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七章 调任

第四十七章 调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90书院】 90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七章调任(第1/2页)
    华夏看不得自家孩子受欺负。
    所以华夏会一直大步向前。
    廖焰燃和殷灵毓打了个报告。
    他想调去最新收复的藏区前线做政委。
    京城现在安定平稳了许多了,他想去更需要他的地方。
    发光,发热。
    彼时听闻这个人的选择,爱新觉罗·玄烨摇摇头,笔下没有停,写着自己的回忆。
    好的,坏的。
    逝去故人的面孔一一浮现,那些昔日妃子如今也都各自收到属于她们的改造和安置。
    爱新觉罗·玄烨想,殷灵毓这样,廖焰燃也这样。
    太过纯粹,太过……惑人。
    让人哪怕觉得很傻也没办法讨厌。
    因为自己也在她们保护的范围内。
    不然,他现在也不会在这里还能写什么回忆录。
    早死了,坟头草估计都比他自己高了。
    儿女们偶尔会来看他。
    华夏给他安排了大体过得去的生活,其他儿女,在有余力的基础之上,给爱新觉罗·玄烨这里也零零碎碎留下了不少有用的日用品。
    其中混的比较好的,就有昔日的四公主。
    没有了恪靖的公主头衔,但雅索卡依旧在蒙古饱受赞誉,她保留了许多权力,因为她有很多牧民的支持。
    经过组织上的考察,雅索卡除了需要定期与指导员进行思想交流,仍旧是蒙古方面的掌权人。
    且因为同为女子,被觉得有优势,而常常代表蒙古与殷灵毓接触。
    华夏入关后,蒙古原本就因为朝廷近年来的压榨不满,又慑于枪炮,它们天生克制骑兵,而对融入华夏颇为动摇。
    所以他们难得没有生事。
    随后华夏拿出的诚意也打动了他们。
    上次是羊毛纺织和廉价日用品。
    这次是牛痘。
    对于天花肆虐最严重的蒙古来说,这不亚于长生天的馈赠。
    没有阻拦,不用交换,华夏研究出来了,就叫他们准备用起来了。
    蒙古的老萨满问为什么。
    华夏说,你们也是华夏人啊。
    所以雅索卡又来京城了。
    带着各色哈达,带着银碗和蒙古的小伙子姑娘,带着老萨满,还有蒙古最好的的羔羊。
    九白之宴,银碗敬酒,哈达献礼。
    殷灵毓被好几条蓝的白的金的绿的哈达团团包住,老萨满给她唱的满耳朵里回荡的全是赞祝歌。
    然后郑重回赠了一份发展草原计划书。
    众人总得聚在一起开会,新历元年他们刚规划了一个短期的目标,暂定为五年。
    这五年里,他们除了要得到倭国及其银两,还要大力普及扫盲,宣讲卫生知识,严厉打击黄赌毒,恢复改善各地民生,进行全国性的土地改革与农业增产,建立初步的全国性重工业网络,修建主要交通干线,完成军队的整编,换装和思想统一。
    所以大会小会总是不断。
    但人人都满怀对未来的信心与期望,围在彼此身边,拿着数据,拿着报告,拿着实践所得的资料,一口气争辩到嗓子冒烟,在确信可行后再向下推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调任(第2/2页)
    “我认为第一优先必须是川藏线!连通四川盆地和拉萨,意义重大!藏区刚定,有了这条路,我们的政令,物资,军队才能源源不断进去,才能真正稳住那片高原!这是战略路!”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修川藏线?你知道那要穿过多少雪山峡谷?以我们现在的工程能力,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五年?我看五十年都够呛!”
    “我看,当务之急是修大路!优先连通京城,中原,江南,两湖!这才是经济命脉!能让北方的煤铁南运,南方的粮食布匹北调,盘活全国经济!”
    “江南两熟归两熟,东北也不差啥!南方现在正需发展,还是多往南方调煤铁吧!只是这样大批的物资运输,还是应该等到咱们的火车建成……”
    “等会儿!跑题了!我还是认为得最先考虑战略性道路!没安全,谈什么经济民生?”
    被夹在中间的工程负责人一个头两个大:“首领,还有各位首长……水泥产量就那么多,熟练工人和工程机械更少……同时开工这么多条,根本不现实啊!咱们得讲科学……”
    殷灵毓点点头:“的确如此,各位的观点都很有道理,但资源有限,必须排序。”
    众人只好点点头,勉强商量出来个主次先后,然后继续下一个话题。
    周文渊把自己的文件拿出来:“首领!还有件事!新厂的选址,我坚持不能在顺义!那里离水源和主要煤铁矿区都太远,运输成本太高!这是具体的方案预估,各位过目。”
    “但是另一个选择唐山经过详尽的历代地理数据统计,地动频繁且明显,这……”
    殷灵毓用力摁了摁额角,万谦注意到,给她面前的杯子里添了点水。
    争辩声很快又起。
    这片土地不会在瞬息之间变成殷灵毓想要的模样。
    这片土地依然面临极端贫困,工业薄弱,人才短缺,粮食产量不足,旧社会观念仍然残留,教育资源匮乏,行政体系没有完全脱离军事指挥……
    这片土地也是在那些人的努力下,才变成殷灵毓生活的那样的。
    没有人说,它好破啊,我们别干了,放弃吧,我们走吧。
    这里是家。
    在家里怎么累都是好的,因为他们愿意。
    通过分配前清官田,旗田,地主土地给无地农民和推广土豆,玉米,红薯,加上称得上极其慷慨的免农税政策,绝大多数百姓终于实现了“想吃就能吃饱”的基本需求。
    至于首领那已经逐渐不再出现的神秘商队,知情的人一个比一个默不作声。
    蜂窝煤和羊毛制品的普及,让北方百姓冬季的生存状况大幅改善,而牛痘接种和基础卫生知识的宣讲,也开始有效遏制天花等传染病的流行。
    夜校扫盲大规模铺开,拼音和简化字降低了学习门槛,再加上华夏重视科技,人才,哪怕不爱学习的,至少也憋着气要把最基础的拼音和名字学会。
    旧官僚体系被逐步摧毁,新的干部队伍热情,耐心,虽然有时会经验不足,但清廉,高效,贴近群众。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女儿求救,他一声令下,踏平神都 弓破九霄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 正经道爷,女居士请自重 恶毒女修不装了,开局五个道侣 名义:省服第二出手了! 最狂邪医 逼我重生当神豪是吧 从升级建筑开始长生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我功德无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离婚后,绝美女总裁带娃找上门 说好全民争霸,你搞垄断什么意思 飞天九道尊祖 重明仙宗 道侣飞升跑路,我薅哭全宗女修 安安稳稳只种田,真的好难啊 入狱十年,谁还见义勇为啊 巫师秘旅
验证码: 提交关闭