就这样,仁心带着两人干了八天,毕竟带着两人,哪怕是新手那也是个人,他们多干一些仁心就少干一些,勉强保持着八点之前一天两台的量,到十点两台半没问题。他们两人也乐得清闲,仁心干着他们就边看边学,慢慢的也能帮上一点忙,尤其是付全,脑子确实还挺灵光,仁心让他干的活不累,他也挺有义气,每次看到仁心在干,他也有学有样的去按照纸盒子上的图标一个个去对配件,然后帮忙搬过来。两人在旁边的时候,仁心也是边干边教,应该怎么用扭矩扳手,怎么走油管角度,能不能听进去是他们的事情,但是该说的该教的仁心都会教全,毕竟要跟着自己走完两个月,每天这样重复的说,傻子也都能听进去一点吧。黑子教过他,带徒弟全靠徒弟悟性,同样进场的,跟仁心一起的同班同组的张亮,干了两个月后第一次出差没到两个月就回来了,师傅刘成教了多少,没有!只有最基本的东西,认螺栓,怎么装,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自学,你付出多少努力,老天才会给你那么一点点的回报,更何况付全和武祈多幸福,能让仁心带着。这个工位仁心基本上是全能了,如果他俩真的用心学,绝对比当初刘成教出来的东西多的多,而且如果他俩真有一个愿意成才,整机装配仁心都能教。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留在厂里好好干下去的,每年来的人多,走的也多,仁心估计今年招的这六十个人,能留下五个都算阿弥陀佛了。没有一个是愿意干的,都是来这里过渡下混个日子,然后又去下一家,虽然说这个厂不错,效益好。但是车间热,而且农机嘛都是跟机器打交道,覆盖件都是铁,能不累吗?如果不是仁心负债那么多,他当初也坚持不下去了。生活都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不过这两人虽然说干的不是那么灵性,至少不偷懒,如果两个月就这样过下去的话,仁心觉得,等到了半个月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保证一天三台是没有多大问题。如果两人再争气点,一个月之后每天可以保证四台也不是不可能。当然,领导每天来来回回的看线也不是瞎的,那些干活不行的,当然也不会让他们加班吃免费的饭,挣加班工时,也只有当初仁心才有那个资本去跟黑子提条件,相互默认的,好好干,班长给你挣钱,让你吃饭,不好好干,一天8小时,干完你就走,人家也乐得自在,晚上不用上班,还可以到处玩,对他们来说挺好。慢慢来呗,反正不着急,现在线上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能干出来成绩完全是靠前一个半月撑起来的量,如果到半个月后这批新人还不能成长的话,到时候线是肯定不够拉的,那这些新人就累死吧,不行就淘汰,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人大把的,只看工厂想不想招而已,今年那些招来的人,能干就干,不能干就直接让滚蛋,反正等到十一月的时候会有一批技校学生来厂里实习,那些人才是干活的主力,干不好毕业证都发不了。这算是一种默认的底层绑架吧,但是大家都认可了,没办法。公司每隔两年都会跟签约学校拉一批学生过来实习,这些人的工资很低,一千八一个月,包吃,不加班。干满三个月后车间写评语,过关的才能拿到毕业证书,不过关的,那就继续苦熬吧。所以,在此也奉劝那些不想念书的孩子,985、211、普通本科和技校出来的待遇是真的不一样,没人没背景的又不想吃上学的苦,那就只能吃社会的苦。到了社会上再也没有父母心疼你,大圈子会直接教你做人,想挣钱就必须干,不干就等着饿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