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86章伊证(第1/2页)
陈墨沉默地听着,手指在椅子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一个有坚持、有演技、外形气质还贴合角色的演员,这正是他想要的。
“他现在在哪?”陈墨问道。
“听说在一个叫‘先锋话语’的小剧场演话剧,那个剧场挺偏的,基本都是演一些没什么人看的偏文艺的剧目。”马小丽回答道,“混得......好像也不怎么如意。”
“但都是他想演的角色,上次我遇到他,伊证本人还挺开心的,他说不在乎有没有人看,就想演自己喜欢的角色。”马小丽无奈的苦笑摇头。
“地址给我。”陈墨站起身,语气不容置疑,“沈特,你跟我去一趟。”
……
“先锋话语”剧场藏在一个老旧的文化创意园深处,比起“欢乐麻团”的位置还要偏僻几分。
门口的海报设计得很有艺术感,但内容却有些晦涩难懂,来往的行人寥寥无几。
陈墨和沈特走进昏暗的剧场时,台上正在排练。
没有华丽的布景,只有简单的灯光打在几个演员身上。
他们正在演一出似乎关于存在与虚无的戏,台词拗口,节奏缓慢。
陈墨的目光很快锁定了台上的一个男演员。
那人身材高挑,面容清秀甚至带着点文弱书生的俊俏,但眉宇间却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执拗和......一种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认真劲儿。
即使是在这样一出观众可能寥寥无几的文艺剧目中,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信念感,仿佛正站在世界级的舞台上。
他饰演的角色似乎正陷入某种困境,表情带着点夸张的痛苦和迷茫,这本该是沉重的,但不知为何,结合他的气质和那张脸,竟产生出一种奇特又滑稽的荒诞感。
“就是他,伊证。”沈特在旁边低声说,语气有些感慨。
陈墨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像,太像了。
不仅仅是外形,更是那种内在的气质——一种认真犯蠢而不自知,混杂着文艺气息的独特质感。
这就是活生生的袁华!
排练终于告一段落。
台上的演员们松弛下来。
伊证也看到了台下的沈特,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点疏离。
他和其他演员低声说了几句,便走下台,朝着沈特和陈墨走来。
“特哥?你怎么找到这来了?”伊证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但他并没有看陈墨,似乎把陈墨当成了沈特的新朋友或者工作人员。
“伊证,好久不见。”沈特显得有些局促,他搓了搓手,“这位是陈墨老师,橙宝传媒的……”
伊证这才将目光转向陈墨,微微点头示意,但眼神里带着审视和警惕:“您好。找我有事?”他似乎默认了这是沈特带来的“业务”。
陈墨开门见山,直接递过去一份《夏洛特烦恼》的剧本,翻到了袁华的主要段落:“伊证先生,打扰你排练了。我们正在筹备这部电影,觉得有一个角色非常适合你,想邀请你来试镜。”
伊证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是这个展开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6章伊证(第2/2页)
他迟疑地接过剧本,快速浏览起来。
起初他的表情还有些淡漠,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蹙起,眼神变得越来越专注,甚至偶尔闪过几丝亮光。
袁华这个角色,那种在装腔作势与真情流露,帅气与搞笑之间的微妙平衡,瞬间吸引了他。
然而,当他合上剧本时,脸上的表情却重新变得冷静甚至有些抗拒。
“陈先生,谢谢您的好意。”伊证将剧本递还回来,语气礼貌却坚定,“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写得很好。但是......我目前专注于话剧舞台,暂时没有涉足影视的打算。而且......”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沈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这种纯商业的喜剧片,可能也不太适合我的风格。我怕我理解不了这种……嗯,直接取悦观众的方式。”
沈特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陈墨抬手阻止了。
陈墨并没有因为拒绝而生气,反而笑道,“伊证先生,你误会了。我找你,不是因为你适合‘取悦观众’。”
他指着剧本上袁华的段落。
“恰恰相反,是因为这个角色需要一种‘不肯完全取悦’的劲儿。
他需要演员相信他的逻辑,哪怕他的行为很滑稽。他的悲伤是真实的,他的尴尬是真实的,甚至他的装逼,也是他真实的一部分。
我需要的是一个能理解他、尊重他,甚至某种程度上‘成为’他,而不是仅仅‘演’他的演员。”
陈墨的目光锐利而真诚:“我看过你的排练,哪怕是在这样一出可能没什么观众的文艺剧目里,你对你的角色也是百分百投入和相信的。
这种信念感,才是袁华,也是这部电影真正需要的内核。
喜剧不是闹剧,它同样需要尊重和真诚。我觉得,这一点,你和我的理解应该是一致的。”
伊证彻底愣住了。陈墨的话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他心中某个紧锁的盒子。
他离开欢乐麻团,不就是因为觉得他们失去了对表演和故事的“真诚”吗?
而眼前这位年轻的老板兼导演,却一眼看穿了他的坚持,并告诉他,他的坚持正是新角色所需要的。
他再次看向那份剧本,眼神已经完全不同。
沈特适时开口,声音低沉却诚恳:“伊证,以前......是哥几个走了弯路。
但陈墨老师这个本子不一样,你看了就知道,它有笑有泪,有东西!
袁华这角色,非你不可!回来吧,兄弟们都等着呢。”
伊证沉默了很久,剧场里只剩下远处演员收拾道具的细微声响。
他内心的挣扎清晰地写在脸上,理想与现实,坚持与机遇,过往的芥蒂与未来的可能,在激烈地交锋。
终于,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直视陈墨,不再是疏离和审视,而是带着一种重新被点燃的火光。
“陈墨老师,剧本,”他伸出手,声音有些沙哑却坚定,“能再让我仔细读读吗?”
陈墨嘴角扬起,将剧本重新递到他手中。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